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一流即将“期中考”,就问有些高校你慌了吗?

王世新 学术桥Acabridge 2019-04-29
 
点击标题下「学术桥」可快速关注 


风起于青萍之末,两个高校官网上发布的普通日常新闻,却引爆了不同程度的舆论关注以及不少大学的兴奋和恐慌。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消息,10月10日,在该校“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上,校长刘伟传达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他在会上说,“双一流”是滚动式的,进入名单“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教育部今年要适时启动中期评估,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高校、学科“亮黄牌”,任务重、压力大,全校上下要充分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支持率先改革,形成建设合力,推进人民大学“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表示,本次会议是上次一流学科大调研的继续,也是中期评估的动员会,各单位现在就要开始行动起来。


发布类似消息的还有中南大学。



据中南大学官网消息,10月11日,中南大学副校长在该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大会上提出,中南大学下一步重点工作与任务主要是:启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升级改造;加强基础和原创性研究;发展特色人文社会科学;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加强学科国际化建设,提升学校影响力;各学科凝练标志性成果、贡献和影响力,凸显立德树人成效。


撇去不重要的内容后,所有的信息都精准指向一件事情:虽然教育部还没有“官宣”,但“双一流”高校的期中考试还是如期而至了。


不少人会非常奇怪,“双一流”高校名单不是去年9月21日才公布的吗?按照五年的建设周期,所谓的中期评估至少应该要到2019年开始才对,但其实“双一流”2015年10月24日正式提出的,根据2017年1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双一流”建设的首个轮次承接2015年提出的时间,是从2016年开始算起,与国家的五年规划同步,所以2018年是正儿八经的”中期”,2020年则是决定第二轮名单的“大考”。


其实对于大多数非高校工作人员的普通民众来说,中期评估也好、最终考察也罢,更像是政府部门正常例行检查,他们甚至会对“双一流”存在“换汤不换药”的误解,因为从教育部去年公布的这个“双一流”高校名单来看,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囊括了之前所有的985、211高校,除此之外,仅有25所“双非”幸运儿入选,因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过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但只有曾经的985、211高校自己明白,这不过是尊重既往的政策和历史,也是为了减少新政策实施阻力的权宜之计而已,充满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味道,这点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还分出A、B两类就可以看出端倪。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因缘际会,中国当年的这些个顶尖高校早已经完成了“你大妈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大妈了,你大爷却永远是你大爷”的嬗变和分化,差距日益拉大,处于塔尖者出现了强者愈强的态势,而后起之秀者众多,南方科技大学最有代表性,一个2012年4月教育部才正式同意建校的“幼童”大学,截至到2018年8月,已拥有院士25人(全职院士11人),国际会士26人、“万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其强悍的师资力量和人才结构秒杀很多双一流高校,它在今年9月底刚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首次入榜就雄踞内地第八的位置,这种发展速度真可谓惊世骇俗。


如果说985、211是文科思维的话,那么“双一流”就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前者基础是定性,后者基础是定量,根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规则,只要可以通过数据呈现的东西就可以排出高下,分出高低,再说什么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相对容易得多。因此985、211能够全部进入到“双一流”名单之中,不过说明政策制定者的态度:不是不给机会,但后面就要看你自己了,因为拜新政策“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所赐,这些高校曾经可以高枕无忧躺在功劳簿上的日子结束了。


看“双一流”有很多角度,但我觉得其核心与根本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以上说的“有进有出,动态调整”,这八个字我经常反复咀嚼,越想越觉得中国的方块字博大精深,真可谓是“草蛇灰线,伏行千里”,这八个字既可以解释为字面意思,末位淘汰,能者上,庸者下,也可以解释为,动态扩容,内部调整,就像双一流建设高校A、B类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无论如何,到了2020年制定新一批名单时,就可以根据到时候的具体情况来实施。


这里绝对没有影射政策“骑墙”的意思,因为在中国,教育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教育政策必须要留下一定的弹性,我想这些大家都会非常理解。


但同时,这种可能存在的多样性理解反映到高校那里,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我与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在交流“双一流”问题的时候,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焦虑和平淡。


焦虑的比较好理解,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协助国内几十所高校做海外人才论坛,我经常作为代表参加,其中有一些已经是“双一流”,有一些还不是,现在高教圈有句话很流行,叫“不是双一流,就是走在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双一流很像高考在走独木桥,不在上面的人想上去,上去的人不想下来,而想继续走下去,就要保持快速的发展,小心后面的人把它挤下桥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双一流”政策的激励作用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


而这些高校的措施也非常对路,很多人谈建设“双一流”只是空谈建设一流大学,但实际上,“双一流”的根本是学科,而学科根本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资源体,他自身学术能力和学术号召力很容易就能带动起一个学科的发展,而后继的学术梯队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搭建起来,所以我从不讳言:建设“双一流”就是建设人才队伍,至于如何搭建平台,如何制造氛围,如何改革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的,那都是配套工程,都是为了建设人才队伍服务的。


应该说,通过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对与之合作、特别重视海外引才高校的观察来看,对于人才引进重视自然会做好甚至创新相关的配套工程,而且基本上相关学科都会有比较大的进步或者产出重要成果,接近甚至达到自己的建设目标。


而不着急高校的心态就比较有趣了,有一种是“已然不及,再追无益”的黄老之学,由于地缘劣势以及发展策略失当,历史欠账较多,因此有一些高校对于人才的重视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动作,有一位高校的人事处领导私下对我说过,该校领导对引进人才完全是“雷电大雨点小”,看到时候学科评审或者“双一流”评估的时候学校怎么办,颇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还有一种会认为,在这样的评估和名单中,自觉不自觉的都会渗入政策平衡的因素,比如有的省就一所双一流高校,如果当地没有合适的高校替换,即便发展不好还能从名单中撤掉不成?应该说,这的确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变数,需要到两年后“大考”的时候才能明了。


当然,紧紧盯着“期中考”的绝不仅仅是“双一流”高校,从某种意义说,想要挤上独木桥在2020年成功“晋级”的非双一流高校特别是上次落选的希望之星和后起之秀会对此更加重视。


关键还是标准,中期评估标准一定是要结合2020年大考的核心标准来制定,学科建设和评估自然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规模?科研成果?本科生雇主评价?……其占比又是多少,当然也有可能沿用之前的评选标准,这对于中期评估之后的“双一流”建设将是至关重要的指挥棒,并直接决定2020年角逐出的新一批名单中的高校都会是什么状态。而无论是双一流还是双非高校都可以比照这个标准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愿如此!


说到底,有些“双一流”高校是应该慌了、着急了、想想办法了,有时候我看着很多数据都替你们着急,但无论怎么变,学科是基础,人才是最核心抓手这一点是不会变的,还是要在这方面想方设法做“文章”。


(作者系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学术桥执行总编辑 王世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