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查济
今天
宣城日报刊发
大型主题策划“古村里”
第三篇《青黛查济》
让我们走进泾县·查济——
青黛查济
■ 本报记者 倪欧生
尾随九月的秋天,我们再一次来到古村查济。
我们来的时候,秋天也才来不久,查济依然是满目葱茏。
古村依着岑山,傍着许溪、岑溪、石溪。这个时节,山是青的,水是青的;随处可见的板栗树是青的;房前屋后的桂花树,浓荫如盖,青得比青还要青……九月的查济是青色的。
因为有青色点染,古村查济,容光焕发,一点也不显老。
不显老的查济其实真的很沧桑。
“武陵深处是谁家?傍水依山共一查。”村史记载,早在唐朝初年就有查姓先祖在这里临水造屋,依山而居。从那时候起,薪火相传,人烟渐盛,“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一望千年,岁月的雨打风吹并没有把风流都带走,村里古桥、祠堂、老屋还有不少。最古旧的“德公厅屋”,那老屋前的牌坊居然是元代遗存,粉墙矗矗,黛瓦鳞鳞……写满了沧桑。
哦,查济也是黛色的。
青黛色的查济,意味深长,需要走近,需要品味。
所以我们连续来了三次;三次带着我们采访的都是小何。
小何,何秀莉,80后美女,是县文旅公司导游。小何是本地人,查济是她工作的场所,也是她的家。小何说,每次带着游客游览查济,“就像家里来了客人。”
我们不是客人,我们是古村的寻访者。
九月的查济,阳光正好。记者跟着小何沿着村里青黛色的石板路,去寻访一个青黛色的查济。
“查济——离青春最近的古村落”,何秀莉告诉我们,这是查济最新的旅游推介词。
青色的查济,是青山绿水的青,也是青春年华的青。
我们去“驻念”吧。小何很有文艺范,她觉得村里离青春最近的地方,就是“驻念”了。
驻念,是村子里一家咖啡小店。Stayinmind——驻停念想,店名听着就很青春。走进去,不大的店面里,弥漫着一种咖啡清香的气息,也仿佛是青春的味道。
打理咖啡店的是一位80后的年轻人,大名钱旭园。但在村里,大家最熟悉的是她的网名钱多多。因为和老板是好朋友,店就交给她打理。小钱是咖啡店唯一的员工,既是掌柜,又是店员。看起来她两样做得都挺好。
钱多多咖啡手艺好;最拿手的是手冲咖啡,有一种别致的味道,据说心情好的时候做出来的味道更好。店开得虽不久——去年国庆节才开张,但已是网红店了,很多外地年轻人慕名而来,打卡,闲坐,流连忘返。
网红店可不能白来。我们各自点了一杯咖啡,边喝边和钱多多聊了起来。喝出来了,今天小钱心情不错。
心情不错的小钱打开了话匣。小钱说,在打理咖啡店之前,她是村里的导游,从2008年一直当到去年,和小何还是同事呢。她当导游的时候,最喜欢和游客介绍查济的风土人情。这个时候来到查济,小钱会告诉你,这是板栗上市的季节,查济的板栗可不一样,它有板栗香,还有桂花香。因为村里的板栗树、桂花树都长在一起,桂花开了,板栗也熟了……说起古村,做咖啡的小钱又找回了做导游的感觉。
做导游也好,做咖啡也好,钱多多就喜欢自己家乡浓浓的烟火气。和那些喧嚣热闹的古村景区不一样,查济还有许多土生土长的村民住在自家的老屋里,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门口的溪水里洗衣,在屋旁的地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守着这一爿小店的小钱,守着烟火气,守着青春年华。
驻念,需要停下来念想。当我们停下脚步,蓦然回首,发现驻念离青春很近,离沧桑也不远,出门就是。
店前面的石拱桥,叫红楼桥。很有年头了,是明中叶建造的。店隔壁是洪公祠,也是明代的老建筑。小何带我们上到二层的寝楼,从楼头望去,那一大片黛色的屋顶,是层层叠叠的黛,鳞次栉比的黛,动人心魄。
“驻念”就是这一片黛色中的一抹青色。
查济的青色可不止驻念这一抹。“在查济,你到处都能遇见青春”。出了驻念,小何带我们沿着许溪往下走。
