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赖”不断,游戏厂商如何有效解决拖款问题? | 《“游”法可依》

2017-09-21 子安 手游那点事

文 | 手游那点事 | 子安

《“游”法可依》是手游那点事与广东广悦杨杰律师团队联合推出的游戏相关法律知识栏目,该栏目会列举当下游戏市场中最受关注的法律纠纷案例,由杨杰律师团队中的资深律师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解读。而第四期《“游”法可依》的主题,便是手游行业一直存在的“潜规则”之一,拖款。

行业背景

其实“拖款”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行业现状,自2013年手游行业爆发至今,就一直存在。此前手游那点事曾经作过调查,渠道普遍拖款的时间在六个月至九个月之间,占比超过50%;而拖款的金额在100万-500万这一区间,占比达到61%。但据手游那点事了解,目前拖款现状从过往渠道拖欠发行商款项为主,发展到发行商拖欠CP款项、CP拖欠第三方款项,而拖款的金额和周期也在逐步提升。

真实案例

案例一:2016年有业内人士向手游那点爆料,自己公司在手游行业中属于中型企业,旗下拥有十来款游戏,公司的规模实力尚算不错,和渠道的关系也一直不错。但是自1月以来,有个别大渠道开始拖欠分成款项。最初这并没有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在意,认为可能只是正常的“走流程”而已。但是慢慢的这种拖欠分成款的情况扩大到了多个渠道,拖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他们曾与渠道们进行沟通,但是渠道总是以各种的理由拖延。截止到十月,该公司在各渠道中没有收回分成的款项总额接近3000万元,对公司的现金流运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案例二:去年年中,有休闲单机游戏厂商爆料,称某运营商自年初就暂停了一切的结算,拖欠款项多达数百万,在多次邮件与电话沟通无效后,该游戏厂商选择与运营商对簿公堂。同样是去年,有从业者在朋友圈曝出一众游戏厂商负责人上门围堵某渠道的消息,原因正是拖款。

媒体点评

时至今日,在不少微信群中,手游那点事也经常能收到发行商或者CP关于被拖欠款项的求助信息。如果说渠道和发行商是因为内部流程复杂导致结款周期长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恶意拖欠尾款甚至希望拖死合作伙伴从而不结款的行为实在可恶。在法律层面,如何鉴定拖款?在催款的法律风险与商务代价之间实现平衡?以下将由杨杰律师团队中的资深专业律师一一解答。

律师点评

一、接受拖款何时变成无奈之举? 

一般来说,渠道和发行之间通常有着或长或短的合作周期,长期合作时,分成款通常采用按季结算,而短期合作的情况下,发行方通常和渠道方约定分成款按月结算。但由于诸如今日头条这类新型流量平台的兴起,传统渠道商的导量能力越来越差,渠道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渠道自身的现金流就非常紧张,其向发行商支付结算时也就会捉襟见肘。不免产生延期结算的行为。

其次,除了买量模式的兴起,游戏圈内去“中间商”的趋势也加速了这一现象,此前,游戏从研发到最终玩家,游戏产品和分成都需要在研发商、发行商、运营商、渠道商、平台等多个主体间流转,但由于近年游戏市场竞争激烈,平台利用强大的用户资源锁定了整个交易链条的优势地位,同时向研发、发行、运营渗透,相应的,规模较大的发行商也不得不收购研发团队,开发用户平台。行业的聚集效应明显,在此情况下,平台与产品两头占优,运营、发行、渠道等渐渐势微,对于商业地位不利的一方,为保持良好的商业关系,接受平台拖款通常也是无奈之举。

二、渠道方称平台方拖款,对发行商延迟结算是否合理?

常见的一种催款和回复对话如下:

发行:“渠道大腿,跪求结算,已拖了3个月啦,哭哭~”
渠道:“不是我们故意拖款,可是平台爸爸的钱不到账,我们也没钱啊,可怜~”
发行:“帮我们去催催呗,撒花~”
渠道:“……下个月的推广位置要泡汤了,捂脸~”

面对发行商的催款,渠道商一般会以平台未结算的理由拖款,当然发行商面对研发商的催款也会以渠道未结算同样的理由拖款,可是,这种理由在法律是否站得住脚呢?可能很多催款方并未认真想过。

无论是发行商、研发商还是渠道,作为被动催款一方,其催款行为都是基于双方签订的《联合运营协议》或《独家运营协议》等合作协议。这使得协议两方之间形成一种合同关系,而合同关系在法律上是一种相对关系,而所谓相对关系是指合同约定内容是约束在协议上签字或盖章的两方。

