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里学院 | 樊阳:行走的课堂
樊阳,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上海市高级教师。2016年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坚持26年通过公益人文讲座推进学生阅读的一位中学语文名师。脚里学院特邀导师。
注:脚里学院第七期山乡教师成长计划将于11月在上海举行,主题为“行走与写作”。樊阳老师将带领44位乡村一线教育在上海进行为期两天的人文行走和讲座。敬请期待!
《光明日报》“盘点今年夏令营”栏目今年9月采访了樊阳老师,在文章《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时谈及:“樊阳和他的学生们一路人文行走近千公里,影响17届学生近千人。在他看来,人文行走不仅仅是行走和观览,还包括访谈、调查、讨论,把古典学习和现代生活、现实生活更好地融为一体。将阅读与行走(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和其后的写作实践里,交流反思,内省沉淀,内化为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并于2017年9月1日,刊发了樊阳老师的文章《行走的课堂》,报道讲坛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文行走活动,用“让学生和我们的生命闪光”的课堂,带给我们贴近教育本质的思考。
行走的课堂
樊阳
说到课堂,人们眼前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一块黑板前,手拿粉笔滔滔不绝的老师和下面端坐的几十个学生。可似乎早已忘了《论语》中记录的杏坛课堂:师生围坐,平等对话,坐而论道。更不会出现这样行走中的课堂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16暑假行走在蜀道的课堂)
这美好的课堂情景就是我追求26年的人文讲坛的课堂。动静结合之间实践者“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
“动静结合”指的是我一直在实践的人文阅读和人文行走,动在行走,静在读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阅读贯穿在行走前后:行前阅读相关文本,待着疑问与情感的期待,走上探究之路;行走观览间,时而边行边析,时而读诵书籍,时而坐而讨论,时而调查访谈;行后再深入研读,探究行中激起的新疑问,或铺纸泼墨,动笔行云,勾勒心中新的山水——这就是古人所追寻的“知行合一”人生理想之体现。人文行走把古典学习和现代生活、现实生活更好地融为一体。将阅读与行走(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和其后的写作实践里,交流反思,内省沉淀。
(2017年前往襄汾丁村汽车上的课堂)
(2017年“西夏丝路”行走在前往张掖火车上的课堂)
情境理论认为,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语文作为实践性、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将教室带进生活广阔的天地——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名胜古迹、街头巷尾、名山大川,大大拉近了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距离,建构生活环境、人、书籍之间多重对话关系,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等人文各领域的思考与探究。
(2017年“西夏丝路”穿行在张掖大佛寺的课堂)
(2017年“西夏丝路”宁夏博物馆诵读杜甫诗歌)
学生在直观的形象冲击下激发与历史、文化对话的兴趣,引发人们在观览前后进行文字的准备与深入解读,从而激发观者不断阅读的兴趣,进而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与生命的风风雨雨;在博物馆、名胜古迹现场中的师生交流对话也构成了直接的语言实践,它比传统的课堂形式活泼,动静结合,声像相应,自然亲切。其后的文章随笔写作交流又可以深入表达。这种立体多重的对话实践不正是“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吗?不也是古人所言“行万里路”的一种特别方式吗?
(2017年“西夏丝路”行走课堂中的讨论与探究)
(2017年“西夏丝路”嘉峪关检票口拥挤的人群中诵读诗词)
在假期活动中,配合唐朝文学到西安,宋朝文学到杭州,讲元朝文学,我们选择元代文人的泰斗级人物赵孟頫的故乡湖州,体验探究他的心路历程。大家会发现,这样的人文教育实质上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四个限制:学科、空间、角色和学龄。
(2017年“西夏丝路”行走阿尔金山前的地理课)
学科突破,带给我们全新的课堂;空间突破,带给我们全新的学习天地;角色突破,带给我们共同学习的新体验;学龄突破,让我们形成终身学习的共同体。就这样,我们一路行走。
太多的教育发现源于什么?源于从现在做起,源于从课堂的改变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和我们的生命闪光!
往期人文行走精彩文章,马上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