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周年看马钢”之三:顺势而为,奋力迈向高质量
邂逅 · 1524 期 · 3032 篇
时序更替,日月轮回。联合重组一年来的奋斗历程,依然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沿着“高科技、高市占、高效率,国际化、生态化”的战略路径,全面推进管理对接,加快实施整合融合,这一年,马钢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协同效应不断释放,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一次次改革创新的蜕变,为打造“大而强的新马钢”、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技术引领 打造竞争新引擎
马钢特钢公司,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过的展厅里,前来“打卡”的职工络绎不绝。“中国第一根重型H型钢”稳稳矗立,向参观者讲述马钢自主创新的故事。
20世纪末,为结束国外H型钢持续垄断市场的局面,马钢人不辱使命,建成了我国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20多年不断创新,马钢热轧H型钢形成了近100个牌号、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完整谱系,成为国内外颇具竞争力的品牌。
鸟巢体育馆、港珠澳大桥、京沪高铁等国家标志性工程,马钢H型钢从未缺席。遗憾的是,重型、厚壁等高附加值H型钢制造技术,还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里。
“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国有企业打造更多“国之重器”指明了方向,也为马钢H型钢再次打破全球垄断、重构产业链奠定了根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今年4月28日,我国首条重型热轧H型钢生产线在马钢建成。9月7日,第一支超宽翼缘热轧H型钢诞生,马钢也由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生产全系列H型钢的企业,可满足海内外高层建筑、电力、化工、桥梁、机场、船舶、隧道等行业高端需求。马钢又一次把竞争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把握主动权,才有话语权。伴随着制造水平和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马钢在轨道交通这一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也不断抢占新的制高点:时速400公里高速车轮成功下线、时速350公里复兴号车轮荣获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高速车轮批量供货德国、高速车轴获得法铁准入资质……马钢轮轴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显现,销售网络覆盖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马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招。“拥有行业中最核心的技术、具有制订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更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前提。”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马钢技术中心主任张建对未来充满信心:加快融入中国宝武科技创新体系,马钢定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释放更多活力,展现更大作为。
一年来,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国地联合中心、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省技术创新中心先后落户马钢;重载车轴钢冶炼、高低温韧性热轧H型钢制造等科研项目获得行业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强度页岩气开采套管用钢填补国内空白;汽车弹簧钢、免退火冷镦钢、风电齿轮轴承钢等高端产品接连走向市场……一个个技术创新的亮眼成绩,得益于融合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立足新平台,把握新机遇。马钢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有为的担当不断开发更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我国高端制造需求,为中国宝武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增添后劲。
效益引领 注入发展新内涵
不久前发布的2020《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马钢股份130位,被宝钢股份甩开近100名。
营业收入相差近3倍,利润总额相差10倍。这不仅仅是财务数字上的差距。
“百闻不如一见。增长了见识,突破了想象。”去年10月,马钢高层代表团赴韶钢实地考察时,中国宝武党委常委、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尧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四个一律”“两于一入”“三治四化”……这些新名词冲击着每一名马钢管理者的思想。
时不我待,“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幕就此拉开。
以“超越自我、跑赢大盘、追求卓越”为导向,以“三高两化”为路径,从规模能力、盈利能力、周转效率、成本竞争力等维度建立指标体系,深入对标宝钢股份。在集团公司的组织协调和宝钢股份的大力支持下,10项管理对标项目和5项技术支撑项目正全速推进。
全面对标找差,最终目的是提升整体价值创造能力;创建世界一流,必须在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魏尧指出:“对标找差的‘标’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具有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等在内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宝武“弯弓搭箭”的战略版图中,马钢的定位目标逐渐明确——以极致的专业化提高效率、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打造中国宝武优特钢精品基地。
聚焦主责主业、聚焦优势产品、聚焦优质客户。“马钢方案”立足实际,逻辑清晰。
——紧盯两头市场。加强市场预测与经营策划,灵活调整采购、销售策略,打造规范、稳定、高效、市场化供应链,支撑市场经营创效。
——提高市占水平。构建“产销研”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优特钢、H 型钢、冷系列汽车板、建筑线棒材市场占有率。
——强化精益制造。完善高炉体检风险预警机制,优化配煤配矿和高炉布料模式,构建以效益为导向的铁钢比系统动态调整机制,促进高炉长周期稳定,制造成本持续降低。
——优化产品产线。聚焦核心产品战略定位,坚持北区填平补齐、南区专业化生产,优化产能布局,提升系统效率。
箭,已在弦上。马钢正向着追求极致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进发!
规模引领 锚定行业新坐标
不平凡的2020,注定载入史册。
中国宝武接连重组重钢、太钢,“钢铁航母”正式启航,“亿吨宝武”不是终点。更强、更优、更大,是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也是钢铁行业发展规律。
8月10日,欧冶链金马钢富圆百万吨废钢加工基地开工。短短一年时间,这家从事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就快速布局全国市场,实现了国内千万吨级钢厂全覆盖。
9月10日,矿业资源集团姑山矿钟九铁矿采选建设工程开工,为打造宝钢资源铁精矿、冶金熔剂、建材三个千万吨级基地、构建中国宝武大原料体系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无论是横向扩张还是纵向挖潜,这些先行先试者,都成为中国宝武专业化整合、产业化拓展、平台化运营的生动样本。致力打造优特钢长材平台化公司的马钢,也已锚定了坐标和航向:形成国内外领先的400万吨优特钢、450万吨型钢产能规模,力争“十四五”钢铁规模翻一番!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马钢就怎么干!
面对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马钢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持续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长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按照中国宝武的决策部署,借力资本市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联合重组,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
瞄准“新基建”中的钢铁需求,瞄准国家“使命类”产品,马钢将在充分释放规模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关键产业环节、关键领域和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内资源配置及价值链主导地位,提高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优特钢长材领域的“头部企业”,为增长动能转换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让“头部企业”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正是破题“双循环”、奋力“开新局”的关键所在。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马钢将以技术引领增实力,以效益引领添动力,以规模引领扩体量,奋力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这幅铺陈在长江三角洲35万平方公里上的发展长卷,注定起笔不凡。
编辑:傅宇
素材:来源于马钢家园微信号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