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遗上庄

宣城发布 2024-04-12

今天

宣城日报刊发

大型主题策划“古村里”

第四篇《拾遗上庄》

让我们走进绩溪·上庄——



拾遗上庄


■ 本报记者 李菡


  雨后的阳光穿过层层云海,映照在三面环山的上庄村上空,形成了难得一见的“丁达尔效应”。
  那天的光线是如此令人难忘,以至在我们的印象中,上庄始终带着迷人的光晕。
  古村的确天生丽质自带光环。“开文墨香天下,适之书泽千秋”,胡开文墨业从这里走向世界,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在这里度过少年时光,徽墨的源起、徽商的荣耀、徽文化的灿烂……都与上庄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庄古建筑群”,攒下2项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非遗的厚厚家底,又让上庄在一众古村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郁郁乎文哉!上庄,因古建林立而厚重,因人文璀璨而生辉,因非遗缤纷而灵动。
  我们在一处处古迹中寻访徽墨的来龙去脉、感知手龙舞的世代传承、品味金山时雨的百年茶香……拾遗寻韵,我们在一位位传承人的生动讲述中,展现上庄非遗瑰宝之前生今世,领悟古村的历史与未来。

胡适故居。

墨开文运
  天下墨业数绩溪,制墨高手在上庄。
  徽墨与上庄,缘有千千结,是古村非遗瑰宝中最夺目的明珠。
  它承载了徽商创业传奇,又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还留下了见证岁月与荣光的古建筑。
  “上庄古建筑群”中,胡开文旧居与胡开文纪念馆都和徽墨同气连枝。胡开文并非人名,而是出自上庄制墨高手胡天注开创的墨业声名。

胡开文纪念馆。

  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天注公的徽墨大家,既身怀制墨绝技,人生经历也堪称徽商传奇。13岁的少年,走出环山抱水的山村到屯溪墨店当学徒。1765年,在23岁的年纪创办“胡开文墨业”。
  上庄村景区专职讲解员柯最燕娓娓道来,“开文”二字缘于偶得。胡天注在经商途中,遇见一间茶亭上有“宏开文运”横联,联想到“文需墨,墨助文,开文运即开墨运”,于是取了“开文”作为店号。
  “天注创开文名驰禹域,端斋研徽墨誉满人寰”,胡开文纪念馆是间205岁的老屋,门楣上的楹联为百年老字号的辉煌作了最好的注解。1915年,胡开文墨业研制的“地球墨”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声名达到顶峰。

胡开文纪念馆内景。

  天注公不仅让上庄在中国文房四宝史上留下了赫赫墨名,更是贡献了一笔最大的文化遗产——2005年8月,以胡开文徽墨制作技艺为主的徽墨制作技艺,申报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徽墨与上庄更加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寻访关于徽墨的印迹,古村俯拾皆是。
  “胡开文”旧居即为胡天注八房留存,村里人形象地称为“红门楼”。这座建于清末民初的古民居,为中西合璧的西洋楼,是绩溪引进西洋建筑风格的第一家,也是天注公墨业传家实力雄厚的象征。


红门楼。

  2019年,“红门楼”修复后与胡开文纪念馆展陈互为补充,完整地呈现了“胡开文墨业”的由来与兴盛,展示了徽墨制作技艺的流程——和料、杵捣、墨模、填金……
  “我领你们去‘上庄老胡开文墨厂’,那里能现场看到制墨与填金的精华。”上庄镇宣传委员姚慧英带我们走进这间建于1981年的老厂。
  老厂长胡嘉明是徽墨制作技艺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在厂里负责的是小女儿胡英华,她时尚又活力的形象,让人很难与徽墨联系起来。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胡英华。