这是民宿“听水居”,居能听水,是年轻女掌柜郑琦的巧思;这是“刘小姐的店”,小媳妇刘燕卖的大多是村民手工制品;对面的“许溪酒坊”,当垆卖酒的是一位小伙子,兜售着自家酿的米酒,是古村的老味道。再走几步,是一家叫“过客旅人”青年旅舍,店主葫芦,90后的年轻人,一袭汉袍显得容貌清奇。“我为你们弹唱一首吧。”见我们进屋,葫芦主动拿起一把吉他,唱起他新写的歌,《玉兰花》。静坐细听,果然是青春好声音。
驻念、听水居、过客旅人……因为这些青春的所在,沧桑的查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查济,就这样青黛与邻,美美与共。
驻念之念,念青春之悠悠。
查济的黛,是沧桑的颜色,是岁月的颜色。
黛色的沧桑要到老故事里去寻找,那里有更为隽永的沧桑、更为深沉的黛色。
要听老故事?小何告诉我们,她知道一个好去处——凤翥堂。
凤翥堂不远,出驻念,过红楼桥,沿许溪往下,就到了。
凤翥堂的主人叫吴金生,今年75岁了。因为早年当过村小学的老师,大家都叫他吴老师。吴老师早就不当老师了;他最重要的职业是“查济村文物保护协会”的会员。
“三十年前的查济可不是这样。”说起往事,吴金生老人感慨良多。那时候的查济,破落、贫穷、垃圾遍地,哪有什么千年古村的风采。村史里津津乐道的108座桥108座祠堂,所剩无几。“旧了,倒了,卖了,拆了!”吴老师告诉记者,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乡政府的时候,还拆了两座祠堂……
眼看着古村的没落,村里的几位老人坐不住了。1994年,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查济村文物保护协会”。吴老师还清楚记得这些老人的名字:王兆兰、查述望、查贵立、查克定、查全俊、王培能、查日华……
吴老师当时不算老,加入协会时才四十多岁。他这一干就是三十几年,成为了第三任会长,成为了真正的古稀老人。
协会是自发的,工作是义务的,但老人们干得有声有色。他们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把一间间老屋登记造册,能修的想办法修修补补,一时难以修补的打扫干净也是一种保护。当时最缺的就是钱,老人们各显神通,找热心人赞助,发动村民捐款、捐木料、出义务工……他们自己也不时拿出钱来,给修缮老屋的木工、砖瓦匠付工钱。
协会力量单薄,但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协会最大的一件功德是,把险些被拆毁的洪公祠抢救下来了。洪公祠我们刚去过,衔山吞水,气势巍峨。始建于明代的老祠堂,饱经风霜,没想到它不久前还遇到了一场劫难。
当时的情形吴老师记忆犹新。
那时候,乡里缺钱,要把洪公祠卖给一个外地人。买的人只想要老祠堂的木料,要把祠堂拆了。协会的老人们听到风声后,三番五次找乡政府,“这祠堂是老祖宗留下的,就剩下几座了,不能在我们手里把老家当都败光。”不知是被老人们的恳切打动了,还是出于对村里古建筑现状的忧虑,买卖在最后一刻被取消;洪公祠被救了下来。
劫后余生的洪公祠有福了。洪公祠经过修葺,现在是泾县家风家训馆,也是县里的廉政教育基地。小何知道原委:一般的祠堂写的都是忠、孝、节——义,洪公祠不一样,四个大字写的是忠、孝、节——廉。
“后来就越来越好了”。后来的事,在县文旅公司工作的何秀莉最清楚——2001年,查济古建筑群(元-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泾县县政府成立查济古民居保护利用办公室(后改为查济景区管理处),接过了保护的重任。这两年,县里又成立了文旅集团公司,把查济的保护利用纳入全县一盘棋。
历经沧桑,黛色长存。现在查济还有一百四十余处古建筑;它保存的明清古民居,不仅在皖南,甚至在全国都算是最多的。
吴老师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古村保护的老故事。在查济这个老村子,其实很适宜听老人讲老故事,那里面的沧桑很远,黛色很深。
