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走出去”,需要刻不容缓的行动!
邂逅 · 1863 期 · 4703 篇
“走出去”,
需要刻不容缓的行动!
本报评论员
近年来,中国钢企海外布局不断加快,从印度尼西亚到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从塞尔维亚到伊朗、南非……“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擎着一把钢花,中国钢铁人带着对未来的渴求,远离故土,前赴后继到从未涉足过的陌生国度中开疆拓土。据不完全统计,仅东南亚地区就有年产量达5400万吨由中国企业主导的钢铁项目。然而,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的全球第一大钢企中国宝武,却在其中难觅身影。今年是中国宝武国际化元年,然而七月流火,已到夏末秋初转凉季,我们的国际化进展缓慢。
“走出去”,既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更是中国宝武自身发展的需要,关系到中国宝武未来的生死存亡。在新发展阶段,我们眼睛向内、手心向下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走出去”,与国际优秀企业同台竞技,同时抓住机遇提前布局,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这是中国宝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使命与责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球资源分布不均,比较优势存在巨大差异,唯有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在今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原料、劳动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要素成本都相对较低,钢铁制造成本大幅低于国内。在钢铁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由此产生的成本差异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压力。未来,我们很可能受到业内同行在海外新建钢厂所生产的低成本钢材的回流冲击,丧失先机。长此以往,我们的竞争力堪忧,全球引领更是空谈。
2020年,中国钢产量达到10.5亿吨,接近全球60%。这个钢铁体量极大地支撑了我国成为“基建狂魔”,支撑起了林立的高楼大厦、飞驰的高铁、高架的大桥……今年以来,随着全国钢铁限产的持续推进,行业的政策重心正从去产能转向压产量,我国钢铁行业持续20年的粗钢产能扩张周期已基本结束。而放眼全球,钢铁产量多乎哉?不多也!中国14亿人口人均年用钢量将近800公斤。“一带一路”沿线23亿人口,人均用钢量仅几十公斤。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依然需要钢铁来支撑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按照全世界70亿人口、人均600公斤年用钢量来计算,钢铁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近现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来看,钢铁产量也始终处于持续缓慢平稳上升状态。这都是中国宝武巨大的发展机会,需要我们自己去开拓争取。
近年来,中国宝武在国内联合重组、整合融合的实践,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也给了我们“走出去”的能力和底气。正如滚滚长江奔流到海,汇聚了重庆的嘉陵江、武汉的汉水、马鞍山的慈湖河、南京的秦淮河和上海的黄浦江,中国宝武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凝聚了宝钢、上钢、梅钢、武钢、马钢、八钢、韶钢、重钢、鄂钢、太钢等众多企业。经过探索实践,中国宝武已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联合重组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探索超“亿吨宝武”下的管控模式,通过建立专业化、区域化平台公司,探索“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区域化、平台化钢铁公司建设,提高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我们近年来在国内的布局,因时因地的联合重组、整合融合模式,以及管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复制在国内的成功经验,辅以国内高水平的冶金装备制造能力,新建或者联合重组一个海外几百万吨的钢厂并非难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缩短了全球的空间距离。快速、便捷、有效的信息传递,极大地促进了地域间的沟通和了解,也为我们“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然,“走出去”可能会遇到诸多风险。一个人初到异国他乡还会水土不服,何况一个企业?可能我们已经过了法律、环境等多道关卡,还总有一些想不到的情况等在后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也很早就有打算,很早就有尝试,也交过学费。然而,交学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为了在未来同样的动作之中更有经验、有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而不是受点小伤之后就畏畏缩缩,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以伺机而动的借口总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不管你喜欢与否,时间一往无前,机会稍纵即逝,你尚在顾影自怜,别人早已抢占先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对个人如此,对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走出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已成为解决中国宝武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刻不容缓!我们要以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宽广的胸怀,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横刀立马、纵横天下!
编辑:徐晨杰
图片:素材库
出品:中国宝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