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也没能实现科学家梦想?今天,人人都是科学+

西湖教育基金会 学术桥Acabridge 2019-07-11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科研学术信息


提起5年前那场轰动全球的“冰桶挑战”,

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

那些被冰水浇遍全身仍微笑坚持的明星们?

当中还有一位暖心又特殊的参与者

——同样罹患渐冻症的科学家霍金

当时已经72岁的他虽然没有亲身挑战,

却也鼓励自己的三个孩子代为完成,

并亲自拍摄视频呼吁公众关注患病群体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

这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

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万元户”离大多数人

尚且遥不可及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就已捐款上百万

不仅照亮了贫困学子的求学路,

还助力祖国西部沙漠治理事业的发展。


为同样罹患罕见疾病的群体发声,捐赠积蓄成立教育基金用以培英育才……这两位科学家用行动告诉我们:成就科学家的除了才智,还有品格

 

这种品格当中,有坚定的意志,有求真的执着,也有强烈的社会关怀,以及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担当。

 

在中国,有那么一批青年科研工作者,凭借着他们的智慧与品格,正在引领中国科技力量的新一轮崛起。


哪怕只有一个病人,他也全力以赴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高晓飞,就是其中一员。

 

曾先后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学有所成的他,还是美国白血病和淋巴瘤学会学者奖的获得者。

 

他本可以在海外寻得不错的科研工作,为什么会回到国内做研究?

 

“‘罕见病’听着只有三个字,但实际上太复杂了。7000多种罕见病,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病理机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个个去研究。”高晓飞的想法很简单,他要和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一起进行罕见病研究,为那些处于无助与痛苦中的病患家庭带去希望。



                                         高晓飞


2017年8月,带着坚定信念的高晓飞加入西湖大学,并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

 

而实验室启动后,他便马上投入了对儿童罕见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这个病通俗说来属于贫血,但却是贫血里的罕见病,有时会被误诊为白血病,得病的大多是小朋友,他们往往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发病。患病孩子一场普通的感冒,都会让做父母的提心吊胆,生怕就去了鬼门关。

 

他一直记忆犹新的是在美国时,他参加的一次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家庭的交流会。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科学家真的承载着无数患者家庭的希望。他默默下定决心:“哪怕只有一个病人,也要全力以赴。”

 

另一个改变高晓飞的故事,是一户久经沟通才愿意当志愿者的患者家庭。见面时,当孩子的妈妈一听到介绍说需要骨髓穿刺才能取样时,带着孩子扭头离去。骨髓穿刺,被成年人认为最令人恐惧的医学检查手段之一。

 

于是回国后的高晓飞,在马不停蹄地寻找新药物外,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开发全新的、可以减轻痛苦的检查方法未来,或许2-3毫升外周血,就可以免去骨髓穿刺之苦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他苦寻对策


人体的内部环境尚且拥有诸多不确定性,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人体内运转的机制更为复杂。

 

微生物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可能是导致各种人类疾病或死亡的元凶。

 

怎样才能挖掘并利用环境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微生物,再利用它们获取新的天然抗菌药物或生物质能源?

 

怎样才能客观评价和有效规避,环境中具有多重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可能给我们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健康安全风险?

 

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便是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鞠峰博士每天的工作内容,而探明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对他来说更是基础科学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


鞠峰在做实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抗生素这一来自人类的“政策”,细胞自我进化出耐药性来作为“对策”,使得细菌免去来自特定抗生素的“制裁”。人类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更快地找到了对策。

 

鞠峰脑海里时不时会浮现一串数字:从一款抗生素上市到在病人体内发现它的耐药性平均只需要8年时间,最快甚至不足1年;相比之下,对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从1983-1987年的16种直线下降到2008-2012年的2种。据英国和欧盟估算,不采取措施应对的话,到2050年,因耐药超级细菌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因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

 

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再也不想让公众体验那些偏离科学轨道的求医经历。鞠峰希望有一天,当人们走进正规药房时,不会再重现他的亲身经历:被某位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错误引导,一听到“嗓子疼”就推荐所谓的“消炎药”,却不知是抗生素;他希望在流感季节,人们蜂拥在医院寻医时,不会被盲目地要求打吊瓶……


从科研转身公益,她参与历史


西湖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旻昊来说,2012年她带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博士的学位证书回国时,没有想过自己几年后会跨界做公益。

 

要回国时,她在想的,是有没有可能用科学的力量来解决“毒奶粉”的社会问题。前几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起轰动,她和同学头脑风暴:能不能用高通量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做独立第三方的质检机构,为良莠不齐的奶粉市场提供一根科学的标尺?