实际签署的运营协议中,付款和结算作为该种合作协议的核心条款,以每月或每个季度不等作为结算周期,例如月结周期的,一般约定“双方按月结算,每月5日前就上月结算金额进行对账确认,如无异议,在收到合法发票后10日内付款” 根据该约定,付款方付款的前提仅为对账确认无误收到发票,并非在第三方平台向其结算后。此种情况,发行商可大胆向渠道方主张欠款。但如果双方合意“在收到第三方平台后结算的”,主张欠款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

所以呢,合同即可视为签署双方的法律,能不能有理有据的催款,在考虑双方的商业地位后,最终还是得落实到书面合同文件。

三、如何在催款的法律风险与商务代价之间实现平衡?

针对合同签署的具体情况,主张支付拖延款项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1、发行方和渠道商未签合同或者合同中未约定支付结算时间。但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往往通过口头方式对支付结算时间作出约定。如果渠道商出现资金压力,其很有可能拖欠支付发行方的分成款。另外,即使双方签订了合作合同,但由于未对分成款的支付时间、条件等作出约定,此时渠道商仍然可能拖欠分成款。

2、合同约定了结算时间,但未约定逾期付款罚则。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大量的合同虽然约定了渠道商需要每月或者每个季度向发行方结算分成款,但往往因没有约定逾期支付罚则,使得该合同约定成了一纸空文,没法有效的约束渠道商。在此,我们也建议游戏公司,在签订此类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渠道商支付分成款的时间作出约定,同时约定渠道商未能按时支付分成款的违约责任。

但是,即使手握完美合同的催款方,在采取何种方式催款上估计还要好好考量,因为拖款看似是个合同违约行为,背后实际上是商业逻辑在作怪。拖款问题之所以能够在现如今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实质是因为催款方在商业地位上本就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体现在合同条款上的不利,游戏资源的弱势、推广资源的欠缺等。导致了很多游戏发行商、研发商害怕失去好的产品、资源、合作机会等,而不敢采取发送催款函、律师函,甚至诉讼等较为激烈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催款效果自然欠佳的后果。

因此,防范或解决拖款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商务关系或法律手段,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方能得到最佳催款效果。

四、如何最小商务代价降低拖款风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虽然拖款是游戏行业的长期难题,但通过法律层面的设计可以减少许多企业的“拖款”烦恼,减轻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式是减少发行方“拖款”的好方法。

1、防范拖款要提前——尽量在合同中约定双方的实时对账权利,并争取分成款按月结算。与按季度结算相比,按月结算可以使发行商资金回流更快,现金流的压力也会更小。 针对支付分成款时间细化合同约定,同时规定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

2、拖款发生要报备——当拖款时间和金额超过了合理范围,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及法务部报备。同时在初期积极采用商务手段谈判;

3、结款方动态要关注——很多时候,公司着眼业务发展,对拖款的存在未有足够重视,导致结款方可能经营不善,甚至注销后,才发现拖欠巨额的分成款未结算,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4、法律手段是底线——当结款方经营恶化、或者发现结款方恶意拖欠分成的,不要害怕使用法律手段,在最难解决的时候,不妨尝试发个催款函、律师函,甚至起诉至法院。毕竟商务关系再良好都不能当饭吃,回款才是真正的切身的利益。

关于我们

手游那点事:

有态度的游戏媒体!更多游戏行业相关法律纠纷案例爆料,可联系手游那点事小编微信:andychanCanton

杨杰律师团队:

杨杰律师团队为广悦律师事务所唯一的互联网律师团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提供定制化、精品化、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业务专长在互联网投资并购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信息安全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股权激励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商标及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保密及竞业法律事务、合同法律事务、公司法律事务、诉讼法律事务等。现服务的客户包括腾讯微信、阿里巴巴集团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公司。客户涉及综合性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公司、互联网直播公司、互联网广告公司、互联网营销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多种类型的互联网企业。更多法律问题咨询及帮助,请联系杨杰律师团队,联系方式:139 2417 8163

《“游”法可依》第一期:流量劫持已成常态,游戏厂商与平台该如何应对?

《“游”法可依》第二期:广告素材抄袭频发,除了发律师函,游戏厂商还能怎么办? 

《“游”法可依》第三期:国内厂商抄袭海外游戏,都有哪些法律风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