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干部作报告时,为什么前面要摆一排话筒?|独家分析

深海官察 方家评说 2023-02-02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大领导在作报告或发表公众讲话时,面前总是要摆几个话筒。

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你会说,话筒多可以提高音量(那难道就不能调调音量键么)?

还是防止某个话筒突然故障(有一定的原因在里面,那也不用那么多吧)?

抑或是为了增大气场(那难道每位领导都这么“好面子”)?

看到有文章运用声纳探测技术解释了为什么要摆放两个或更多的话筒。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线阵列扩音原理,话筒用一列水平摆放的,可能垂直指向性更宽,而侧面水平不必要的声音就被抑制了,提高了语音的清晰度。

一般开大会时,会场较大、人数较多,为使每一个在不同的方位都能清晰地听到领导的讲话,所以需要这个麦克风阵列。

那么,话筒数是否越多越好呢?是的,其实随着话筒(传感器)数增多,并不会改变对讲话者声音的放大程度,但可以让主瓣更窄(分辨率更高),会场效果更好。

深海官察注意到,国内通常至多的是摆放五个话筒,有说是象征“五星红旗”。各地领导作报告时,面前摆的话筒大多是5个或4个,3个的极少。

对于办公厅室系统的同志来说,怎么摆放话筒既是个政治活,更是个技术活。

在桌上摆放话筒时,要注意说话者嘴部与话筒中间的夹角和距离,最好使话筒的对准说话者的嘴部,这时话筒输出的频响特性最佳;嘴部距离中间轴线越远,频响特性越差,高音丢失越严重,且话筒的输出电压也会削弱。通常心形话筒,嘴部与中间轴线的夹角在450范围以内是适宜的。

会议室讲话时,为了加强语音明晰度,话筒距嘴部以20—30cm为宜,太近,则会呈现低频喷口音,影响声响的明晰度,太远,话筒又会拾取过多的反射声与混响声,容易导致啸叫。此时,若是调音台推得太小,则声响响度达不到需求,听众听不清说话内容,推得太大又容易啸叫。所以,摆放话筒时准确估量说话者的说话间隔至关重要。

所以一般开大会前,细心的秘书长们都会事先到会场走一遍,模拟领导的身高和讲话习惯先试下音,确保万无一失。

这几天,正是各省“两会时间”。深海官察根据当地媒体报道选取部分省份领导作报告时的场景。看看你所在的省(市、区)领导们面前摆了几个话筒。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伟中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乐成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龚正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忠林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衡华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  王莉霞 

|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清宪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浩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梁惠玲

|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赵刚

|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金湘军

|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叶建春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强

|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许昆林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冯飞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炳军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  赵龙

声明|根据公开信息综合。如有不妥,请联系修改或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谈谈新闻报道中的领导职务称谓问题

2023新年献词|让我们在回归日常中,分羹“流动性馅饼”!

2021新年献辞|奇迹是不断拼搏的痕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