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泡沫过后的出路——联想之星(上海)创业市集第1站精彩回顾
10月17日下午,联想之星(上海)创业市集第1站——“生物医药,泡沫过后的出路”举行,联想之星合伙人冷艳、奕景生物创始人赵奕宁、思派科技总裁李继从不同角度做了分享,与会的朋友们也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今天推送现场精华内容。
PART 1
冷艳
联想之星合伙人。专注医疗领域天使投资,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分子诊断及基因测序、肿瘤免疫及细胞治疗、医疗级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终端等,代表项目包括燃石医学、康诺亚、瑞博生物、HiFiBio、艾吉泰康、卡尤迪生物等。
生物医药行业从2014年开始爆发,到2018年出现调整,四年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爆发一个热潮,现在又产生了一定的泡沫。
2014年到2018年行业出现热潮有几个原因。一是大批行业资深人士从国外回来,用美国的创业方式在国内做创新药。此外,2014、2015年是各大机构合伙人自己创立新基金的高峰期。我们在2011、2012年投资的创新药项目后续融资还比较困难,但到2014年、2015年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融资变得特别容易,就是因为市场上的资金量供给增加。
2018年行业融资次数已经开始下降,甚至低于2015年的水平。但因为四年来的行业高速发展,一系列高估值公司进入D轮和E轮阶段,所以虽然行业整体融资次数下降,很多公司融资困难,但融资金额总量有所增加。交易次数的降低,体现出行业活跃度下降、资金向头部企业聚集的特点。
过去几年,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呈现一些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很多公司完成巨额融资,这反映了行业热度。联想之星较早开始投资生物医药,那时没有太多机构关注这个领域,我们在2011年投资派格医药,2012年投资开拓药业,投资金额大约为几百万人民币,那时也不存在每年完成新融资的现象,当时这个赛道在国内并不像现在这么热门,退出通道也没有这么多样。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里程碑节点、估值、成长规律比较明确的行业,药是一步步做出来的。分析目前港股上市的十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历程和现有市值,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你第一轮融了两三千万,还是融了数亿,做到某个阶段上市,其二级市场估值都是根据pipeline、最快药物的数据、团队成色等因素综合而成,如果上述要素差异不大,那么估值差异也不会太大,这与你的融资节奏和融资当量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融资节奏快、当量大可能会代表团队出色完整、发展速度或能更快,所以,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起始融资当量和融资节奏即可。
我在很多场合谈论这波泡沫时都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因为虽然出现泡沫,但原来中国生物医药的基础很差,而行业发展一定要有人为基础建设买单,这一波资本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基础,使得这个行业很多关键环节尤其是中下游比过去更加成熟、CRO供给大量增加、优质的被反复训练过的创始人(无论熟悉做药还是熟悉做公司)不断涌现,理解这个行业的投资人也越来越多。
所以,现在的行业虽然趋于调整,但却进入基于价值的理性投资阶段,这无论对行业还是对投资都是好事。
PART 2
李继
思派科技总裁、联合创始人。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第十一期学员。拥有13年外企肿瘤领域销售管理经验,曾任拜耳/先灵葆雅高级大区总监。北京交大MBA,工商管理硕士。
我今天主要分享创新药成功上市的痛点与思派的解决方案。思派聚焦肿瘤领域,提供全程服务,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申请、一二三期临床到上市许可申请、上市销售。
我们做了几年临床试验,到产品上市后,开始提供咨询服务,后来又为企业解决创新药上市后的准入问题,在全国开设70多家DTP药房(注: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再后来我们解决支付问题,是商业保险公司的服务商。
首先来说临床。在座的很多人是科学家,可能着力解决科研问题,但由于国内企业同质化严重,将来你们最大的难题会是临床运营问题。尤其在中国,现状就是很多企业的临床运营负责人是科研出身,刚从美国回来,对国内情况不太了解,如何与专家交流都要我们一句一句地教。现在市场上的临床运营人才确实稀缺,也非常抢手。大家未来要考虑请一些了解肿瘤市场接地气的人才加入。对创新药企业来说,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去推自己的企业。
现在临床运营团队特别依赖供应商。难题在于整合CRO(注: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临床试验业务)、中心影像,中心实验室等等资源,帮助试验快速推进。既要加快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在同质化更严重的产品里,可能速度比质量还重要。而临床试验全过程步骤繁琐,耗时很长,每个环节都需要运营团队去做。
当年我们刚开始做项目的时候困难重重。信达、百济、君实、基石都是我的客户,除了大的leading PI知道这些公司的产品线,大部分医生根本没听说过这些公司的产品。我们团队拿着公司介绍去一个一个找医生,先花几分钟给他讲讲这个公司到底是干嘛的。讲完了,医生觉得这个公司还不错,才愿意接。
我们计算了所有中心启动的平均时间,大概都是六个月。为什么我们走到现在能得到很多企业的认可,我们作为SMO(注: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临床机构管理组织),会去推动整个试验的进展。在国外,试验进展应该是申办方或者CRO去推动,但在中国这点很不一样,因为我们更了解实际情况。
所以临床试验的每个环节,如果没做好都是坑。在运营阶段,你要找到接地气的人去推动。企业的运营负责人在上临床以后是很重要的。
那么为了避开临床运营过程中的坑,我们作为SMO是怎么做的?
