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出炉,其中三大关键点你看懂了吗?(聊聊老铁的前世今生)

2016-03-06 天棒 茶语网


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在其公告栏上公布了一条标准公告:《关于批准发布GB/T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


这条在普通人看来不甚起眼的标准公告,却在茶界,尤其是乌龙茶类别的茶企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因为就是这条小小的公告,宣告了一条对乌龙茶类陈茶体系影响深远的消息:


老铁(陈香型铁观音)标准申请获得国标委批准,这也意味着,市面上频现的老铁乱象开始有了治本之策,而真正的陈香型铁观音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持牌入市了!


老铁究竟是什么茶?老铁获批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老铁标准获批后,会对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想,这些问题都是整个茶界所关心的,那么今天就由茶语网(www.chayu.com)来为大家一一详解。


陈香型铁观音究竟是什么茶?

根据《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增加条款的官方解释:“4.1.3陈香型铁观音:以铁观音毛茶为原料,经过拣梗、筛分、拼配、烘焙、贮存五年以上等独特工艺制成的具有陈香品质特征的铁观音产品。”



这是属于官方定调后,对陈香型铁观音所做的定义。然而,陈香型铁观音这一类别的茶品,却是由江湖至庙堂,自下而上经过审定后得出的标准定义。也就是说,陈香型铁观音(老铁)的根其实是在民间流传深远。


市场卖的老铁都来源于哪儿?

关于老铁的来源,茶语网曾在2015年8月发表的文章《渐受追捧的老铁:新一轮财富神话还是沧海遗珠?》(点击标题可直接查看)中有所解读:



当年民间老铁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自己所制因口感风味特别好,舍不得卖而留下来的老茶。二是被人无意识间留下来的,随手放在某个角落,放久了就变成了老茶,这种也不多。三是没卖出去的陈茶,这主要是因为铁观音每一年的市场行情存在不同波动,即使在铁观音快速发展的时期,也会有部分茶因各种各样的非质量原因未被销售出去,它们留下来堆在一个角落,慢慢就成了老茶。


在茶语网之前的采访中,八马茶业的总经理王文吉曾告诉茶语网编辑:“我们知道的一般能够留下批量老铁的企业,大多数都是有外销历史的厂家。像八马在20世纪90年代建厂后,就常年对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持续大量的茶叶外销贸易,所以陆陆续续曾经不同批次、不同数量地留下过不少茶叶尾单,是当年因贸易壁垒留下来的标准产品。”


老铁乱象催生陈香型铁观音标准出炉

不仅是八马,安铁集团、华祥苑、日春、天福等知名茶企都推出过陈香型铁观音产品,而且在市场上也颇受追捧。正因为老铁产品有着如此的坚挺表现,市场上也渐渐生出部分老铁乱象。


茶语网在寻找老铁标准样的过程中,确实也发现部分号称高等级的“老铁”,其炭化情况都比较严重,有造假的嫌疑。



而老铁造假行为则会给茶叶带来很明显的缺点,如茶叶焙火过度导致叶底炭化明显,如有的茶汤寡淡,不耐泡,有的保存不当,使茶叶出现了酸馊现象等等(陈年乌龙茶常见的令人愉悦的果酸味和茶叶保存不当的酸馊味完全不同)。


对此,福建省首席高级技师黄永红也表示,目前对陈年铁观音主要的鉴别方法还是感官审评与经验断定,而这是一般人的水平难以达到的。


这个时候,《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的发布,在陈香型铁观音产品的标准化道路中起到了开山立派的重要作用。


关于陈香型铁观音标准的三大关键点解读

茶语网在对《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的详细解读中,也发现了几大关键点,需要向读者一一详解。


关键点1:5年是陈香型铁观音的起始年份

以往市面上对陈香铁观音的年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但大部分消费者偏向喜好在良好仓储环境中存放了十年以上的产品。这也导致了部分不良商家将仅有两三年年份的铁观音通过烘焙等手法进行年份造假。



在《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中,明确了陈香型铁观音的贮藏年份起点为5年,这看似放宽了对陈香型铁观音的“年份准入资格”,实则是标准起草专家通过对茶品的专业审评和综合考量后,做出的专业论断,认定了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这两者与陈香型铁观音在年份上的区别。也就是说,“陈香型铁观音需具有陈香品质特征。”


关键点2:烘焙是陈香型铁观音必备的工艺

《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增加条款中写道:“4.1.3陈香型铁观音:以铁观音毛茶为原料,经过拣梗、筛分、拼配、烘焙、贮存五年以上等独特工艺制成的具有陈香品质特征的铁观音产品。”



而参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里面对浓香型铁观音的定义中也有“烘焙”的关键字眼。



但对清香型铁观音的定义中则没有“烘焙”,而是“文火烘干”。


那么,按照字面意思的理解,大概可以认为:不管是清香型铁观音还是浓香型铁观音,要想在之后变成陈香型铁观音,都必须经过“烘焙”的工艺。


所以,烘焙是构成陈香型铁观音的必要工艺。


关键点3:合格的贮存条件是陈香型铁观音必需的条件

有茶友在看完《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之后提出:这个标准并未提及陈香型铁观音的贮存条件、卫生条件是什么,是否对行业规范作用力不够?



实际上,这是对《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的误读。因为《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其实是在《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基础之上的修改。


也就是说,公告中对于陈香型铁观音的理化指标、卫生条件、包装运输条件、贮存条件都有相关的规范要求,是除开相关修改条目之后,必须遵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来批准认定的《GB/T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公告中的规定。



综合来看,《关于批准发布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对于陈香型铁观音标准化的制定还有一些需要继续细化和完善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相关标准对于陈香型铁观音在市场上规范力有不逮。


相反,相关标准的出炉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利好政策,从无到有的过程毕竟比从简单到完善更难。而陈香型铁观音标准的出炉,不仅是行业专家的倾力研究,也包含了相关茶企、安溪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更是整个市场对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倒推。


毫无疑问,陈香型铁观音标准的出炉是一个多赢的利好消息。而标准将会引发的行业变动也将会由茶语网持续为您关注!


茶语网关于陈香型铁观音的往期精彩稿件(可点击标题直接查看):

《渐受追捧的老铁:新一轮财富神话,还是沧海遗珠?》

《国家检测部门告诉你:这款15年老铁放心喝吧!(不会狗带go die)》

《铁观音存了15年就叫老铁?错了!》




茶语网往期经典好文推荐(可直接点击查看)

1.啥叫熔断机制?用茶叶交易来解释,你就秒懂! 

2.他在北京老胡同寻了3年,花近千万改了个四合院做茶室

3.今天全国茶人都在看图猜茶名,绝大部分茶人阵亡在第四关!

4.你喝过正山小野种吗?萨达姆红茶呢?茶界经典口误,不信你不笑哭 

5.茶语网2015年千款茶评榜正式发布!(《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同步挂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