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一新执掌武汉到底有哪“两招”?

2017-03-30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曾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的钱运录,2005年底就任黑龙江省委书记之初说:上任伊始,有的同志期待,履新之后怎么烧“三把火”,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没有“三把火”,刚上任不了解情况就“烧火”,那不符合唯物主义,若说有,我这儿倒有“三盆水”——一盆洗脑,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盆洗手,干干净净,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一盆洗脚,舒筋活血,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

今年初上任的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提出武汉要做足“水”“港”“人”三篇文章:“‘水’‘港’‘人’三个字,一个不能丢、一个不能少。目前这些工作正有序推进、各个突破。新官上任,大家确实都很关心要烧哪“三把火”。“三盆水”、“三篇文章”都不是在烧“三把火”,前者彰显了勤政廉政的决心,后者体现了聚焦优势的信心,都渗透着执政为民的理念、求真务实的作风。


无论是湖北、武汉还是全国各地,大家都很关注陈一新这位有过地方工作经验、中央工作经历的地方要员到底有哪“两招”带领武汉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如是说:陈一新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勤于学习思考,理论功底扎实,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比较熟悉,有较好的宏观战略思维和谋划推动工作能力;思想解放,思路清晰,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勤奋敬业,虑事周全,敢于担当,为人正派,自律甚严;既有改革开放前沿省市的领导实践,又有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经历。

陈一新同志在任职讲话中说“武汉是个能干事业的地方,是个能干成大事的地方。”“从今天踏上武汉这片热土开始,我就是武汉人了,武汉就是我的家,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白云黄鹤之乡,与武汉人民一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有着如此抱负和情怀的武汉新掌门人,今年以来就让“长江新城”“长江主轴”“四水共治”“新衙门作风”等热词刷屏,把武汉这座城市的视野和格局瞬间放大。这样有“两把刷子”的领导是武汉市民的期盼和幸福。他的“两把刷子”自有组织评价、群众公认,但他最近“两招”倒是展露无遗。


一招是招商。明确把招商引资作为武汉赶超发展“一号工程”,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齐上阵。创新政策保障、快速联运、精准招商、激励等机制,重点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招商,招强招大,招新招特,引进一批创新性、引领性、标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专业队伍、企业家队伍、投资人队伍、校友队伍“四支招商大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校友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时间不长,成效明显:截止3月17日,全市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0个,总投资327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30亿元服务业项目1个,新引进世界500强1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世界、中国500强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5个,中国民企500强投资项目3个,央企投资项目6个。


一招是招才。成立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陈一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市招才局,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深入实施重大人才政策,深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今年的小目标是18万。招才局作为虚拟机构、实体运体,实现人才管理职能、人才支持政策、人才资助资金、人才项目资金“四统筹”。目前,“四招留住大学生”活动正在“刻意人为”地进行:走进去,让大学生了解武汉、爱上武汉;、走下去,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让大学生亲近武汉、心仪武汉;留下来,研究出台管用的鼓励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政策措施,让大学生留在武汉、安家武汉;干起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大学生扎根武汉、立业武汉。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这“两招”无疑是扬长避短的高招,一招抓住了武汉的短板,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少是制约武汉经济发展的弱项;一招抓住了武汉的优势,全球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理应在招才上有所作为。正所谓一新两招兴三镇,我们坚信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之后的武汉会变得越来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