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挺以魔幻现实主义,创造出这个时代「真实的仙山」
供稿:Wutopia Lab
本文已获得授权
俞挺重新定义展示中心
The Aluminum Mt
▲ 点击播放
Wutopia Lab在惠州罗浮山完成了一座飞来的铝山,作为平安不动产及广州方圆集团的罗浮山平安中医健康产业园展示中心——浮山云舍。
| 浮山云舍 |
| 园区入口 |
看见山的决定性瞬间
If you see me, weep
看基地的那天,滂沱大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四周雨蒙蒙一片隐藏了所有的信息,什么也看不到,包括传说中近在咫尺的道家名山罗浮山。到后来,雨大到走路都很艰难,我们最后被迫默默站在雨中等雨停。幸亏暴雨来得猛,去的也挺快。就在雨停的那个瞬间,雨中不见踪迹的罗浮山猛然浮现,这仿佛无中生有的展现时刻,一下子击中了我,击碎了默默站立的平静和停顿,发出了和历代诗人旅人一样的感概,“罗浮山忽来”。
| 罗浮山忽来 |
一池三山
Everything causes scintillation
在这个决定性瞬间,湿漉漉的我正站在泥泞的鱼塘边上,映衬着突然出现的罗浮山倒影,背对基地南侧的太平山时,一个meme被唤醒。那就是中国园林中最经典的神仙境界表达,一池三山。我当下决定改建这个鱼塘为太液池,造一座仙山作为展示中心,结合罗浮山和太平山形成一个自然和人工合一的一池三山,象征人间仙境。
| 一池三山 |
一座抽象的人工山
Find the beauty, be still
我可以借罗浮山的道教缘由,用太极来解释我为何用最基本的圆形来塑造抽象的山。但真实的想法是,在尺度和建造技巧上来模拟一个山头作为优美的罗浮山的下句是可笑的。抽象的人造山才是合适的选择。圆形和圆锥体可以最简单地构筑抽象的第三山。而这个第三山本身也是由三个山头组成,一个微型的三山构成大三山的第三山。这倒是受了“三生万物”的启发。
| 抽象的第三山 |
| 抽象的第三山 |
失去物质性的铝山
These are hollow mountains
银光闪闪的铝板是一座抽象人工山最合适不过的材料,有重量和质感同时又不必虚情假意地模拟泥土,石头和草树。但如果作为自然山峦的下句的金属山头,强调它的重量和质感以及体积显然是同质的模拟。所以这个下句应该体现在某个时刻能够消解金属山的体积和质感,才能呼应有时如飞来的轻盈的罗浮山。
| 失去物质性的铝山 |
我选用了穿孔率为45/60/70 的三种穿孔铝板,从下到上由稀到密,把第三山变成一座铝山。日光中的大多数时间,第三山会呈现一种体量的压迫。而有些角度则看上去,仿佛失去了质量。当夜晚灯光亮起来,这座山就会一下子彻底失去物质性,成为一个巨大的灯山。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飘渺第三山。
| 缥缈第三山 |
山应该是飞来的
Touching the void
初见漂浮云端的罗浮山的图景挥之不去。对于凭空而来的第三山,如此这般的悬浮,似乎顺理成章。我希望这座铝山,能够安静地悬停在基地上方。于是把所有的日常功能都埋到了地下。依靠混凝土圆筒支撑而起的巨大的金属屋盖就是山体。我用发光膜作为铝山的底面。等灯亮起来的那个刹那,这铝山就真仿佛凭空飞来而停在半空中了。
| 轴测图 |
| 半空中的浮山 |
| 半空中的浮山 |
| 半空中的浮山 |
隐秘地造山
Ruckles are delicate, unpredictable structures.
