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术机器人挑战“达芬奇”
美企的“达芬奇”可以说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巨人,在中国的市占率也非常高。中国威高的机器人“妙手-S”近期将在国内上市,其他企业也积累了销售实绩。在具有特殊性的中国市场,国内企业有两个优势……
中国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向垄断市场的美国产机器人“达芬奇”发起挑战。大型医疗耗材企业威高集团在临床研究上取得进展,近期将在中国国内上市销售。其他企业也在2022年有了销售实绩。在推进医疗产业国产化的中国政府的支持等因素下,美国企业的垄断有可能被打破。
开发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妙手-S”的威高医用机器人产业集团总经理王炳强自信地表示,6月开始可以面向普通外科销售。
威高总部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该公司力争进军手术机器人领域,2021年在国内企业中首次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目前正在医院继续临床研究,还将取得用于普通外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手术机器人中最为普及的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是通过腹部开口插入与机械臂连接的内窥镜、钳子和剪刀,由医生看着显示屏进行手术。除了能以人类无法实现的角度进行手术之外,还有着自动修正操作偏差的机制,可进行更为精密的手术。
制造“达芬奇”的美国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巨人。该公司199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使技术实现实用化。复星恒利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导入的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数量为189台,“达芬奇”的市场占有率为100%。
威高的产品是佩戴3D眼镜进行操作。据悉,相较于盯着被外罩覆盖的显示屏进行操作的达芬奇,能减轻医生的疲劳。威高认为,即使是使用5G的远程手术,自家产品也具有优势。
价格仅为达芬奇的一半
威高的价格竞争力也是优势。香港证券公司海通国际证券的数据显示,达芬奇在中国的售价高达350万美元左右。而威高的售价仅为1400万元,相当于半价。
由于达芬奇价格昂贵,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普及率低于欧美。中国市场占全球的份额只有5%。
在中国,着眼于今后的普及,国内企业相继加入竞争。浦银国际证券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除达芬奇之外,中国卫生部门还向国内4家企业颁发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在商业化方面,2015年成立的手术机器人专业制造商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走在前列。该公司利用位于大城市的优势,积累了临床研究成果。2022年销售了5台,已完成交货。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2023年的销量预计达到10~20台”。
该公司开发的“图迈”拥有4只机械臂,相较于只有3只机械臂的威高,能进行更精细的手术。
在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上,由日本的SYSMEX(希森美康)和川崎重工业共同出资的Medicaroid的“Hinotori”等也参与进来,竞争日趋激烈。
不过,达芬奇的优势没有被打破。达芬奇拥有被20多年历史证实的经验,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各国相关的认可。再加有上精通操作的医生,构筑了很高的参与门槛。
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国内企业具有两点优势。
第一点是中国推动国产化的国策。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高科技产业扶持政策《中国制造2025》中,将医疗相关领域也定位为重点产业。如果像中国政府在曾由欧美企业垄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和磁共振成像设备(MRI)领域所做的那样,要求优先采用国产产品,将对达芬奇构成威胁。
市场规模在10年里增至10倍
第二点是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浦银国际证券预测称,中国腹腔镜手术辅助机器人的市场规模2032年将达到约400亿元,在10年内迅速扩大至近10倍。中国企业能够利用市场规模之大来实现量产效果,降低价格并提高品质。
在手术机器人市场,钳子等耗材的比例较大,一旦普及,就可以稳定地赚取收益。这一市场也有可能出现中美脱钩。
不过,王炳强也承认存在差距,他表示达芬奇拥有几十年的历史,数量庞大的研发人员每年都在不断推进升级,而中国企业起步很晚,还是追赶者。能否打破达芬奇的厚墙,取决于各家企业的创新。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土居伦之 山东威海
威高集团: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山东威海医疗器械厂。是涉足输血和透析相关的注射器等医疗用耗材的中国大型企业,核心上市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的股票总市值约为530亿元人民币。曾与日本企业泰尔茂和日机装成立合资公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