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军的“隔空充电”VS董明珠的“空调发电”

方家评说 方家评说 2022-09-09

 

昨日,小米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刷屏。在广告宣传片中,只要你拿着手机进入自家客厅,手机就和一台炫酷的隔空充电桩感应,自动开始充电。有科幻粉丝翻出《三体》中的相关情节,惊呼2021年第一个月还没过完,科幻已经在变成可以使用的科技了。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格力公开了一项“空调发电”专利。该专利主要针对那些长期不使用空调且不拔插头的用户,利用空调制冷产生的冷凝水来发电,以抵消空调的待机功耗。

 

前几年,格力自主研发的“光伏空调”,实现了光伏发电和大型中央空调的无缝融合,开启了中央空调“零能耗”时代。

 

像雷军、董明珠这样伟大的企业家,时常会以新理念、新技术或新产品来颠覆大众的思维、点燃大众的需求、引领社会的潮流。

 


创新是企业最核心的职能,创新是企业家精神最鲜明的标识。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熊彼特早就发出“创新是经济真正主题”的论断。现代管理学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只有两个核心职能——创新和营销。他进一步表示,只有这两项职能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其他诸如人力、财务、供应链等都是在为这两个环节服务的。

 

雷军和董明珠深谙企业创新的要义、饱含企业家创新的特质,带领企业、启发行业、辐射社会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隔空充电”与“空调发电”的横空出世,既创造顾客价值,又提升企业价值。

 

在这个科技革命、社会变革、供给进化、需求分化的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小米科技和格力电器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公司,“新产品、小米造”“好空调、格力造”似乎深深地刻在了消费者的脑海。

 

创新是生产力,也是注意力、影响力、传播力。新技术、新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播。“隔空充电”与“空调发电”甫一发布,就立刻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营销这类新产品,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广告费。那些指望靠广告赚快钱的企业注定做不大,也走不远。

 

将心注入、专注创新,才是新时代企业致胜的不二秘诀。新时代的物理特征是“永远在线”,新时代的化学特征是“永远在变”。“隔空充电”与“空调发电”正是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深刻理解顾客价值的基础上用心创造的结果。

 

顾客的需求在变,创造顾客价值的产品必须随之而变。有线充电的麻烦、空调费电的烦恼,这些明摆着的顾客痛点,企业应该都能感知,但不是每一个企业有愿望、有能力去解决、去迎合的。小米一直在为解决手机耗电问题而努力,格力一直在为解决空调耗电问题而努力,欣慰的是他们的努力总有阶段性成果。

 

所有行业的最终目的,只有两个:要么通过产品或服务为客户解决问题,要么为客户提供难忘的体验。每一个做企业的都应该对照反思、聚焦发力于此,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

 

作为政府来说,要为企业实现这两个目标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型企业、把更多的政策倾斜到创新型企业。别迷信那些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真有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技术,企业抢还来不及呢。

 

创新并未一蹴而就。“隔空充电”目前还不能实现远离、大功率充电。“空调发电”只停留在专利层面,还未商用,有专家评价““直觉感觉这项专利价值不大,不实用。”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包容和鼓励企业创新的种种努力,持续的创新必将带来最终的成功。

 

 “无人驾驶”具有划时代意义,特斯拉成为全球最瞩目的企业。“隔空充电”与“空调发电”,这些中国企业的不懈创新努力,终将会催生中国诞生更多世界级著名企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