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高校突然发现之前的核心引才指标全部“中枪”
不久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多部委针对“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的消息刚引发了一轮震动,13日晚间,教育部又发布了清理高校“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专项行动的通知,这对中国近3000所高校的芸芸众生来说可真是普大喜奔,一时间不但教师、教授,就连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在心头大声呐喊,再也不用担心被万恶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所束缚了,因为谁再强调这些,那就是“五唯”!
当然,狂喜之际,处于被评判角度的学者、学生也会挠头,既然都不“唯”了,评判标准是什么呢?怎么能证明我好,又怎么能证明我不好呢?
在《Science》上发一篇论文还需要欢欣鼓舞嘛?评职称还有意义嘛?读博士当然对自身是有意义的,那这个学历是否还能作为人才的标准呢?如果是,那么占有多大的比例;以前还可以拼论文,现在只能靠同行评议了?
我很愤怒的提醒一位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说,不要抬杠!不“唯”不是不重要,这些不唯的内容依然是标准,千万不要极端化!但是他的回答让我也有些蒙圈,他问我,这个“唯”的界限在哪里,不能量化的标准不能称之为标准,那么超过20%算唯还是低于5%不算唯,减去的部分由哪些新标准来填补呢?
他更担心的是,以史为鉴,即便是推崇《中庸》之道的国人,却也最喜欢在非左即右的摇摆中荡漾,看起来是不唯,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极大地偏差,不唯变成了不以。特别是在政府部门不出台相关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当然,统一出台规定难度太大),如果由高校自己来制定,千变万化幺蛾子丛生或者以不变应万变是可以预见的。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有些学校开始推行评审的“代表作”制度,但是代表作这个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运气活,比如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位59岁女副教授是靠1分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这是典型的“代表作”,但这种代表作首先前提还是得奖,只有有公信力的奖项承认才能拔出来,再者,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完全要看“代表作”如何来定义,难度低了没有区分度,难度高了他们会比评论文时候更痛苦,更会想方设法的去投机,最大的问题是,日常的“代表作”需要一个新的裁判员,它与之前论文裁判员的区别有多大?
我一直觉得他是悲观主义者,看来还真是。
当然,更有趣的是,13日到14日一夜之间,中国高校突然发现之前的核心引才标准都“中枪”了。其实无论是海外学者论坛还是国内引聘,哪一位参加招聘的学者发给学校或者拎在手里参加招聘会的简历上不是列的论文、帽子、奖项、职称、学历这五项内容呢?特别是好论文和高帽子是高校非常看重的,前者代表学术水平,后者代表公认的学术能力。当然,以前没有这些项目的是不是现在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与有这些的学者一较高下了呢?这个还真不好说。
学术人才如果没有这五项,还有什么可写的呢?如果不看这五项,高校还有什么可看的呢?要明白我这里不是设问而是反问,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如果有其他的,那应该是什么?见义勇为还是公关案例?
高校人事处的同志们终于也不用笑话之前被新高考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招生办和教学部门了,大家从此同命相连,都有大量求解的功课要做了。
在此次清理“五唯”的行动中,明确了行动的清理范围和清理方向,其中可参考但不限于以下11项内容:项目、基地评审;自主科研经费分配;论文奖励;国家、省部级配套奖励支持;硕导、博导评选;院系科研绩效考核;研究生培养指标分配;研究生毕业条件;在校生评奖评优等;教职工年度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人才计划评选、人才引进等。在清理方向上,通知明确为:单位内部管理文件;各类考核评价条件和指标,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手册、评审细则等。
注意,其中很明确提到了人才引进、职务职称晋升评选、自主科研经费分配,硕导、博导评选,院系科研绩效考核,研究生毕业条件甚至在校生评奖评优,通知要求对照“五唯”表现逐项检查,对涉及“五唯”问题的事项要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
难怪有人赌气说道,假如部分高校把清理“五唯”变了味,“不唯”变成了“不以”,那以后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学者的评优晋升只能靠“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或者“等着哪里着火,然后钻进火堆里救人”或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实现了。
我必须批判这种偏激的看法,这明显是不了解高校人才评价才会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
当然,跳出这些细节问题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按照“不唯”的精神,之前“双一流”建设设定的很多指标都会相应的修改,比如“双一流”的基础是学科,那么如何来衡量学科?应该不能是发了几篇高水平论文这么简单了吧(当然以前也不仅仅是看论文);学科的基础是人才,之前很重要的部分是看帽子,有多少院士、长江等人才,自然你这个学科就强嘛(因为前提是院士、长江等人才都是通过相对缜密的程序确定或者选拔出来的),如果这个学科专业的老师都是本科生,那自然不强,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现在当然不能这样简单粗暴了,起码要测算一下这些在高校学科里当老师的本科生们能否造出原子弹或者解出哥德巴赫猜想吧,毕竟现在不仅要看论文还要看“真本事”。
很多人都在口口声声说不看帽子看里子,看实际能力,但从来没有人说该通过什么方式能将“里子”量化出来并可以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或许,说不说是一回事,能不能施行是另一回事。
有个媒体的朋友给我开玩笑说,如果这项规定严格的执行下去,未来高校在对外介绍自己的时候是不应该强调自己拥有多少院士、长江学者、优青、杰青的,因为这是典型的唯帽子啊;各级学者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不应该强调自己在哪些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自己在哪里毕业,获得过什么奖励,这是典型的唯论文、唯学历,唯奖励。
我说他太偏激,都摆出来不就好了么,不就平均了嘛,不就不唯了吗?
看,我就是这样近乎偏执的维护着有关部门对于四唯、五唯的清理行动。
因为,无论如何,相关部门敢于向缠绕中国学术和科技的传统痼疾“亮剑”,终究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疖子出头好挤脓,把所有的问题都扒拉出来,正视问题才能找到问题所在,总比讳疾忌医要强得多。
大乱之后方能大治!
最重要的是,这是建设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的良好契机。去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专委会成立前后能够激励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摇旗呐喊,奔走相告,辗转反侧,多方联系的很重要的动力就是,我们对于目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科技以及高校人才评价方面的问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有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人才研究实践共享平台,实事求是,群策群力,方有可能将我们心目中的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成真,目前已经近200所高校加入了专委会,让人欢喜鼓舞,也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对于人才工作的足够重视。
当然,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意味着要从一条西方百余年业已形成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结合中国实际踏出一条新路,唯有锐意进取,抛砖引玉,方能接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在未来的三个月到二年的时间里,起码在“双一流”2020年大考前,我最关心的当然是全国各大高校会如何在清理“五唯”的过程中进化出结合中国和本校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评价制度,倘能如此,真可以身披袈裟,在胸前画个十字高喊“无量天尊”了!
(作者系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学术桥执行总编辑 王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