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德荣接受国内主流媒体联合采访,谈了这些热门话题!

友爱的宝武 中国宝武 2021-11-03


邂逅 · 1321 期 · 2315 篇

 


3月4日下午,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宝武大厦,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



陈德荣对各家媒体和记者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宝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宝武的生产运营保持了比较良好的势头。截至目前,按照法人单位数计算的话,复工率达到了92%左右;按照产能统计的话,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4%左右。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决心,经过后面的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


陈德荣指出,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宝武武汉地区企业坚持生产,为确保武汉地区医院的医用氧供应和提振武汉市民战胜疫情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月3日下午,武汉市长专程到武钢有限检查慰问,对我们保供抗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在保产过程中,没有发现因上班而发生感染的情况。我们的实践证明,只要防疫工作做到位,生产和抗疫是可以兼顾的,两手抓两促进。


陈德荣强调,今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取得历史性的胜利。


陈德荣还就大家关心的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激发应对行业挑战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亿吨宝武弯弓搭箭战略布局;绿色智慧精品的高科技公司;打造国之重器、铸就镇国之宝等问题作了解答。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访谈摘录如下

Q

澎湃新闻记者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中国宝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您对钢铁行业整体形势有什么样的研判?

A

陈德荣:

我觉得应该从即期和未来长远两个方面来看。从即期的影响来说,由于防疫抗疫工作的需要,人员流动受到了影响,相应地对物流等方面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当前对钢铁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物流。因为钢铁是一个重物流的行业,1吨钢的产品都需要有几吨的进出。我们在疫情爆发初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协调以后,现在整个物流的形势越来越好,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现在碰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库存。因为钢铁几乎跟所有制造、建设行业都相关,像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还有工地等,需要依靠下游行业的复工复产。现在虽然很多下游企业已经复工了,但是产能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导致大量钢铁产品即便有订单,发货也非常困难。所以现在我们的库存处在历史上的最高位。经过我们的努力,近一周来,基本上能够实现进出的平衡。但要消化现在的高位库存,预计还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实现正常的库存。


从长远来看,虽然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我们全年的目标必须要坚决完成。抗疫期间造成的影响,对我们实体经济而言,如制造业的实物产品的生产,包括使用量等,是完全可以通过疫情过后进行弥补的。我们认为,疫情对钢铁总体消费会有一点影响,但影响不大。再加上也有一些专家分析,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中央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推动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对完成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抱着坚定的信心。


Q

人民日报记者去年您提出,要借助上海的高端资源,打造全球钢铁研发中心、运控中心和交易中心。您觉得疫情发生以后,对中国宝武建设这几大中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A

陈德荣:

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从总体来说,影响不大。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整个钢铁行业的基本面不会有变化。


我认为,这一次的抗疫,对智慧制造会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对于远程、移动、智慧方面的产业、应用是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三大中心建设,就是全面推动远程移动办公,就是推动全球、全国的运营操作集中到上海远程控制,就是推行交易在网上运行。所以,这次的抗疫有利于我们提出来的三大中心的打造。比如,今年1月份,宝钢股份宝山基地获评了智慧制造的“灯塔工厂”,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一个。宝山基地通过智慧制造,实施黑灯工厂、远程运维等等,由于现场不需要员工,没有员工之间的接触,所以黑灯工厂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就很小。如果还像过去传统的靠人工操作,现场有很多员工,万一有人感染,整个班组的人都要被隔离,这对现场生产带来的冲击就非常大。近两年,我们以“四个一律”大力推进智慧制造,建设黑灯工厂,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就比其他的行业或者说比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影响要小得多。通过这次抗疫,对加快推进中国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大家对智慧制造、远程运维等方面的认识更趋统一,投资的意愿更强烈,对促进这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应该说是非常可喜,是一个正向的影响。


Q

解放日报记者:在智能化转型方面,除了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之外,武钢有限、马钢智慧制造转型有没有什么举措?对未来钢厂智慧制造能否有个详细的介绍?

A

陈德荣:

中国宝武的智慧制造是在整个宝武系全面推进,我们不是在做“盆景”,而是在做“风景”。整个宝武智慧制造是在一体推进的,原来可能大家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过此次抗击疫情,大家对智慧制造的自觉性会更强。疫情之前,我们集团到位于湖北的鄂钢和武钢有限召开了绿色发展和智慧制造的现场会。此次疫情期间,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到鄂钢和武钢有限进行了多轮的检查后说,完全符合卫生防疫部门对现场的要求,因此,他们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智慧制造带来的。因为现场操作比过去少了很多人,不需要这么多人的聚集,对于降低感染的风险极为有利。可以说,通过此次抗疫,全社会对智慧制造、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都会形成热潮。资本市场最敏感,国内股市2月3日开市以后,有远程办公、智慧制造等方面的概念股板块就涨得好,这说明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宝武绿色发展和智慧制造的现场推进会,我们已经定了,今年下半年在新疆八钢举行;明年1月1日的现场会,大家都到马鞍山看看马钢进入中国宝武大家庭后的绿色发展、智慧制造情况。所以,推进绿色发展、智慧制造是中国宝武全集团的整体战略,不是点状的。我们提出,要从繁星点点变成艳阳一片,不能闪光点很多,没形成一片光。智慧之光必须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基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岗位。


