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咱西安,咋了嘛|《装台》与“站台”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

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

有一种旋律它扯着嗓子唱歌

在他的中心人们叫它鼓楼钟楼

有人说西安水土让人变得懒惰

来打把挖坑我教你撒叫生活

是谁对西安印象留在黄土高坡

来跟我唱一首咱西安人的歌……

 



年终岁末,西安又一次站上了风口。

当贾平凹的新作《暂坐》还在热销之时,

张嘉益、闫妮主演的《装台》正在央视热播,

大秦系列之《大秦赋》唱响史诗最终一赋,

“西影力”“”亦或““西引力”再一次彰显。



 

既然我曾经为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装台”,

那么,我永远就要为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站台”。

趁着周末,连续看了几集《装台》,忍不住要谝几句咱西安。

 

西安文化,嫽扎咧



 

行走过西安的山山水水、体验过西安的熙熙攘攘、抚摸过西安的坛坛罐罐,

你就会感受到西安的林林总总、领悟到西安的浩浩荡荡、佩服得服服贴贴。


西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浓缩、传承和代表。

西安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汇集和交融。


弯曲的八水、古老的城墙、博大的碑林、肃穆的兵马俑、遐想的华清池、沉默的大明宫、高耸的大雁塔……诉说着西安这座城市曾经的伟大与繁盛。


游人如织的大唐不夜城、一票难求的长恨歌、宾至如归的永宁门入城式、经久不衰的“西安年,最中国” 、美女云集的小寨、层出不穷的“网红”……铺陈着西安这座城市今天的蝶变与振兴。


西安的景、西安的文,西安的诗和远方,在来自盛唐之诗的长久熏陶下蓬勃兴盛,在来自秦岭之巅的阳光照耀下煯煯生辉!


柳青、陈忠实、路遥、贾平凹、陈彥等文化名家推出了影响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文化名作。


近年来,西安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实施文化复兴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精品力作风起云涌:


西安话剧院的《麻醉师》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殊荣、《柳青》喜夺文华大奖。


西安秦腔剧院的《双锦衣》《三滴血》等经典首都献礼、走向全国。


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长安十二时辰》等一批精品剧目火爆全网。

 

西安市井,美滴很

 

居庙堂之高时,我只了解西安文化中一些高大尚的部分。

处江湖之远时,我渐渐地才对西安市井生活的有所感知。

 

当到回民街吃一碗水饺、到粉巷喝一瓶冰峰、到永兴坊喝一次摔碗酒、到澄城家咥一碗水盆羊肉、到青曲社听一次相声、到易俗社看一场秦腔、到曲江池边散一次步……我才知西安的市井生活是这样的多彩与迷人。

 

《装台》呈现众声喧哗时代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反映经济与文化撕裂窘境下西安人的市井生活艰辛。剧中的市井坊陌、美景美食以及张嘉益的“陕普”,每一个场景均能唤起人们对西安的记忆与关切。

 

《装台》是一部西安文化旅游的宣传片,剧中场景让人看到了西安的变化与落差。比如,西安是一个干净整治的城市,不仅大街光鲜,而且小巷也整洁。刁家村虽然是个城中村,但破旧之中不掩其干净。我注意到,剧中专门给了个捡烟头的镜头特写,算是剧作者对西安“烟头革命”成效的褒扬。

 

我特别喜欢西安方言中的几个常用词,譬如“咱”“娃”等表达简洁、浸透着亲近感,“咥”“”谝“等不仅有文言遗风,且很有动感和画面感。

 

西安的美食名扬天下,烟火气很浓。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甑糕、水盆羊肉、裤带面等无不勾起人的食欲。

 

这些如云的西安美食中,我最馋最留恋的是水盆羊肉。特别是冬日里,咥一碗清清白白、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一定要撒上一层绿翠的葱花),那是何等惬意啊!恰如我到贵州吃一碗花溪牛肉面、回武汉吃一碗骏骏牛肉粉。

 

西安前景,么嘛达

 



高层的嘱托、民生的期待、文化的繁荣呼唤经济的崛起、城市的复兴。


西安人不是瓜怂,并没有日踏这座伟大城市的称号,近年来,西安经济一直在拼搏奔跑、追赶超越。


有意思的是,西安的GDP总量与年份的“七八九十”相当契合。

2017年GDP总量7469.85亿元,

2018年GDP总量8349亿元,

2019年GDP总量9321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7075.31亿元,增长4.5%,突破万亿大关近在咫尺。

 

贾平凹在其最新长篇小说《暂坐》中开篇写道:

 

2016这一年,一个叫伊娃的俄罗斯女子,总感觉着她又一次到了西京,好像已经初春,雾霾却还是笼罩了整个城市。

其实,这里在五年前就有了雾霾,只是轻微,谁也没当回事,常常黑云在城南的秦岭上空移动,人们还戏谑:哟,北京的雾霾也给咱飘些来了?!飘过来的仅薄薄如一层纱,很快就消散了。而现在,空气里多是烟色,还有些乳色和褐色,初若溟蒙,渐而充塞,远近不知了深浅,好像有妖魅藏着,路面难以分辨斑马线,车辆似乎沉沦,所有的建筑一下子全失去重量,飘浮着,恍惚不定。


 

西安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横亘头上最大的问题是治理雾霾。西安的雾霾不仅是西安的问题,还需要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合力“装台”,更需要国家层面的鼎力站台。

 

2021年秋天,全国的目光将再次聚焦西安。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西安举办。全运西安,好运中国。


一场盛会升级一座城。以迎十四运为抓手,西安正在全力推进治理雾霾治理等诸多民生改善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场盛会照亮城市未来。每一个西安人都是西安发展的主角、都要为西安的发展用情用心用力装台,每一个关心支持西安发展的人都要竭尽全力为西安发展站台。至此,伟大的西安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