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村前那条路
广德杨滩。(图片来源:画里杨滩)
几年前,这条“墨线”被浇成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宽宽的绸带。工作在外,根子在村。通车之际,为铺水泥路出了微薄之力的我,驾车行驶在这条宽平、结实的水泥路上,内心翻腾着自豪、兴奋、幸福的感觉。
按理说,在新农村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在村镇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在道路交通日益通达的小康社会里,一条五百多米长的水泥路着实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然而,在我,在我们自然村,这的确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杨滩映山红。(图片来源:幸福广德)
在上学之前,我没有、也不敢涉足村前那条田间阡陌。因为那田畈中间的老梨树下,有好几棺坟,坟旁有座小关帝庙,老梨树上乌鸦经常发出毛骨悚然的叫声。
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连接着南北两个小村庄。北端叫“高村”,南端叫“柏家庄”,合称为“高柏村”,那时叫“高柏大队”。高柏大队除了薄田瘦地、秃山荒岭,无任何“副业”,是出了名的穷村。当时高柏大队曾创造了“四个之最”:全公社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大集体年代,工分值在全公社最低,因此,也是全公社最穷的大队。当时的高柏人,人穷志短,仿佛比其他大队人矮了半截。就连男人讨老婆就是一大难题,本村姑娘留不住,外村姑娘嫁不进来,“老光棍”“小光棍”实属不少。除了高村人外出,田畈那条“羊肠小道”很少有人涉足。众人说,这是一条贫穷酸涩之路。
上学读书后,对于我,这是一条求知探索之路。冬春,踏着泥泞;夏秋,光着脚丫,从这条田间阡陌中来来回回十个春秋,用懵懂的脚步丈量着寒酸的岁月。记得上师范时那天早晨,站在这条路上,回头目睹站在村口送行的老师、大伯大妈、叔叔婶婶、哥兄老弟,我百感交集。那场面,那情景,至今难以忘怀。我暗暗发誓,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父老乡亲。
这又是一条亲情期盼之路。小时候,家里特穷。住在山区的姨妈,家里稍微活泛一些,时常带些吃的、穿的给我们。于是,只要在家,我就来到村前小河边向南眺望,希望姨妈能出现在这条“线段”上。可叹姨妈命不长,从我读初二后,这条路上就再也见不到姨妈的身影。姨妈是大姐的媒人。大姐出嫁后,因为路途远,加上忙,一年难得回来一趟。有时候,我们站在家门口,对着门前这条路发呆,希望大姐的身影会突然出现在这条路上,那该多么惊喜啊!
读中学后,我第一次远离父母。每到周末回家,当我这个“小疙瘩”只要出现在老梨树下,就能远远瞥见站在“线段”北端小河边母亲瘦小的身影。
这也是一条甜甜蜜蜜的爱情浪漫之路。一条“线段”把我和妻子拴到了一起。曾记得,未婚妻在“线段”的南头,我在“线段”的北头。劳动了一天,傍晚,我们从“线段”两端心照不宣地相对而来,沐浴着晚霞,身披着月光,田沟里倒映着一前一后恩恩爱爱的婆娑身影。青蛙在脚下“哇哇”欢唱,蛐蛐在耳边轻轻低吟。五百米的线段,仿佛总是走不到尽头。
杨滩映山红。(图片来源:幸福广德)
改革开放的劲风沿公路吹来。紧邻广宁路的柏家庄村民,经商、出售土特产、竹木加工等,率先在全村活络起来,富了起来。
“线段”北端的高村人急了,田中间的羊肠小道如同“肠梗阻”,制约了“高村”的发展,“线段”两头显得很不平衡。“要想富,先修路。”于是,村“两委”发动群众,捐资出力,将弯弯扭扭的“阡陌”拓宽成了机耕路。当回家探亲骑着摩托车行进在沙尘飞扬的“线段”上时,心里居然感觉特别得敞亮。随着机耕路的贯通,高村,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般从旧村庄中节节拔高。高村的父老乡亲,腰包渐渐鼓了,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所以说,这无疑是一条致富之路。
广德杨滩。(图片来源:幸福广德)
十年前,“高柏村”合并到桐花社区。从此,“高柏村”作为历史成为了永久的记忆。如今,沙石机耕路摇身一变成为亮光光的水泥路。这,不能不说是“彻底翻身”,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变”。
村前那条路,是条春风送绿的幸福之路。
李国庆,男,汉族,1951年7月出生,杨滩镇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退休老师,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 宣城日报
编辑 | 侯国庭
审核 | 金婷婷
主办 | 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