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编评审淘汰率高达九成的武大发展到底咋样?一看便知!
引 言
去年武汉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所引起轩然大波颇有吊诡之处,因为它既非第一个实施类似改革的高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我想关键就在于高达九成的淘汰率刺激了特别重视职业安全感的国人心灵,何况还是教师这样神圣的职业。
判断一项人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应该深度绑定高校同期的发展以及引才情况,根据武大2018年各项数据读者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
作者系、学术桥执行总编辑 王世新
如何评价高校人事改革的成败?初心、措施和步骤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结果,哪怕是阶段性的,才是评估的重要标准。
2018年12月,一则关于“武汉大学首个聘期结束,淘汰率达97%”的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校方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出面澄清,但公布的数字其淘汰率依然高达九成。
这一切都源于2015年武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在那个节点,北大、清华等国内顶级高校借鉴美国顶级研究型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都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武大除了“顺应历史潮流”,更多的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追赶者,不改不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当年3月,武大宣布实行聘期制教师制度,按照“3年+3年”两个聘期的合约聘用新进教师。文件规定,聘期制教师的首个聘期纳入博士后管理,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薪酬待遇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费由学校承担;首个聘期未能转入事业编制的,可继续做第二站博士后,也可以自聘教师方式,签订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薪酬待遇标准由学院制定,学校给予一定补贴。
在第一个三年结束,也就是2018年9月组织的首批转编评审中,有42位聘期制教师和其他6位博士后申报转编,最终共有6人被聘任为固定教职副教授,其中仅有4人是聘期制教师。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此次没能转编的38人在第二个三年的考核依旧失败,只能“非升即走”了,但3年后如果按照目前武大人才引进层次和速度,其竞争激烈程度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真是残酷,即便是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这些学者的那种忐忑和纠结。当然,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希望通过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方式挑选出最好的学者,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可以继续改进。
因为未能通过,有些学者决定提前离开并在其他层次低一些的高校找到了不错的教职和事业编,这也基本上符合我在前一篇文章中的判断:市场会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当顶级高校们陆续开展聘期制改革的过程中,普通高校就有了“捡漏”的机会,而这些“漏”下来的人才相对它们来说就很珍贵了。
我的另一个判断是,聘期制并不适合所有高校,盲目使用,不但会造成人员流失,还会对继续引进优秀人才产生影响,其判断标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数,自有人才培养情况和因此关联的学校发展情况,那么聘期制改革是否适合武汉大学呢?目前有现成、可靠的资料可以参考,那就是今年1月武汉大学公布的该校双一流建设2018年年度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在最近的各大世界高校排行榜中,QS 世界大学排名武大居第 257 名,较 2017 年上升 25 位;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从并列 321 位上升到 299 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从第 286 位上升到 257 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由 401-500 位上升到 301-350 位。
为了引进人才,武汉大学专门设立了人才引进基金,建立多元化薪酬分配体系。其中争取湖北省支持5 亿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原计划 5 年筹资的人才引进基金,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提前完成 5 亿元捐赠协议目标;学校办学经费突破 65 亿。两轮“资智回汉”,武大校友企业家累计签约 3253 亿元,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武汉大学实施全球招聘计划,2018 年共引进人才 211 人,引进数量创历史之最,其中直接引进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 1 人,讲席教授 4 人,海外终身教授7 人,助理教授 6 人。依托学校申报的“杰青”“青千”“青拔”入选数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2017 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武汉大学入选 10 人,其中特聘教授 2 位、青年学者 8 位,两项入选数列全国高校第七。该校的李德仁教授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学部正式院士;徐红星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良培教授当选 IEEE 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赵齐乐教授受聘为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理事会成员,成为该理事会目前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成员。
在学术研究方面,武大凝聚态物理学带头人刘正猷教授带领的协同创新团队 2018 年最新研究成果连续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和 Nature 发表;舒红兵院士牵头的医学研究院组建了一支拥有 17 位专职 PI,超过 30 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朱玉贤院士担任院长的高等研究院,国字号人才占比高达 80%,牵头的“武汉光源”建设项目获批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
2018 年度武汉大学获批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82 项,达历史最高水平;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批 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项目牵头 7 项、课题牵头 30 项;施闯、姜卫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槐文信团队主持项目获 2018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01 星成功发射已进入正式应用,填补了国内处于空白的“夜光遥感”及国家急需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宋保亮、刘正猷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先后在 《Science》 和《Nature》 发表,自然科学研究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彰显。
在一流本科和人才培养方面,武大学子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 QS 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内地高校第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次发布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武汉大学位居第一;2018年生源质量在中西部地区高校稳居第一;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4 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
2018 年武汉大学获批国家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南地区唯一获批高校。当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SCI、SSCI、A&HCI发表论文 2422 篇,较上一年增加 20%;“华为杯”第十五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获奖数并列第一;“鲲鹏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第一。
通过以上内容,武汉大学的发展情况如何,还请各位自行判断。但从逻辑上推断,2018年一年武大能够破纪录的引进211人,也证明经过高端人才市场的理性选择,被社会诟病的武大聘期制改革也不是那么糟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