  37岁的胡英华一边开着直播推荐独家制作的“八宝五胆金墨”,一边自豪地告诉我们,“我是正宗的徽墨制作技艺非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有家传的功底,从小耳闻目染熟悉制墨的各项工艺。
  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胡英华大学毕业后不甘心守着墨厂,独自去大上海闯荡了几年。“2009年,父亲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叫我和姐姐回到了上庄。”
  也许是潜意识里就对徽墨有浓浓的感情,她回来在厂里一干就是14年。年轻人有想法,胡英华敏锐地抓住电商发展的风口,将“老胡开文墨厂”搬上淘宝店,营业额一个月超过过去一年销售收入。
  2021年,她又尝试直播方式,让更多的人知晓徽墨。“第一次直播间只有几个人,我都不晓得怎么开口。”渐渐地,直播间热闹了起来,“我店里都是忠粉,热爱传统文化、懂得文房四宝、会用徽墨的人。”她觉得直播很有意义,通过网络平台让徽墨走出了上庄、走出了绩溪,甚至走出了国门。
  今年暑假,作为徽墨制作研学基地,厂里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中小学生,她很喜欢手把手教孩子们填金,“徽墨只有推广开来,才能传得下去。我和姐姐会好好守着这间厂,好好传承徽墨制作技艺。”
  村里有和她想到一起的人。环村南路138号“玄璞斋徽墨工作室”,主人也姓胡,胡铁雁。
  前店后厂的模式,工作室就在家里,陈列的样品不多,每一件墨都是他自己手工制作。他说,虽然销量不大,但还是会一直做下去,“上庄怎么能没有墨呢?”
手龙舞起
  在上庄,曹爷爷和他的“龙”,无人不晓。
  84岁的曹武根,像从年画里走下来的老寿星,慈祥又喜相。
  家里是普通村里人家的样子,最显眼的是曹爷爷亲手扎的龙。他有一间工作室,摆放的都是他的宝贝,扎好的一条小金龙、刚绘好的龙头、正在编织的龙骨,还有表演穿的戏服。他心里有数,今天上色、明天剪龙鳞……

手龙舞传承人曹武根与女儿、曾孙女。
  曹爷爷就像是为手龙舞而生的人,一生都和这条龙有关。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金灿灿的手龙就盘在他身上,似是不可分割。
  他的记忆中,幼年第一次见到手龙舞就着了迷。“手龙好看,一人舞一条龙,真神气!”从那时起,他就想着“有一天我也要舞起手龙”。
  手龙舞在那个年代很稀罕,老人说,会舞龙的人越来越少,会扎龙的人更少,渐渐地就见不着了。于是,他跟着村里的徽剧班学唱戏,14岁登台表演,唱的是武生,演的是《三打祝家庄》《八仙过海》。
  但手龙舞还是刻在他心里。1980年代,绩溪县文化馆挖掘整理传统文化,曹武根起了恢复手龙舞的念头。
  这本是上庄的传统民俗,起源于南宋年间,明时兴盛。传说,每逢节日,儿童手持“小龙”,穿村入户,传递子嗣兴旺之象,带来望子成龙之愿。
  “我想,手龙舞失传了太可惜,应该把好东西传下去。”老人思路清晰,那些年,没有现成的模板,根据老辈人的描述和童年印象,他自己琢磨,画、描、剪……一条条手龙在他手里活灵活现扎出来。没有传下来的曲谱,多年登台表演的积累派上了用场,编曲简谱他一人包下来,龙聚、龙吟、翻龙、腾龙、盘龙、飞龙……一整套动作也凭着记忆踩上了鼓点。
  手龙舞起,上庄舞动。
  2014年11月,龙舞(手龙舞)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曹武根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曹爷爷这位传承人费尽了心血,把推广这项国家级非遗作为毕生的使命。
  前些年,曹爷爷基本上没得闲的时候,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他走进绩溪实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上庄毓英学校……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倾心尽力一遍遍教孩子们。
  最近几年,年纪大了,出门少,就在家扎手龙,“全县有100多条手龙,都是我亲手扎的。”
  这也是曹爷爷的独门绝技,手龙舞只一人舞动,龙头要轻,手柄要适合儿童身高的高度;龙身长1.5米,既方便上下翻腾又有舞龙的气势。说起来简单,工序却很繁琐,“龙头怎么扎才对称?龙身用什么样的材料才饱满?都有讲究。”
  这门绝技,现在传给了女儿曹密华。她说,学艺的时候,老爷子盯得紧呢,“每条龙的样子都在他心里刻着,马虎一点都不行。”不仅学会了扎手龙,父亲言传身教,她也学会了手龙舞,是这项技艺的县级传承人。
  父亲年事已高,曹密华今年也57岁,手龙舞的技艺,在曹家没有断代。
  这天,她把孙女、也是曹爷爷的曾孙女曹苏晨带来了。11岁的小姑娘是绩溪四小的学生,和同学们都在手龙舞兴趣班。
  有太爷爷亲自指点,曹苏晨才学了半个学期,舞起手龙已经有模有样。她搬出新扎的手龙,“太爷爷,你看我动作对不对?”曹爷爷认真指导,“手龙虽小也要舞出威风凛凛的样子,腰要挺起来,龙头要竖高一点……”仿佛又站在了舞台上,曹爷爷目光炯炯精神满满唱起了鼓点:锵锵锵,走起。
  小院里,阳光下,曹家四代,手龙舞起,代代承继、生生不息。