如今,早就不当会长的吴老师又有了新事业——做女儿吴海燕的助手,帮助她打理农家乐“凤翥堂”。
为什么农家乐有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原来凤翥堂,是吴家先祖“凤翥公”祖屋的名号。这座清嘉庆年间建造的老屋还在,凤翥堂的牌匾还在堂屋挂着。正午的阳光从天井里洒下来,老屋里的花砖,石雕,镂花的窗都是一片黛色。
当年吴老师眼光长远,看到了古村的未来。2002年,他在村里率先把自家老屋改造为农家乐,那时候查济全村的农家乐也不过五六家。15年前,在上海务工的吴海燕,也看好古村的明天,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的营生。父亲关于保护的故事告一段落了;现在轮到女儿接过话头,来讲述一个关于利用的新故事了……那是另一个故事。
告别前我们提议,父女俩在凤翥堂的牌匾下,合个影。看着父女相依的场景,我们忽然想到:海燕不是燕,不就是凤翥堂那只还巢的凤吗?
凤翥之凤,雏凤清于老凤声。
古村查济,水墨一样的村落,水墨一样的容颜,水墨一样的韵味。
它还有一个响亮而恰如其分的名号:中华写生第一村。
“这个名号是由一位画家叫出名的。”小何对所有关于古村的事情似乎都很了解。她告诉我们,画家叫柳新生,老人已经八十有六,常年就住在村里,“也许今天就在。”
跟随小何,我们溯许溪而上,来到村头一个院落门口。轻叩院门,出来一位老人,正是柳老先生,白发苍苍、白髯飘飘,传说中的仙风道骨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和查济是一见钟情。”柳老先生和蔼可亲,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说起查济一点也不生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偶然来到查济的柳新生,一进古村就被它的神韵深深吸引了。“最让我心醉的是查济的色彩。”那正是早春时节,山间是白蒙蒙的云雾,田野是绿油油的秧田,白墙黛瓦的村庄散落其间……真是天开图画呵。从那一天开始,查济就成了柳先生流连忘返的地方。柳先生是水彩画大家,尤工写意水彩。查济古村千姿百态的神韵都被他涂抹在画布上。看那时期柳先生的水彩画,满眼都是湿漉漉的青,水灵灵的绿,大笔写意,只此青绿。
“查济,有层次,有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写生最好的天然课堂。”柳先生觉得不能独享这天赐神韵,他要把查济的美推广出去,用他的画笔,用他的人脉。柳先生专门请赖少其为古村题辞:安徽美术家村。
从此,“中华写生第一村”闻名遐迩,来查济写生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全国有几十家美术院校把这里作为写生基地;经常有学生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学生来了,青春就来了;他们给古村带来了斑斓的色彩。
柳老的院门口经常就有远道来的学生,拾阶而坐,写生,作画。柳老有时候会邀请孩子们进屋来聊聊天、聊聊画,聊得高兴,还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他们。柳老说,看到他们我就想起自己的当年。
“您是古村的功臣”,当记者谈起古村利用的话题,柳老收起笑容,说,应该把查济“中华写生第一村”这个金字名号喊得更响亮,一直喊下去。“为什么不继续做大呢?为什么四处开花呢?”我们回答不了柳老的问题,但我们知道老人的忧虑是真心的。
有忧虑是因为有牵挂。2007年,年届古稀的柳老干脆在村里造了间大屋,取名“半柳居”。柳老说,历史上有很多姓柳的文人雅士,五柳先生、柳宗元、柳永……我就算个“半个柳”吧。半柳居,没有柳树,倒有三棵桂花树,都早早吐蕊了,满院幽香。柳先生要我们摘几枝,他舍得我们不忍心。