Q

新华社记者:按照去年粗钢规模,中国宝武超过了安赛乐米塔尔,成为世界第一了。这是中国宝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请您谈谈感想。

A

陈德荣:

中国宝武应该有这样的地位。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50%,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钢铁经济体量之下,而且我们还处在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期,有一个企业达到全球第一,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国内钢铁企业,有几家能够名列全球前茅,应该是自然的事。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钢铁企业不能在全球名列前茅,反而是让人奇怪的事。


现在,中国宝武总量规模世界第一,其实我们的压力更大了。我们在十多年前就提出来,要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我们做引领者有三个维度:技术引领,要做强;效益引领,要做优;规模引领,要做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要求央企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分解成了技术引领、效益引领和规模引领。现在规模第一了,去年的效益应该也是第一了,但是我们单位吨钢利润还不是最好。我们在追求技术引领时,提出三个方面。第一,钢铁是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怎么能够把绿色发展做到全球引领。第二,智慧制造能实现工业流程更加顺畅,工业过程更加受控,成本更低、效率更好。第三就是精品,钢铁产品是标准化产品,但在标准化产品中,也有优劣。作为央企,如何更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战略性产业的材料支撑,规模第一之后,这方面的压力更大,同时也更加驱使我们在做强做优方面,如何和我们的行业龙头地位相称。我们就把“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作为今年乃至今后3-5年的管理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国宝武作为世界规模第一的企业,怎么样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我们就要对标找差,看看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比,除了规模之外,在营收利润率、经营资产回报率、负债率等等方面,未来还具有怎样的潜力,我们现在正在设计对标指标。世界一流指标体系确定以后,我们就要找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措施是什么?怎么来分解落地?规模世界第一之后,我们就要通过全面对标找差,实现技术、效益的世界第一,真正实现“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引领中国的钢铁行业从大变强。


Q

界面新闻记者:去年,中国宝武粗钢产量达到9522万吨,其中是否包含了重庆钢铁的产量?据了解,一些钢铁公司由于各种因素在考虑减产,但是您提到中国宝武的产能利用率仍然比较高,这方面的情况能否再补充介绍一下?

A

陈德荣:

我们实施对重庆钢铁的实质性管理,根据国家统计的有关规则,在产量方面是可以并表的。所以,9522万吨是包括了重庆钢铁的产量。


这次疫情对于包括钢铁在内的制造业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不同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产品结构不同、地理区位不同,抗击打能力也不同,同时也和采取的措施有关,所以每家企业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十个钢铁生产基地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比如说物流,原来只有一个钢铁基地的时候,物流很容易受到阻碍,但是我们多基地协同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武钢有限在武汉生产的产品想运到上海,其他的码头可能都不行,但是到宝钢股份自己的码头就没问题。所以,多基地的协同效应,是我们的一个竞争优势。我们现在不是某一个钢厂或者某一个基地的单兵作战,而是大集团、大生态圈的一个协同作战,这充分展现了“一基五元”的体系能力。我们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运用新时代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大力推进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应对此次疫情的非常有力的手段。如果说这次疫情是冬天的话,可能我们为过冬做的准备会更充分一些,抵抗力也会更强一点。


Q

新华社记者:世界钢协年会原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举行,有没有变化?

A

陈德荣:

世界钢协年会将按计划于今年10月在上海召开,我们已经着手准备了。我们要将上钢一厂就是现在的宝钢不锈钢的2500立方米高炉改造为一个会博中心。世界钢铁大会执委会、宝钢学术年会都将放在这个高炉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原来也是一个“钢铁重镇”,现在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有些产能转移了,但是我们要把这些工业文明的遗存更好地保存、更好地展示,要有历史的传承。上钢一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的,所以我们策划要把高炉建成一个会议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做成像杭州六和塔那样的一层一层的数字化的钢铁博物馆。


Q

中新社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宝武的国际化工作,准备侧重于哪些区域?还有中国宝武在湖北地区的企业现在开工情况如何?

