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做什么?【创投圈生活指南】
人工智能不会做什么:
100亿人类与100亿机器人共存的未来
作者:羽生善治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分类:科学
人工智能的开发面临哪些课题?它们与人类有哪些本质上的差异?
随着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打败世界第一人类棋手,日本将棋名人羽生善治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取胜的原因。他采访了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情况和应用情况,独家采访哈萨比斯、孙正义等行业内走在最前列的人。
有人认为,只有人类才会进行创造性工作,但是已经出现了会画画、会写诗的人工智能程序;有人认为,只有人类才有感情,但将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人工智能后,它也能模拟感情,根据交流对象的反应产生喜怒哀乐的表情;有人认为,人类才会交流,但微软在中国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用不同的对话取悦不同的交谈对象。在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差异越来越小的世界里,我们将要如何界定生命?
今天推荐羽生善治、日本NHK特别采访组所著《人工智能不会做什么:100亿人类与100亿机器人共存的未来》,一起思考人类、机器人以及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描摹人工智能的未来蓝图。
羽生善治
当今最优秀的日本将棋棋士之一,在日本将棋七项头衔中获得其中六项的“永世称号”,并保持着王位、王座、棋圣的头衔。他也是日本将棋史上第一个达成七冠王的人,改写了将棋界多项历史纪录。
日本NHK特别采访组
本组为制作NHK特别节目《天使还是恶魔:羽生善治,对人工智能的探究》而成立,采访了世界各国人工智能开发第一线的研究人员。
书摘
人工智能分为三种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第一种是神谕型(Oracle)。如谷歌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这类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类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类型。
第二种是精灵型(Genie),即以完成指定任务为目标。目前被称为人工智能的通常都是这种精灵型。
例如 AlphaGo 和美国巡警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只要被人类赋予“在围棋比赛中获胜”“预防犯罪”这类明确的目的,就会良好地运行。
精灵型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不过,这种类型的人工智能还无法称得上是拥有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因为,人类可以自行决定应该做什么,然后再采取行动的。而针对人工智能在这种判断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很大进展。
使人工智能拥有自主判断力,并能根据自身的判断持续作业的研究类型,就是第三种——主权型(Sovereign)。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人类就可以委托人工智能完成各种工作,人工智能也的确可以代替人类去推进很多事物的进行,可以说它们就像人类一样了。
与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智能共同生存
今后,我们还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但是回到和人工智能共存的话题。人工智能如果用得好,会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工具,所以能用的时候就要用——我这话,似乎是一句理所当然的废话了。
不仅是人工智能,新技术也在不断被推出,但是能否以有意义的形式,以健康的目的来使用这些新技术,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类。简而言之,没有坏的东西,只有坏的人。人工智能的运用是否恰当,和互联网及其他科学技术在军事方面的使用是一回事。
不过,让我们说点更科幻的事情——这也是我所期待的事——在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呢?
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工智能的智商达到4000,社会会是怎么样的?”
人工智能是一种拥有极高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智慧。如果把它换算成人类的智商值,也许的确可以达到3000或是4000,这种智商与人类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对如此厉害的人工智能,如果我们能像在手臂上贴膏药一样轻而易举地使用它们,又怎么可能选择放弃使用人工智能呢?
如果我们人类真的与这样厉害的智慧共同生存了,那么社会完全有可能变成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样子。
但是,这种转变究竟是不是向着好的方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到底,无论技术的发展导致这个社会走向何方,都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对技术的使用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