我是医学背景出身,大学毕业加入了先灵葆雅,这家公司后来被默沙东收购。我在先灵葆雅用七年多时间从一个代表做到了大区经理。2008年我加入了拜耳。
之前大约13年,我基本上都在肿瘤行业。我们公司定位在肿瘤领域。因为我们有很好的专家资源,现在国内约有两千八九百名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肿瘤科医生与我们有深度合作。而且在肿瘤行业,我们能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我们在企业准备立项阶段,从site的选择开始,我们会通过我们的大数据,结合我们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与医生的良好关系,帮助企业选择site。之后的科室、机构的沟通到入组,都是我们额外去做的工作,我们能提供增值服务,所以我们才有价值。
我们每年邀请国内与肿瘤相关的四五十位机构主任开研讨会,讨论在机构的管理上如何相互协同,让我们承接的项目在医院里推动得更加顺畅。
整个临床试验简单说有11步,每一步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一步步去处理,每个环节我们都会参与。
我们现在有四个子公司。SMO公司叫比逊医疗。我们专门成立了一家招募公司,只做我们自己承接的项目,目的是加快临床试验进度。
患者组织包括淋巴瘤之家,现在有6万个淋巴瘤患者,是全世界最大的淋巴瘤患者组织;51奇迹网是肺癌患者论坛;多发性硬化之家是治疗罕见病的;无双姑凉是针对血液病、白血病的。
再往后我们还有保险业务,投保人患病后会第一时间找到我们,我们为他安排最合适的医生,帮他就诊、住院、购药等等。
另外一块,可能大家现在还没遇到,就是产品上市以后生命周期的问题。我做了十几年销售,现在和当年情况完全不同。以前你可以花七八年时间做到峰值,现在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一定要切入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并且寻找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如果大家都在一个点上发力,会浪费很多资源。
PART 3
奕安济世、奕景生物、奕真生物等公司创始人赵奕宁也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和思考。在3位嘉宾分享后,参会的朋友们就未来如何寻找优质创始人及投资机会进行了讨论,碰撞出很多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
1
很多人有回国创业的意愿,但细看目前回国的人分两个批次,一是互联网危机之后回来的,二是金融危机之后回来的,都是被逼着回来的。虽然说想创业,但临门一脚还是要有人推一下。因为集聚效应,今后肯定还有回国潮。以前回来的人可能是在国外事业发展遇到瓶颈,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是受中国创业环境大潮的感召而回来,从推出去变成引回来。
2
每个人想法和驱动力不一样,作为个人来说,第一我有想法,而且我觉得这个想法可以实施,我有强烈愿望去实现它。第二我觉得待在公司有很大限制。我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才迈出最后一步。可以说80%-90%的人有出来的想法,也有做成事的经验和能力,但他们也许不愿承受其中的风险。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人出来,人才回国是呈批次的,这批过了总会有下一批,上一轮大潮把心特别活的一帮人拉回来了,以后还会有新的一批回来,只是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快了。
3
第二波看到融资容易的人回来创业了,但其实钱看上去好拿,但现实情况没有那么好。以前钱多,水平低的投资人也多,见项目就投。现在不合格的投资机构已经被洗掉了一批,同时投资人的鉴别能力提高了,你从国外大公司回来只是一个身份的敲门砖,核心还是你有没有能力,投资人只会给真正优质的创始人钱。那么有没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创始人回来直接关系行业未来的发展。前面的项目死掉一些没关系,只要有好的出来,退出渠道畅通,这个行业才能慢慢消化泡沫,仍然是一个好的行业。
4
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有临床需求,只要有需求,有时势就一定能造英雄,而需求上涨,英雄的价值也会上涨。
5
有些人回国创业,第一次可能不太成功,现在已经开始二次创业了,这些人我倒是很愿意去投,因为他该掉的坑已经经历过了。
6
华人参加行业组织和行业活动的人会相对活跃,这些人是有想法、有行动的,实际上我们都是在这个圈子里的,我觉得可以从这里面发掘优质创始人。
7
现在攒局找人会是一个长期的慢速的过程,心特别活的人已经被撬走很多了,要长期和有潜力的人沟通交流。比如我的一位投资人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接触我,当时我没有想过要出来创业,他就不停地和我交流想法,所以当我决定创业之后第一个想找的投资人就是他,大家一拍即合。所以今后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匹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慢速的过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