半柳居半是居所半是画室。老人现在还在画,但画的不是从前“写意水彩”,而是油画。宽敞的大屋里到处都是未完成的画板。他最近的计划是为查济村民造像,农夫、匠人、保姆……老人说,他喜欢这里的村民。
柳老自己也是这里的村民;在查济,像柳老一样客居在此的“新村民”还不少,有画家、导演……我们曾在村里偶遇过一位荷兰老人阿明,他和妻子在村里养鸡、种菜,专心致志地做农民。
柳老和他们还是不一样,他是古村的客居者也是古村的建设者——斑斓如画的古村至少有一抹色彩,是柳老涂上去的。那一抹色彩是黛色吗?是青色吗?老人说得好,描绘查济什么颜色都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
告别半柳居,老人送我们到院门口,倚门而立,白须飘拂,笑容满面;在院子外面的石阶上,几个青春正好的孩子在写生。那个画面,正如柳先生的写意水彩那么明媚,青黛相间,相映成趣。
半柳之柳,柳暗花明是古村。
九月查济,亿缕阳光。我们结束采访、告别小何、踏上归程。
一路走来,驻念,洪公祠,过客旅舍,凤翥堂,半柳居……我们细细聆听的是一曲青春与沧桑的变奏,徐徐展开的是一幅青黛相间的水墨画卷。
在驻念手冲咖啡的味道里,在葫芦吉他的旋律里……青春的气息是那么浓烈;在吴老师的故事里,在柳先生的记忆里……黛色的往事是那么厚重。
查济的青黛就这样比邻而在,息息相通。青黛相间的查济,一切正正好,青,正正好;黛,正正好。
回望查济,只此青黛。
记者手记
为了探寻、叙说查济古村,我们追蹑盛夏、尾随初秋,三次来到查济。
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查济是斑斓的,也是本色的;它是喧闹的,也是宁静的;它是沧桑的,也是青春的……古村查济,千姿百态,摇曳多姿。
如何叙说查济?也许是受了画家柳老先生的启发,我们发现查济最令人迷恋的是它的色彩。是的,如果要把查济比作一幅画,它应该是青黛色。
查济的青,是青山绿水的青,也是青春年华的青;查济的黛,是白墙黛瓦的黛,也是往事如黛的黛。
查济的青黛是岁月的留香,是历史的沉淀,它需要呵护,需要渲染。如何把古村描画得更为青黛——让青更亮丽,让黛更深厚?这是查济今天的使命。
肩负使命的查济,已经在路上了。村书记余德宝向我们介绍,村里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做好保护的同时,把古村的资源利用好。
保护利用都需要钱。除了向上争取维护的项目资金,村里还多方筹资,每年村里、管委会都要拿一点,加上县文旅公司的分红,用于古建筑的维修。“这远远不够”,余支书说,村里现在尝试一种新路子——由村里出面,把那些废毁的老宅、闲置的地块,统一收购起来。然后作为投资,向外寻求合作。
“我们已经尝到甜头了。”余支书带我们来到村子的另一头,那里原来是村里最破落的一角,现在已经成了“活化利用”的试验田。原来的供销社老房子,现在租赁给合肥一家餐饮连锁店,开起了民宿“德润堂”;村头的“修立书院”,原来是三户村民的老宅基地,现在打捆出让给广东汕头的客商……这样的合作协议现在村里已经签下了五份。
泾县“古村里”主题采访座谈会。
但这还只是走出了一小步。古村保护利用的路还很长。比如,柳先生的那个疑虑,现在还没有答案。查济是早已名声在外的“中华写生第一村”,但现在的“写生经济”“写生旅游”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刘小姐的店”的店主刘燕曾告诉记者,在她的家乡宏村,写生的学生可比这里多多了,她娘家一来就是五六百个孩子。
从这个角度说,查济的青也是青涩之青,它像一枚青涩的果实,还需要施肥、培土、浇灌……我们期待,从沧桑如黛中走来的查济古村,一步步走向青春焕发的未来。
审核 | 唐燕群
主办 | 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