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之路,挺进在滇南巍峨群山中
邂逅 · 1570 期 · 3214 篇
云南文山、普洱两地皆多山。哀牢、无量两大山脉交汇夹峙,绵延千里。山路盘旋而上,急转而下,行路之难,超乎想象。10月下旬,当我们踏上这段行程,穿行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想要探寻中国宝武在这大山深处脱贫攻坚的足迹。我们不禁自问,是怎样的执着情怀,值得这一路的跌宕颠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贫困治理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覆盖面最广、扶贫内涵最为丰富的国家。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战,是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项伟大事业。
三年来,从“两不愁三保障”,到扶智扶志;从消费扶贫到产业扶贫,中国宝武的精准脱贫攻坚之路,坚定地在滇南群山之中,挺进伸展。从整村推进的“串户路”,到脱贫致富的“产业路”,再到扶贫干部们的“真情心路”,扶贫的路或许有千百条,却只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准脱贫出发点。
大山无言,却能让人读懂一份凝重。大路无言,却能让人感知一片远方。在一个个焕然一新的村寨中,在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上,在一次又一次山路急转的眩晕中,我们读到了脱贫攻坚战的艰辛,读出了扶贫干部和驻村书记们的坚守,也读懂了中国宝武作为一个央企的初心和使命!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黑支果乡,是文山州广南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路程足足100多公里。该县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而且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深度贫困乡。当地的乡干部介绍说,路难行,是我们这里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好多村组都在大山之中,人出不来,东西更出不来。去年,就有好几百亩的香蕉运不出去,烂在了地里,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让人心痛。今年6月,中国宝武投入资金400余万元,修筑了一条9公里的水泥路——“宝武二路”,贯通了全乡13个村小组,300余户村民共1500余人受益。村民自种的糖蔗、玉米、香蕉,合作社养的猪、牛,再也不愁出不了这大山了。乡亲们都把这条连村通户的道路叫做“产业路”,因为它,为这些深山里的村民,打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
宝武二路
董布村是一个哈尼寨子,就坐落在“产业路”的一头。寨子建在一个山坳里,中心是一个小土山,高大的麻栗树浓荫蔽日,簇拥着一个百平方米多的凉亭,四周错落着一些石桌椅,休闲步道蜿蜒其周。显然,这是村民们休憩放松的场所。边上,便是一个新建的中心广场。平整的地面,宽大的舞台,极目望去,大片的农田和远处的大山历历在目,让人心中一爽。
走在寨子里,路面非常干净,好多人家的门口晒着金黄的玉米。还有好几户人家正在忙着翻修楼房,一派热闹的景象。眼前的一切让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村民有三分之一是建档立卡户的村寨。
村口,我们碰到了刚打完猪草回家的建档立卡户陆钱芳。她今年55岁,一直住在这个寨子里。她告诉我们,巨大的变化就是在这两年发生的。2018年,中国宝武在这里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村里垃圾池、集体厨房、太阳能路灯等一应俱全。特别是今年路修通后,寨子就更活起来了,连她开的小超市生意也好了很多。晚上,她经常和姐妹们到中心广场去唱歌跳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侬科详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40岁不到,一直在搞个体运输,见过不少世面。过去,东西从黑果支乡运进来,要绕道好几个县,运费比材料费还贵好多,侬科详的生意也很难开张,最多也就3天拉一趟货。“现在可不同了,忙起来一天要拉三趟货。”侬科详指指门对面的几户人家,“看看,现在寨子里到处都在修房。路通了,我们这里变成好地段了,大家种的、养的也都能卖个好价钱,手里都有了闲钱,而且建材的运输成本降了很多,那不修房子还等啥呢。”侬科详黝黑的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欢喜,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遥远。几年来,中国宝武在广南县黑支果乡投入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其中部分资金就用在了修路上。按照乡党委书记朱云松的话,宝武为我们修了三条路,解决了我们“百姓出行,产业发展,集镇拥堵”的三大难题。宝武修的是“连心路”“脱贫路”“致富路”啊!
