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重要文章竟然得到栗战书同志的亲笔推荐?

刘成友 方家评说 2020-09-16

栗战书同志2002年-2003年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2002年10月23日,栗战书同志亲笔撰文给西安媒体推荐重要文章。该文手稿写于“中共西安市委用笺”纸上。要求明确,言简意赅,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栗战书同志对西安的建设与发展和对国际化建设与市民素质同步提升的殷切期望。

   栗战书同志亲笔信内容:

《城市化呼唤“新市民”》一文写的很好。不仅由农民转为市民的要转变观念、转变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生活在市里的“老市民”也有一个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新型市民的问题。只有全体市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这个城市才称得上文明城市,才具有生机、活力和强大的亲和力。

   西安历史上曾以文明、繁荣著称于世。今天西安的市民,也一定会以自己的勤劳、文明,使西安再现辉煌。

栗战书

(2002年)10月23日

 



城市化呼唤“新市民”

刘成友

《文汇报》 2002年10月23日

 

    ●告别农村,当上市民,是农民的盼望。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这一盼望正在成为现实。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大量农民涌入城镇;户籍制度渐渐放宽,农民进城变得更加容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也给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主要靠实现城市化,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选择

    ●农民变市民,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观念也要跟着转换,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现代观念的市民。做一个好市民,除自身要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外,社区教育也要起到一定作用


    青岛市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在全市开展“告别农民、做好市民”的教育活动,他们在社区和小城镇开设了“市民文明学校”,针对新来城镇定居的农民和外来务工经商的农民进行文化和素质教育。他们还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个人的评选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自觉摒弃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不断增强市民意识。其中,城阳区在市民意识教育中,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文化“五个一”建设,即一个书橱、一百册图书、一份报纸、一幅字画、一盆花,以此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青岛市的做法新颖、扎实、有效,值得各地借鉴。

   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当上市民,是农民的盼望。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这一盼望正在成为现实。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大量农民涌入城镇;户籍制度渐渐放宽,农民进城变得更加容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也给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农民变成市民,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靠什么?主要靠实现城市化,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城市化是与工业化及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人均产值就高,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也低。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选择。城里人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农民兄弟的到来。当然,推进城市化,并不意味着鼓励所有农民涌入大城市。从平衡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入中小城市也许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农民变市民,是重要的一步跨越。它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也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好做,市民也不难当,但要做个文明的“新市民”,做个素质高、有涵养的城市公民,似乎并不简单。侍候好自己的二亩地,零打碎敲多挣点钱,是原先做农民的本分;现在放下锄把穿上西装,同样需要敬业守法,勤俭持家。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而有些生活细节,有个别人似乎注意不够。比如说,原先光着膀子在地里干庄稼活,没人认为不得体;如果现在你光着膀子到大街上挤公共汽车,就不太文明。这虽然是小事,但体现的却是市民的公德和教养,在生活中不能不引起注意。当然,这里的要求,也包括原来的城市居民。城里人的情况参差不齐,同样需要不断提高素质。

   观念上的转换是更为根本的一方面。农民憨厚,农民淳朴,农民实在,这都是优点。但应该正视的是,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让一些农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不少农民眼界低,头脑僵,思路简单,小富即安。如今进了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现代观念的市民,不仅要有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还要有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善于合作与协调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小买卖才可能做成大生意,小事情才可能做成大事业。

   观念更新重在学习。到一些搬到城镇居住的农民家里作客,偌大的房子里,竟然看不到一本书,这情景不免让人尴尬。身处现代社会,不读书看报,不学习求知,无疑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农民进城,不仅改变了自身处境,同时也为下一代营造了更美好的未来。如果住进高楼,睡上席梦思之后,热衷于打扑克搓麻将,而不是多看看报纸,领着孩子逛逛书店,那样就冲淡了进城的意义,对下一代成长也不利。

   做一个好市民,除市民自身要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外,社区教育也要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各地都能把告别农民、当好市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来抓,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工程来抓,那么,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就一定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就会蒸蒸日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