A

陈德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也在践行和推进国际化。当一个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际化也是一个必然的商业逻辑。只有在全球市场布局,才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竞争力。所以,国际化应该是宝武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去这些年,我们的采购和销售一直是国际化的,但是我们的制造端在国际化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今年,我们正在做一些大的寻源和推进工作,在国外布局长流程和全流程钢铁制造基地。但是国际化的风险也很大,所以我们是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


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潜在的区域,一个是欧美这样的市场经济成熟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国家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是不如中国的。到欧美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在装备、技术、人才和产品方面的优势。第二个就是“一带一路”沿线,比如像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印度洋沿岸“一带一路”沿线有着远比中国今天的人口更加庞大的一个待发展的区域,如果按照今天中国人均钢产量700公斤来算,“一带一路”这个区域未来要发展起来,它的钢铁市场将会是多么巨大的一个空间。所以我们认为在整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未来钢铁产业应该是加速发展的,因为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从资源驱动到投资拉动,对于钢铁一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所以我们也想去“一带一路”沿线发展。


中国宝武有四分之一的员工在湖北地区,所以这次的抗疫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是在武汉和其他湖北地区,我们并不存在复工复产的问题,因为生产没有停过。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两手抓,一方面抗疫防疫,一方面正常生产。现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更加不能松劲,要更严格地做好防疫工作。同时,还要不讲条件、不计成本地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抗疫工作提供支持。


Q

文汇报记者:疫情期间,多元化对公司生产经营起到了很大的支撑,疫情过后对多元化发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考虑?

A

陈德荣: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但是多元化也要有一个度。无序的多元化,资源不聚焦的多元化,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国资委对央企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坚守主责主业。所以中国宝武的多元化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相关多元的生态圈协同发展。我们的多元产业包括新材料、智慧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园区和产业金融五个板块,加上钢铁为基础,就是“一基五元”。这五个产业都是滋生于钢铁,同时又能与钢铁主业协同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我们宝武的“一基五元”就像人的手,钢铁为“基”,就是手掌,“五元”是五个手指,每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次疫情期间,多元化对我们钢铁主业的保供保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发挥了很强的协同能力。下一步,我们在多元化领域还要进一步梳理,重点扶持相关的产业,比如智慧制造、智慧服务,包括金融、矿产资源的保供、设备的远程运维,以及相应的资材备件工业品的互联网化等等。这几个方面都是我们进行专业化整合以后,通过智慧化、生态圈的商业模式而构建起来的与钢铁主业具有很强的协同整合效应的组织架构。


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也发现,这一套多元化发展的方式对整个行业都是具有价值的,对客户有价值,对同行也有价值。我们去年就提出来,中国宝武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我们没有敌人,只有朋友。新时代,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我们认为就是共建共治,达到共享。所以,生态圈的发展,不仅仅是为我们宝武自身,也应该为整个生态圈成员的发展提供共享服务。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和方向。中国宝武要“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我们这个生态圈、我们这个体系,就应该为行业、为整个生态圈共享,在为客户、为我们的伙伴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新的业务收入,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的商业理念。我觉得,这也是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最核心的要义。


Q

解放日报记者:接着上面的问题想问一下,生态圈如何为产业链上一些中小企业服务?

A

陈德荣:

钢铁企业都是巨无霸。从制造流程来看,像我们宝武这样的基础材料企业,跟上汽、海尔这样的终端产品企业,都是比较大的企业。中间有大量的零部件生产厂都是中小企业。我们的生态圈怎么能够为我们的下游用户以及这些中小微企业服务呢?一般来说,中小微企业的技术人才比较欠缺,信用资源也比较缺乏,那么我们通过构建彼此之间以交易、物流、技术服务相耦合的生态圈,提供相应的服务。


生态圈这个概念,一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做支撑,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模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钢铁制造是传统的,但是我们采用的是最先进、最顶尖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最现代的,所以中国宝武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只不过我们生产的钢铁是个传统的产品。尽管人类进入铁器文明已经几千年了,但在我们可预见的将来,钢铁还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基础的材料。只不过,我们今天的钢铁生产的工艺、装备等等各项的技术、控制技术是最先进的。所以,中国宝武提出了“三高两化”,即:高科技、高市占、高效率,生态化、国际化,这就是我们实现世界一流和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最基本的路径。


Q

界面记者:过去几年,贵公司一共经历了三次大型的兼并重组,包括宝武合并、重组马钢以及对重庆钢铁实质控制,您如何看待这三次兼并重组对于宝武乃至中国钢铁行业的意义?