站在如今一个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的身份上回头看,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做公益,刘旻昊觉得是一种冥冥中的呼应。


博士毕业时,刘旻昊(右)与友人


还在实验室里耗去绝大数时间的科研生涯里,刘旻昊“接触的细菌远比人多”。而掌管起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后,刘旻昊奔波于各地,见潜在捐赠人,思索基金会如何与社会力量一起,践行“教育探路者”与“公益创行者”的角色,每天的信息量不比做科研时少。西湖教育基金会是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及捐赠资金的筹资主体,基金会有更开源的社会捐赠,才能为这所全新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入西湖大学筹建队伍的这几年,有一个画面久久存留在刘旻昊的脑海里:2014年秋天,在北大博雅酒店,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等7位学者和企业家同桌商讨西湖大学的蓝图,在一旁做会议记录的刘旻昊那天被震撼。那天她意识到:“中国非常顶尖的一批人,他们的思想、眼界和高度让我钦佩,他们在做一件为国家、为他人的,伟大的事。”  


经常有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从科研转身到公益?刘旻昊却认为,能参与其中,追寻自己内心的“无问西东”,是最大的幸运。我们的力量是否微小?刘旻昊很坚定。她说,就如特蕾莎修女所说:Few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all of us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我们当中极少数人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崇高的爱去做平凡的事。)


我们不是科学家

但今天我们都是科学+


高晓飞为了坚定研究罕见病的决心,给自己设计了一件带有独特logo的帽衫:代表他的姓氏“GAO”,旁边有一朵由两个交叉的胶囊组成的四瓣小花,而花蕾便是一个红色的小血滴。象征着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更多有用的药物研发出来。



鞠峰平时也总会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理念和经历,鼓励他们成为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深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普罗大众对科研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更要饮水思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真正为公众服务。”

 

刘旻昊在跨界中终于找到了自我,也正在实现内心的“无问西东”:“在我成长过程中,80后曾被评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跨界,我也曾经迷茫过。科研?还是公益?如何才能贡献自己最大的能量?现在看来,我想无论是做科研还是跨界做公益,都是为推动社会进展出一份力。

 

古今中外,社会责任感早就成了科研工作者这一身份与生俱来的品格。正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援引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所言,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而西湖大学,亦正在致力培养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之才。

 

4月3日,西湖教育基金会“科学之树 播种未来”正式上线。这个项目的诞生,是一种延续,也是一种加强,它汇聚起社会力量,共同见证社会责任型科学家的养成。给知识青年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机会的同时,也希望通过科普的形式,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城乡青少年的心中。


↑扫码参与↑


当我们还是孩子,老师们问及梦想时,有多少人曾在那张白纸上郑重地写下过“科学家”三个字?有多少人有过科学的疑问,却从来没有机会探索未知的答案?后来,我们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实现童年的愿望。


然而,“人人都是科学+”,我们做的每一次加法,捐赠的每一颗“种子”,都是至关重要的力量。


每一次“+,让西湖大学能够在“科学开放日”为高中小学校的学生开放校门,让“科学使者”带领孩子们与科学来一次亲密接触;


每一次“+”,让知识青年深入乡村,为科学资源匮乏的学校捎去适合孩子们的科学物资;


每一次“+”,能为西湖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提供经费,研究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科研课题


我们不是科学家,但今天我们都是科学+。一起捐赠一颗种子的力量,让青年科研工作者拥有更多机会可以向青少年们传递科学的力量,让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感染,在个人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的同时,为祖国未来培育出更多社会责任型的科学家

部分素材来源:
人物《为什么我当了妈妈就不能更喜欢工作》

都市快报《一群科学家正在努力“拯救人类”,你也可以给他们出一份力》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活动

近期活动

2019年5月9-10日:香港现场招聘会

2019年5月下旬:俄罗斯波兰招聘会

2019年4月19日:南京博士专场招聘会
2019全年;海外学者中国行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