报道组在上庄村。
时雨茶香
  都说上庄风水好,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
  “其山清以旷”,北有竹竿尖,西有黄蘖山,西南有竦岭尖、南云尖,背靠上金山;“其水环以幽”,绕村的是常溪河,属新安江一脉。


上庄古建筑。

  好山好水孕好茶。村老年协会会长胡洪忠参与编撰《绩溪上庄村志》,“以前上庄人称‘小上海’,怎么来的?走出去的上庄徽商,在上海创业得多。”他说,上海滩茶叶大王汪裕泰茶庄便是由上庄人汪立政创办。
  而当年汪裕泰在上海站稳脚跟,靠的就是王牌“金山时雨”。算起来,这款名茶自1850年创立,已有173年历史了。
  时序更迭,茶香愈浓。
  今天,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出品的“金山时雨”,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本、全省首个茶叶地标产品称号。2017年11月,“金山时雨”绿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山时雨(瀚徽农业厂区)。

  瀚徽农业负责人吴仁宇,是“金山时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建军的儿子。33岁的小伙出身于上庄这个茶叶世家,侃侃而谈自家与茶的缘分。
  “太奶奶解放前在竦岭开茶亭施茶,两只大铁锅注满山泉水,烧开后泡上自家的茶叶供过往行人解渴。”他说,那是吴家与茶结缘的初始。后来,爷爷凑钱买下小茶厂做茶卖茶、父亲创立茶叶合作社带领茶农们抱团增收致富,到他这辈,已是传到第四代。
  吴仁宇大学毕业后原在上海的咨询公司当白领,2020年父亲叫他回来帮忙,“老爸有心计,帮着帮着,公司的事就渐渐交给我了。”他笑着说,关于茶叶这一课,还是接手公司后认真补起来的。
  他是爱学习的人,3年多下来,对“金山时雨”品牌的延续、制茶技艺的传承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心得。核心产区的茶园在1000多米的山上,一趟要走7个多小时,他跟着茶农翻山越岭,分析气候、海拔、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熟悉掌握茶园现代化管理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他不觉得辛苦,“太奶奶那时条件那么艰苦都能开茶亭,我怎么能叫苦叫累。”
  在他眼中,父亲更是榜样。2007年白手起家牵头组建茶叶合作社,为大伙蹚出一条以茶脱贫、以茶扶贫、兴茶富农的致富路。合作社不仅覆盖上庄,还扩展到全县8个乡镇,茶农增加到11000多户,带动茶农收入增加90%左右。2013年,吴建军又组建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茶叶专业合作社、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油茶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采访瀚徽农业负责人吴仁宇。
  如今,上庄茶人新徽商沿着先辈的足迹,进军上海滩,走向长三角。“金山时雨”获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入选“第一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成“汪裕泰——金山时雨”生产加工基地……2023年产量达1060吨,实现产值约1.88亿元。
  2021年9月,集景观茶园、水口文化、非遗传习于一体的金山时雨非遗传承园项目启动。200亩高山茶园现已建成观光茶园,成为上庄新景点。
  接好接力棒,年轻的徽商吴仁宇踌躇满志,在他手里绿茶制作传统技艺要保持原汁原味,“金山时雨”的品牌还要继续发扬光大,“承续徽商精神,带领大伙走上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拾遗上庄,省级非遗“徽戏童子班”弦歌不绝、遗声琅琅,“徽州三雕”传承复兴、遗响清亮;市级非遗“鱼舞”“火马舞”“花轿”“安苗节”“传统宫灯制作”赓续绵延,遗风犹存……
  拾遗上庄,非遗与古建相映生辉,与古村相融相生,诉说着千年古村的深邃,昭示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未来。