A

陈德荣:

中国钢铁提高集中度的必由之路,一定是联合重组。中国钢铁虽然占到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0%以上,但是由于工业化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我们大量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分布比较散、装备比较低,行业秩序比较乱。这不仅仅是钢铁行业,其实中国的制造业差不多都存在类似情况,因为发育的时间太短了。所以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就要求去过剩产能,去产能排第一位的就是钢铁。同时也要求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来解决“低小散乱”的问题。


宝钢和武钢的联合重组是全国供给侧改革的示范。国家鼓励,双方也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宝武实施了联合重组,之后就应该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去年,我们重组了马钢集团,同时实施对重庆钢铁的实质管理。这些都是基于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钢铁行业的理解,做出的市场化发展行为。发展有很多种路径和方法,在目前这个时候,最合理、最经济也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联合重组并购,这也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成长的普遍规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宝武抓住了机遇。我们有这方面的需求,别的企业也有这样的需求。现在单打独斗能力有限,而重组会带来双方的共赢。经过这几年,宝武在重组方面做到目前的程度,我们感觉这条路应该是正确的,我们也因此提升了竞争力。


现在最看得见的,是我们的规模做到了世界最大,同时利润也是最高的。这个还是第一步,也是最表面的。基于这样的联合重组,我们接下来要实现专业化整合,大幅提高我们的资源配置效率。过去只有一个钢厂的时候,辅助的工序再整合也是没有效率的。但是我们现在把十个乃至二十个钢厂的多元化配套业务进行专业化整合,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Q

界面新闻记者:按照公司此前的计划,到2025年将实现1亿吨的钢铁产能,也就是“亿吨宝武”。现在这个目标即将提前实现,是不是意味着宝武还有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的打算?

A

陈德荣:

我认为企业不能够停止成长,一个企业一旦停止了发展,它一定会灭亡。你说1亿吨大不大,我觉得是很大。但就钢铁这个行业来说,也不算大吧?


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头部企业最起码也要百分之十几二十几,汽车、石油、手机行业头部的几个企业已经把大部分的市场都瓜分掉了,这是成熟行业。钢铁虽然是一个传统产业、一个古老行业,但钢铁整个行业的组织、市场结构远没有成熟。全球有20亿吨产能,宝武1亿吨也仅仅占全球市场占有率的百分之五。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只占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五,所以我认为宝武的机会还很大。


Q

解放日报记者:我们营业收入和利润现在行业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A

陈德荣:

因为产能规模提高了,我们的产品结构要比安米的更加高端,所以我们的营业收入(805.3亿美元)是超过了安米(706亿美元),在钢铁行业是第一。我们利润总额是第一。但是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吨钢盈利跟一些先进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接下去要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的创新,大力提高效率,所以我们把“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作为我们的管理主题,通过三到五年,我们能够在效率效益方面做到绝对引领地位。


Q

澎湃新闻记者:绿色低碳、智慧制造是您近来提到比较多的,中国宝武各子公司也在这两个方面陆续改造,您对此有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点以及阶段性的目标。

A

陈德荣:

智慧和绿色制造对钢铁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追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两年,我们在绿色和智慧制造这两方面大力度地推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说,绿色制造,我们通过“三治四化”、“两于一入”,打造绿色城市钢厂,这两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招人嫌”变成“讨人喜”。过去人家都要我们搬,现在好像这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小了。韶关市政府给我们的韶钢修了一条非常美丽的大道,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去年下半年,鄂州市四套班子专门到我们的鄂钢来开现场会,因为鄂钢比他们周边的城区还要漂亮。如今,鄂州的大妈来鄂钢厂门口跳广场舞,韶关市民每天早晚到韶钢厂区健步走,厂区和城市就融为了一体。


比如说,智慧制造,我们提出了“四个一律”。操作室一律集中搬离现场,现场的3D岗位让机器人替代,尽量少人化无人化,就实现了本质化安全,我们现在的工亡事故大幅下降。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什么叫美好生活,我们提出了“有钱、有闲、有趣”的“三有”生活。如何实现“三有”生活,就靠智慧制造。我们现在移动办公,你可以在公园里,在生态环境非常优美的地方拿着iPad,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跟你的朋友聊着天,一边监视着厂里生产数据,由智慧制造带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那才叫幸福生活,那就“三生有幸”了。


Q

界面记者:前两天,网上有很多怀念杰克·韦尔奇的文章,他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比较好奇,您作为一个世界500强的董事长,希望在中国宝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烙印?

A

陈德荣:

中国宝武还在成长之中,脚印有、烙印没有。中国宝武与GE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管理者和他们的CEO 之间很难做类比。韦尔奇退休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这个二十年是翻天覆地变化的二十年,他的很多做法现在已经过时了,但我们可以在他身上学习反对一切官僚主义,不断地追求变革和创新的精神。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宜。现在中国宝武也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商业模式以及管理的创新,要打造一家高科技企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企业的运行管理架构当中,一定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相对的。作为中国宝武来说,应该从我们这个行业、这个时代,从企业基因、央企独特的使命当中,找到最适合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塑造我们企业的文化、精神,形成让我们企业能够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文化,从而来推进我们企业的发展。



官宣 | 中国宝武去年粗钢产量全球第一





编辑:令狐不冲

摄影施琮

出品:媒体中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