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书记站在秦岭之巅的凝思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420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从秦岭南麓的商洛、安康到秦岭北麓的西安。


总书记此次家乡之行的首站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秦岭是一座地理山,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是一座生态山,被誉为野生动物植物的“天然基因库”、中国的“中央水塔”。

 

秦岭是一座历史山,纵横三千里,上下五千年,见证着周秦汉唐的绝代芳华。

 

秦岭是一座文化山,那饱经岁月沧桑的褶皱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邃的文化基因,系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

 

秦岭更是一座父亲山,以其伟岸挺拔的身躯,护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提携黄河长江,统领中国东西南北,这就是秦岭!

 

站在秦岭之巅,总书记登高望远、凝视沉思……



 

历史与现实的穿越

 

“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稜稜。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日历,承接着昨天与今天,延续着今天和明天;历史,诉说着过去、定义着现在、引导着未来。

 

昨天已经过去,事实已经形成,永远不可改变;今天就在眼前,现实正在铺展,珍惜才能幸福;明天即将来临,现实正在伸延,未来等待开创。

 

总书记曾经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感怀

 



曾几何时,秦岭北麓不断出现违规、违法建设的别墅,很多人试图将“国家公园”变为“私家花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总书记对秦岭违建别墅严重破坏生态问题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六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扭住不放清顽疾,一抓到底正风纪。

 

20187月,专项整治行动在秦岭北麓西安境内展开,共清查出1194栋违建别墅,其中依法拆除1185栋、依法没收9栋。违建别墅在查清拆除之后复绿复耕。

 

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书记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天下苍生与民族复兴的牵挂

 

5年前,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了第一场脱贫攻坚座谈会。他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42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调研。这里安置了全镇11个村的高山危住户、地灾户和贫困户13464173人。

 

在离开锦屏社区时,总书记与前来送别的群众话别。总书记说:“衷心希望,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啊,真像我们城市的名字:安康、平利,平安顺利。希望我们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少,都能够顺利地脱贫,确保小康。祝大家幸福安康。”

 


民族复兴的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东西与南北的比对

 

总书记329日至41日考察浙江之后,就到陕西考察调研。

 


从区域上讲,浙江是东部、南部发达地区的代表,陕西是西部、北部发展地区的代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直是总书记关心的大事。他对区域发展的形势作出如下判断: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018年,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5%,比201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各板块内部也出现明显分化,有的省份内部也有分化现象。二是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三是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至2018年,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8.7%下降到6.2%,常住人口减少137万,多数是年轻人和科技人才。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

 

据此,提出了四条思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六条举措:第一,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第二,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第四,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第五,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第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危与机的转化

 

在全国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到陕西考察意在进一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整个社会面上化危为机。

 

总书记422日在西安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秩序恢复等情况。


 

在考察陕汽现场,总书记说:“制造业是我们经济的命脉所系,我们国有企业是生力军、主力军,在复工复产方面要起到这个作用。刚才我看了一些产品,也看了你们的生产线,非但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且创造了汽车生产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必须鼓励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握机遇,化危为机。特别是去创立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在西安交大考察时说,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两个一百年、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老师们、同学们,再接再厉。当前防控疫情也是一个历史机遇呀,化危为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呀,就是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家与国的联接

 

5年前,总书记他回家乡陕西考察,有媒体认为是三重乡愁爆发:“他的乡愁,在梁家河。中共的乡愁,在延安。民族的乡愁,在盛唐长安。”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这就是总书记的家国情怀!

 

国内与国外的融通

 

“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同多方密切沟通、深入交流,介绍中国抗疫努力和必胜信心,感谢国际社会给予的真诚帮助和支持,呼吁各国携手抗疫,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彰显了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出现,要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327日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说,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美方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采取实质性行动,双方共同努力,加强抗疫等领域合作,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

 

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总书记为家乡“直播带货”

最震撼的画面:总书记的仰望

“70后”胡海峰,加油!

来京返京人员的理想选择 | 北京深圳大厦开业复工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