路,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可能是村民们最热切的一个期盼。在镇沅县按板镇文牍村,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样的期盼。踏着厚实的水泥路,我们走进了村民王学永的家。进得院子,只见满地的金黄,让人眼睛一亮。原来,王学永和妻子正在收拾分选刚刚烤好的烟叶。王学永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在2018年贫困村功能提升项目实施后,文牍村207户人家,家家通了水泥路。王学永过去卖烟叶,和妻子两个人挑着担子走十几公里山路才能到收购点。烟叶存放不起,有时候就因为没有及时出售而造成损失。而现在,收购车直接开到他家门口......实在是太方便了。
院子后面,是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新式烟叶烤房,这是王学永享受国家补贴政策购置的,不仅先进而且环保。烤房顶上,挂满了金黄色的烟叶,王学永爬上爬下,查看烟叶烤制的程度,忙得不亦乐乎。“路通了,日子就好喽”,方言难懂,但我们还是依稀听出了意思。金黄色的烟叶,衬着他黝黑的脸,此刻看来,却显得格外温暖。
Autumn
几年脱贫攻坚,中国宝武修了多少路,实施了多少整村推进项目?这并不是一个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数目。而在十多年前,雪域高原的西藏仲巴,就有一条宝钢大道。现在,宝武扶贫之路,又在彩云之南的大山里蜿蜒伸展。扶真贫的初心未改,真扶贫的责任未变。脱贫攻坚,也正如这不断延伸的水泥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整村推进 村村提升
云南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山区,这里基础设施极为落后。脱贫攻坚时不我待,整村推进项目就成了彻底改变恶劣环境的一个突破口。三年来,中国宝武在云南普洱市和文山州四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01个,投入资金达8650.23万元,一大批村寨旧貌换新颜。
午后的广南县夷郞村在秋日的阳光里,宁静、平和。杨世奎家新建的厨房里,炉火正旺,灶台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杨大爷正用新收的玉米烤酒呢。杨大爷介绍说,这个二层的砖结构厨房新盖起来后,原来窝在猪圈边上的厨房改成了牛棚,原来的牛棚腾出来可以再养点鸡鸭。建厨房的补贴早就领到了,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走进厨房,只见各色锅具齐刷刷地挂在墙上,土灶上蒸汽翻滚烤着酒;窗台下的木桌子上,烧水壶、电饭煲、煤气灶整齐摆放。
“猪圈边上是厨房,厨房后面是茅房”,这在云南当地村寨是惯见景象。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人畜不分离,楼上住人,下面就养牲口,只隔着一层薄薄的楼板,环境极其恶劣。今年5月,针对黑支果乡8个挂牌督战村“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在中国宝武集团工会和宝钢股份工会的积极策划、大力推动下,广南县制订了“一中心包一村”的精准帮扶行动方案。即以集团6个产业发展中心为单元,以员工“一日捐”和集团团委爱心助学筹款等形式,在黑支果乡8个挂牌督战村实施改厨改厕工程。几个月来,共筹措资金324.68万元,实施改厨931个,改厕1426个。杨大爷的新厨房,就是由此而来。“一中心包一村”,不仅彻底改变了当地村民恶劣的生活环境,还在文明新风的养成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夷郞村里有一个“幸福超市”。十几平米的小平房里,见缝插针放着几排货架,小到牙刷牙膏,大到电扇洗衣机,品种繁多。货架上的货品只换不卖,村里制订了一整套评分标准,对所有村民在人居环境、家庭美德、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评定。
村民获得的积分可以来“幸福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村民李青祥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在打分评定时,积累了13分。她刚用这些积分兑换了一把牙刷和一块毛巾。黑支果乡乡长蔡国坤介绍说,整个黑支果乡目前一共有6个这样的幸福超市,运营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中国宝武“一中心包一村”的援助。
和杨大爷道别之际,一抬眼,只见厨房里里密密匝匝的玉米透过栅栏式的楼板,拼成了一幅金色的丰收图。这也不正是中国宝武精准扶贫,助力云南四县脱贫攻坚的一幅成果图么?类似夷郞村这样的整村推进项目,在云南四县随处可见。“一中心包一村”只是其中一种个性做法,镇沅、江城、宁洱诸县,在整村推进上也各具特色,并形成了一定的“标配”。无论你走进哪个县的哪个村民小组,都能看到串组串户水泥路、太阳能路灯、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这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贫困村寨的生产生活环境。
