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谈 | 起而行之,力戒形式主义
邂逅 · 1343 期 · 2369 篇
起而行之,力戒形式主义
疫情期间,有一个段子流传颇广。公司员工在家时间长了,忍不住担忧,再这么下去公司会不会发现,没有我们也可以?尽管是个段子,但细细想来,还真有几分道理。有人断言,这次疫情将进一步对企业的传统管理产生颠覆性的冲击。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很多会可以不开,很多表格可以不填,很多PPT可以不做,而生产经营依然运转有序。那么,很多不产生价值的流程,是不是也会在疫情的冲击下暴露无遗,而从此失去了容身之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种形式主义,是不是也统统现了形呢?
明人张大复《梅花草堂集》中有个“书生囊萤”的故事,读来颇有意味。有个读书人模仿古人,天天晚上用萤火虫照亮夜读,闻名一方。同乡慕其品行前去拜访,却被告知书生白天进山抓萤火虫去了。好嘛,你天光大亮不读书,非得去抓虫子到晚上装模作样搞“囊萤夜读”。这个小故事生动地给形式主义画了像,那就是,搞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但实际上空洞的花架子,以最简单、最省力、最投机取巧的方式求得认可和赞赏。可见,形式主义古已有之。
观照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囊萤者”并不鲜见。有的非常善于将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他们存在的价值,他们的专业性、权威性。一位子公司经营者坦言,现在会比以前少多了,但还是多。有些会,和自己相关的也就10来分钟,其余时间基本都在陪会。而且有些相似的会,不同层面还得分开进行,而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主办方和参加领导,这就很没有必要。会议一多,基层干部几乎以此为专业,变成了跑会专业户,根本没有时间调研思考。说起开短会,这位管理者也很有感慨。每逢领导参会,开场白必然是“尊敬的某某领导.......”尊敬不尊敬,岂是念念就能表明心迹的?内部会议其实很没有这种必要。有时候到基层参加一些会议,居然也按此套路操作,自己层级不高却也享受这种待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事说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岂不是更加高效?
在基层一线,对各种形式主义是深恶痛绝,又万般无奈。一位基层支部书记说,经过三年效率提升,我们现场基本上是一个人要顶几个岗,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每年的各种脱产培训。少则个把月,长则几个月,哪有人顶班呀?经常是出了夜班没有休息就参加培训,上课时睡大觉也是常事。这样的培训效果会好吗?为什么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多搞一些网上培训呢?一位现场作业长说得更直白,在现场,事务性工作已经成了不创造价值的代名词。现场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上面好像是有些脱节了。庙还是这么多,只要有庙有菩萨,和尚就得念经,最后敲木鱼就敲到我们现场头上。所有的事情最后都要落地到分厂、作业区。名目繁多的检查、材料,还要“痕迹管理”。我们去现场巡视协调解决问题,还非得填个表格,以示曾经“到此一游”。那每天就填这个表好了,我们也不用到现场去解决问题了。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改革改革,好像一直在基层现场,是不是也该换位思考一下呢?
形式主义为何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成了“四风”之首?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在于干部、员工的价值观、业绩观。不可否认,“多说空话,少干实事”成了当下一些人明哲保身的座右铭,而且屡试不爽。空话、套话,经常能“美其名曰”,干的却是不产生价值的事情,犹如出了故障的赛车,马达轰鸣声势浩大,内地里引擎却是空转。
当前,中国宝武粗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随着行业整合开疆拓土力度的加大,“一总部多基地、分布式网络型”的管理已成必然趋势。这样的情势下,高效率可谓是我们的命根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今年初的干部大会上指出,“市场好不好跟我们没关系,运营效率不高等长期薄弱环节,才是制约我们实现优秀经营业绩的关键因素”。中国宝武提出“三高两化”,其中之一就是“高效率”。高效率,不仅仅要靠现场的智慧制造、劳动效率提升,还必须力戒形式主义。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动脑筋的东西,形式主义害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当前,中国宝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为目标全面开展对标找差。要从根子上找差距,多走一点直线,少绕一些圈子。“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诚哉斯言!
《中国宝武报》目录
2020年3月27日 第8522期
▶商业计划书 |《宝武环科:持续推进聚焦融合 深度挖掘协同效应 全面开展对标找差 不断提升体系能力 实现业务内拓外延》
▶《宝钢德盛成功研制不锈钢新品》
▶《“述、问、评”书记迎大考 “前、中、后”基层党建见功夫》
▶《光荣退休》
《中国宝武报》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编辑:令狐不冲
制图:徐婉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