第三山由6个混凝土筒支撑在空中。它浮在空中的三个山头的底面积为880平方米。最大悬挑为10米。结构工程师要用了30吨钢桁架,才能塑造出这柔和起伏并悬停在空中的三座山峰。而到达山顶的11.9m高的雾霭天梯,采用了脱离于主体结构而独立的中央束柱形式,由地下室乘雾螺旋向上穿行至山顶。造山并不容易,但建筑师并没有炫耀这不容易。大约中国的美学的精神就在于所有艰苦的思考和训练,最后都表现出不可思议的轻松。
| 一层平面图 |
| 支撑浮山的筒 |
| 支撑浮山的筒 |
| 雾霭天梯中央束柱 |
巡山
If we are not exploring, we’re not doing anything
我设计一条水路去往第三山。在小区的入口圆形接待厅落车,在U型玻璃围合的码头登上红色小船,让我们荡起双桨,穿过种满鲜花的圆形浮岛,缓慢而优雅地拂过花香和水汽,来到山前。登岸后直接由楼梯进入地下隧道而到山的内部。
| 总平面图 |
| 圆形接待厅树洞 |
| 接待厅通往码头 |
| 舟行码头 |
| 水中入口 |
| 水中入口 |
我无法拒绝营销的保险路线,所以在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道路分别是人行和车行路线穿过树林把客人送到山背后。在这个在山体下面的入口,目光可以掠过山底和水面,在微风中看到来路。然后进入一个大型的圆形下沉庭院由螺旋楼梯或者直接在入口附近的电梯进入地下的山体。
| 步行道路 |
| 车行道路 |
| 浮山背后 |
| 浮山背后的入口 |
| 浮山背后的入口 |
| 下沉庭院螺旋楼梯 |
| 下沉庭院螺旋楼梯 |
| 下沉庭院 |
| 下沉庭院 |
黛山
This world is as mere mist and silk
在铝山之内,建筑师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用大理石和金属武装出消费主义不可一世的面目。要么是用纯粹白色或者以混凝土等材料的本色肌理来表达对消费主义的不屑。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没有高下。我记得忽见罗浮山那天,雨后世界有如水墨画,在黑白的变化中能够看出细微的绚烂。我知道我有第三个的选择,以黑白以及之间微妙的有如五彩的灰去塑造山内的空间。所以在铝山内是一幅连续的变化中的,看的出浓淡干湿焦的水墨长卷,把各种功能以及情绪精妙地铺陈出来。这就是铝山内的黛山。
| 地下一层平面图 |
| 黑白变化中细微的绚烂 |
| 铝山内的黛山 |
| 铝山内的黛山 |
| 铝山内的黛山 |
青山岁月长
Take the time that needs to be taken
在浮山云舍,我想创造减慢的时间观。我用连续不断的圆形拼成涟漪般的地下空间,这个泡泡化的迷宫包含了门厅,展示区,影视厅,洽谈室,作为中心空间的模型展厅和艺术馆以及辅助的办公,厕所。我希望参观者失去了方向感的同时而忽视了时间的计量。我痛恨我们的生活被钟表刻度的时间计量所控制,人生仿佛如离弦之箭奔向重点。或者说我恐惧这点。在一层层圆弧所形成的套娃般的迷宫里,我们或许会觉得时间可以不那么快。
| 艺术馆 |
| 艺术馆 |
| 艺术馆 |
| 洽谈区 |
| 影视厅 |
| 厕所 |
三层通高的中央的模型展厅贯穿了第三山的最高峰。其他两座山头则覆盖的是一层的国学馆和VIP包间。风可以自由地掠过一层的空间,从第三山下面吹过,失去日常的场所感的判断,留下的就是时间。这时候,你一定会想到什么,熟悉但遗忘很久的某种没有物质化污染的深度记忆。
| 剖面图 |
| 中央模型展厅天窗 |
| 通高的中央模型展厅 |
| 通高的中央模型展厅 |
越过山丘
The path from the grave to the world beyond
我们最后在雾喷所制造的缭绕云雾中,沿着螺旋天梯登上屋顶,不,山顶。这是第三山的第二峰。我们顺着山道最后来到整座山的最高点。我曾意气风发地设想在这里指点江山。罗浮山,太平山尽在掌握。然而今日站在山顶,我会有些惶恐。人生无常而心无所住。极目看山,嗯,微风拂面,好点了。
| 山顶远望 |
| 山顶远望 |
第三山就是仙山
Shadowing the edges of sight and spirit
被我称为第三山的浮山云舍,既然借了罗浮山这个洞天福地,就不应该沦为一座急于展示园区内容的销售中心。它应该是展示一种我们缺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愿景,那种在大都市里饱受现代文化的副作用比如健康,教育,生存形成的焦虑折磨的当代人,所急于渴求的某种理想。在象征意义的Space所构筑的具有人文关怀的Scape中不被物质化,在同时拥有现代技术和传统智慧的那个场所感悟并因为人生的spirit而幸福。这就是第三山的意义。它代表了美好生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仙山。
| 第三山的意义 |
| 第三山的镜像 |
雨打云吹去,忽来第三山
一纵千里目,天地万变间| 雨打云吹去 忽来第三山 |
彩蛋:Wutopia Lab的一池三山
Our souls were on fire
2019年,不少房产商大约厌倦了目前流行的展示中心样式。找到了我,希望创作不一样的体验中心。于是在北国,江南,岭南和天涯四个点上,我以浮山云舍为起点,以仙山和海为母题,创作了Wutopia Lab在中国的一池三山。浮山云舍是罗浮山的第三山,也是Wutopia Lab的第一山。
| Wutopia Lab 第一山 |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展示中心
设计公司:Wutopia Lab(建筑、室内、景观、展陈)
主持建筑师:俞挺
项目建筑师:徐蕴芳、李灏
项目经理:濮圣睿
设计团队:李子恒、潘大力、况舟、黄河、王晔(实习)、徐楠(实习)
照明顾问:张宸露、蔡明洁
幕墙方案顾问:Florian Rochereau
建筑施工图深化团队:上海东南联合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图深化团队:上海呈煜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团队:上海竹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CreatAR Images
业主单位: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方圆集团
项目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
建筑面积:2453㎡
建成时间:2020.6
▎Wutopia Lab建筑事务所
Wutopia Lab,由俞挺和闵而尼于2013年创立于上海,以魔幻现实主义,创造日常奇迹的全球本地化先锋建筑设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