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时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河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河。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有一条河,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说

 

穿过岁月的长河,对于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记忆里并未慢慢消失,相反却愈加清晰、日久弥新。


我的家乡村前有一条小河,没有名字。小河上有几座小桥。小河一路向西流,西边是烟波浩渺的三山湖。每次回家,我都会和家人一道去看看这条小河,否则就没有回家的感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会沿着小河堤一路走到三山湖,去看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小河虽然只有几米宽,却承载了我对家乡的全部记忆,那时的苦难与解脱、那时的梦想与欢乐。

 

那时的小河,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春天来了,河边的草绿油油,油菜花金黄金黄,河里的鱼儿在欢跳,鸭儿的红掌拨青波,夜晚的时候,听取蛙声一片;夏天来了,小伙伴们就一起去“划水”,有时生怕挨骂,非要等到把衣服晒干才敢回家;揉一些带油的面粉团做成鱼饵,去钓一些“参子鱼”作为晚餐的美食。秋天来了,长辈们荡起双浆去万亩湖田收割晚稻。冬天来了,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沉寂和荒芜,河里是否结冰是我们判断天气冷暖的标识。

 

现在的小河,已没有昔日的美景与繁忙。河水浑浊、小桥断裂,河边杂草丛生、河里鱼儿稀少,河面上偶尔还漂浮着死鱼,河边也没有人搬铮捞鱼了。再也看不到小孩们去“划水“、妇女们在河边洗衣裳了。前些年,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市里对小河进行了清淤,水质稍微好了些许。再也看不到有船只在小河里行走,这也许是河堤的泥巴路已修成水泥路的缘故吧。不再像那时那样贫穷的村庄,物质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但曾经的青山绿水再也回不来了。村前的小河默默地承受并记录着世事的变迁、发展的代价。

 


村里的田地都在小河的南边,穿过小河去种田是儿时记忆里最痛苦的事情。我们家兄弟姐妹基本上很小就学会了种田。那时的我们,最喜欢的是上学,倒不是自己有多爱读书,而是一上学我们就可以逃避种田的痛苦。

 

最烦恼的是,农忙“双抢”时节恰是暑期,无处可逃。顶着烈日,收割早稻,挑起草头到稻场,那时没有机械把水稻研成谷,我们还要一把一把地把水稻摔打成一粒一粒的稻谷。看到水稻已变成了稻谷,以为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然而,晚稻种植正在等着我们,拄着竹篙用脚把一根一根谷桩踩到水里重新平整水田之后再栽秧。每一个环节都是枯燥和紧迫的,谁家的收割慢了、谁家的栽秧迟了,都要被人说闲话。

 

那时的我们,最期盼的是有收割机和栽秧机,能分担一些我们的痛苦,但这在当时只能是个瞎想。每一年的“双抢”,每一次的劳作,那时的我都在想,我这瘦弱的身体是无法承受农村的重活的,唯有勤奋读书考出去成为“国家的人“才能改变命运。记得村里的小学老师通知我去拿高考录取通知书时,我正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栽秧。其时,我没有放下手中的秧,只是抬起头礼节地应答了一下。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心中理想的大学,勤奋之路还得继续。

 

那时的我们,虽然很苦很累,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里也有别样的欢乐。天黑到没有办法劳作时,我们便回到家,把事先放在水井里的西瓜捞起来,切分后吃上几小块,冰在嘴里、美在心里。一家人在门前的小院里,摆上竹床,端上凉拌毛豆,喝几杯”井冰“的啤酒,把一天的辛苦和劳累一饮而尽。然后,搬出自家的竹床到池塘边抢占有利地形,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简爱》《叶塞尼娅》等录音剪辑渐渐地睡去,等到日头晒到屁股就又开始重复昨日的生活。

 

村前的小河,其实叫不上河,村里人都叫它“港”。记得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兴修水利之时修建的港渠。对于修建港渠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早的记事。



港渠边有座山,是我们村里的坟山。冬天的时候确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记得那时的我,坐在港渠边的山上,看着父母和村里的人一道在没日没夜地挖土筑堤。经常是我肚子都饿得不行了,大人们还没有收工。


记不清过了多少日子,有一天夜里,在睡梦中被突然传来的哭喊声惊醒。原来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方细山被炸药炸成重伤,送往医院途中牺牲。前些年,我向村里老人打听到的细节是,在修建港渠过程中,为了炸掉那些人工难以清理的石头,村里买来一些炸药,村干部趁着大家收工之后,埋了四个“炮“在石头丛中,结果只响了三个,还有一个迟迟未响,这时村书记没有叫其他人去看,而是自己执意要去看看怎么回事。等他上前察看时,”哑炮“响了……

 

村支部书记叫方细山,但他在我们村里人心中就是大山——大大的靠山!他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植根了那时党员干部的崇高形象。如今的党员干部是不是都能像我们村里的“大山“一样真正的冲锋在前呢?喊叫着“给我冲啊”,自己却站着不动的情形不知有没有?

 

“大山“和我逝去的父母一样,都埋葬在港边的这座小山上。何处是吾乡?埋葬亲人的地方便是故乡!

 


那时的我们:讲述70后的故事!

致敬逝去的年华!

适时推出,敬请期待!


 

让这一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中永存

中国战疫:一场伟大的共产主义试验

一座城的开与关、一群人的悲与欢

大国战“疫”,哪个城市最低调、最高效?

哭过之后忌讳过,追思之后当追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