采访手记


  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上庄,光华令人炫目。
  眼前是苔痕遗迹,上庄古建筑群遗有古宅院四十余处,村头的杨林水口是徽州三大水口之一;举目为文化遗存,胡适故居、胡适私塾悉心保护文韵悠长;处处有徽商遗风,“胡开文墨业”创始人的故乡,走出了诸多墨商、茶商、丝商……

上庄徽雕文化园。

  炫目的光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遗韵衬托得更为灿烂。
  我们选择“拾遗”作为落笔的切入口,通过一个个非遗传承的故事,拾珠成串,串起上庄的古往今来、深深文脉。


  这三个关于传承的故事里,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是上庄引以为傲的气质底蕴;徽商精神的世代承继,是上庄屹立时光的精神内核。
  这一点,在古民居活化利用的范例“骆驼巷子”上表现最为明显。在上庄商会会长曹建强的牵头组织下,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宅整葺为古色古香的农家乐,身在其间既能感受古建筑的遗风遗韵,又能从源于上庄的“一品锅”中品鉴古村的历史悠远。


农家乐“骆驼巷子”。


  取名“骆驼巷子”,曹会长深思熟虑,“骆驼”是徽商“徽骆驼”的意象,“巷子”则是牢记徽商当年走街串巷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说,“骆驼巷子”只是一个起点,将继续带领商会发扬徽商精神,政府、商会、居民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好、建设好上庄。
  徽商精神确实是上庄一笔无形的精神遗产。
  据说,只要是家乡人在外遇到困难,都可在“胡开文墨业”的店中免费吃住,走时还借给路费。时至今日,上庄人都念着天注公的好,福泽乡里,泽被后世。
  拾遗上庄,我们还有深刻印象,那就是非遗保护传承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胡英华、吴仁宇年富力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徽州木雕优秀传承人倪振兴也不到40岁。在他的带领下,上庄徽雕文化园欣欣向荣。近年来,倪振兴组建团队承接各地古建筑古民居修缮,尝试“传统建筑宜居性改造”,绩溪仁里村的“思诚书院”古民居变民宿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不仅是年轻人,上庄村用活用好非遗研习基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情。我们在曹爷爷的曾孙女身上,就看到了手龙舞的明天和未来。
  上庄镇副镇长马邦定介绍,“上庄村探索了非遗在古村落传承保护的新路径,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镇里正在规划建设“上庄书局”“汪静之展馆”“茶叶大王汪裕泰展馆”等古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未来的上庄村将更多地展现浓郁的人文气息、绚烂的传统文化。
  拾遗上庄,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遗想……


“古村里”绩溪县主题采访座谈会。




来源 | 宣城日报监制 | 王建玲策划 | 李菡 倪欧生 孙力文字 | 李菡图片 | 倪欧生 李菡 戴巍 张玉荣报道组 | 王建玲 倪欧生 孙力 李菡 顾维林 戴巍 徐晨 徐文宣 张玉荣编辑 | 孙丽莉

审核 | 唐燕群
主办 | 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

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多项重要工作!

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