广厦万千 安居乐业
在云南四县采访,“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镇沅的苦聪人、江城的瑶族、宁洱的哈尼族......这些“直过民族”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往往和环境恶劣、生活艰难的印象挂钩,而以往的事实也大多如此,往往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但此行一路走来,所见所闻,这些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却着实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走进江城县康平镇干田团墩瑶族新村,正是清晨。只见村里到处是白墙黑瓦的新楼房,屋墙上画着色彩斑斓的瑶族民俗画。远处的茶山绿意葱茏,白云缭绕,宛如仙境。乍一见,真以为是身处什么景区之中,而这,却是江城县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
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点项目由中国宝武和上海市黄浦区参与援建,其中中国宝武投入130多万元。就在两年前,瑶家山村、中平村的四个村民小组70余户近300人,还散落居住在附近的山上,大多是一些土坯房。当地时有地质滑坡、饮水也非常困难。今年项目建成后,瑶族群众欢天喜地搬进了新居。63岁的当地瑶族人邓庆文家门上贴着一幅对联——“党的恩情永不忘,脱贫攻坚奔小康”,横批是,“感恩思进”。他嘴里念叨最多的一句就是,“感谢上海和宝武的亲戚。”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会溢满多少感恩之情啊!
宁洱县梅子镇枧河村箐头搬迁安置点
宁洱县梅子镇枧河村箐头搬迁安置点,青砖灰瓦、白墙屋面的哈尼族风格民居错落有致,又是另一番民族风情。箐头村民小组原本位于梅子镇北部的枧河村,在一个45度倾斜的陡峭山坡上,属于省级地质滑坡灾害监测点。连年出现地面裂缝、房屋倾斜、墙体拉裂等现象,每年汛期雨水集中时,村内房屋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箐头村村组长罗宗荣说,一下大雨,他半夜三更也要往寨子里跑,生怕雨一大寨子就冲没了。罗宗荣还特意翻出原来村组的老照片给我们看,到处是破败的屋舍、开裂的土墙、坑洼的地面……
箐头村民小组原址
2019年,宁洱县对枧河村箐头村民小组实行了地质灾害易地搬迁,60多户村民都搬到了山脚公路旁的平地上。配合宁洱县的搬迁项目,中国宝武注入160万资金,主要用于安置点的地基填方和挡墙建设。今年“十一”期间连续大雨,但是箐头新村内积水全无。“中国宝武援建的地基有4米厚,做好的挡墙相当结实,我们踩着都很放心”,罗宗荣说,“援助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相信有宝武的帮助,我们奔小康的步子会更快更稳。”
安居还得乐业,中国宝武的扶贫资金不仅用在搬迁点的建设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这些贫困村民的可持续发展上。箐头新村的边上,就是一个宝武援建的“茶马驿站”。这是箐头搬迁点产业配套项目,店铺招商工作都已完成,预计今年11月就能投用了。这里不仅有以肉食、果蔬分拣加工、仓储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中心,还能为来往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服务。项目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同时也为搬迁点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收,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梅子镇副镇长游祖华介绍说,“茶马驿站”能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我们还要修一条路,直接通到这些村民原来的田间地头,让大家更加方便。而康平镇干田团墩瑶族新村,将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据当地的乡镇干部介绍,项目二期规划面积达2000亩。这里以后将建成一个以生态茶园观光、农耕文化一站式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这些瑶族村民群众,以后很可能就是一个个农家乐的老板和老板娘!
宝武扶贫故事 | 我们的“励志班”,燃起全家脱贫希望!
动画大片首发 | 暖!中国宝武扶贫路,贫困村的幸福路!
今天,正式发布!2019精准扶贫白皮书:扶贫产业园 赋能新生态
编辑:张三不疯
摄影:施琮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