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心,3人遇难!教育部发布预警

新法治报 2023-09-22
近日,河北石家庄揽秀塔附近的滹沱河水域有3人溺水身亡。

25日,记者从当地多部门了解到,当时有1人野泳遇险,另外2人下水去救,结果3人都不幸溺亡。据悉,溺水的是3名20多岁的年轻人。

视频显示,沿岸的小路上停放着很多救援车辆,救援人员在进行搜救。

▲现场的消防车


现场一目击者称,22日下午他在河边钓鱼,当时看到有一个人已经在河里了,另外2人下水去救。

长安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确有3人溺水,遗体已打捞上岸。石家庄市长安分局西兆通派出所人士表示,有接到这个警情,遗体已送往殡仪馆。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中。


警惕!

近期已发生多起

孩子溺水事件


刚刚,教育部发布预警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多地先后发生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教育部特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提请属地党委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教育、公安、民政、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职责分工,压实责任,落细举措,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风险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水利等有关部门,以农村地区学校、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推动明确危险水域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等有关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宣传标语等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强化溺水警示教育。学校要在放学、放假前等关键时间节点,做好预防溺水“六不”宣传,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确保预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四是密切家校联系。各地中小学校要建立家校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反复提醒家长加强对子女预防溺水教育管理,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履行监护职责,切实做好学生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的安全管护。


防溺水知识多一点



老师和家长们
一定要向孩子
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
和自我保护意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重庆、浙江、安徽芜湖等地陆续宣布,无症状甚至轻症均可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正常上班,引发关注。此外,多家医院发布倡议书,号召医护“轻伤不下火线”。


重庆:无症状和轻症可正常上班


据重庆日报消息,12月18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按照《通知》,从即日起,重庆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特殊要求的会议和活动除外)。所有医疗机构除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需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外,其余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无症状和轻症干部职工根据身体状况和岗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可正常上班。


图片


浙江:无症状感染者确有需要可继续在岗


12月18日,浙江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据测算,浙江第一波疫情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来高峰。


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重表示,为科学精准应对即将到来的高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目标,浙江倡导“非必要不做核酸,非必要不查核酸证明”。为方便民众办事,浙江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所有医疗机构,除新⼊院患者及陪护⼈员外,也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人员聚集性活动,除了重要会议和活动外,不再对核酸检测作硬性要求。


陈重建议,各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如果员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引导其对症处置,保证休息。无症状感染者可视情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确有需要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继续在岗,病情加重时及时就医问诊。



安徽芜湖:无症状和轻症可正常上班


据“芜湖发布”消息,12月19日,芜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推进“六稳”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即日起,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各企事业单位无症状和轻微症状的干部职工可正常上班。


《通知》指出,随着芜湖市新冠感染率不断攀升,为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各企事业单位无症状和轻微症状的干部职工根据身体状况,结合岗位需求程度,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上班从事相应工作。


图片


北京:这类情况可解除隔离,返岗复工


19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关于阳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一级巡视员屠志涛介绍说,对于居家隔离康复感染者,自出现症状之日起计,居家隔离须满7天。

屠志涛说,如居家隔离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可解除隔离;如仍有发热症状,待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后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特殊行业和岗位的隔离康复和返岗要求,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多家医院倡导无症状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普通居民感染人数叠加医护人员的感染减员使得医疗资源进一步承压。日前,多家医院发出倡议,鼓励无症状或轻症坚守岗位,号召医护“轻伤不下火线”。


湖北麻城市妇幼保健院12月17日的公开信称,元旦、春节临近,为积极应对阳性感染高峰期,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在此,院方倡议医院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阳性无症状感染者到阳性病区上班,有发热症状的原则上休息3天,建议最长不超过5天。不建议症状严重的人员带病上岗。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倡议书》称,这个时候,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也许会头痛发热,也许会四肢酸痛,但不能“倒下”,不敢“倒下”,更不能群体性“倒下”,我们应身先示范,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倡议书》称,号召全体潼医人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轻伤不下火线,带头在症状好转后及时返岗。


云南的孟连县中医医院也在致全体工作人员倡议书中表示,为减少感染风险,能够独自居住的职工尽量独自居住,科学防疫,加强自主健康监测,“倡导轻症、无症状感染的同事们能坚持上班的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请缨出战”。



内容来源:警钟、南国早报、极目新闻、教育部网站、杭州应急管理
编辑:熊玮

往期推荐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回应来了

“五不得”!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央企7名管理人员被查


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