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在杭州郊外的山上独自一人打了三年的铁

2014-12-29 时长4'18'' 一条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143xif9bg&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追求超清完美画质的人,

可点击微信底部的“阅读原文”

李共标工作室位于杭州近郊一座山上,平时深居简出。他并非科班出身,16岁跟着亲戚去洛阳学做的是石雕,来到杭州因为爱喝茶才开始尝试铁器茶具的制作。当他用最原始的“铁打出”技艺打造出的一件件茶器呈现在眼前时,让人顿时有种发掘到宝的惊喜与感动。

手工制铁的方法有很多,“铁打出”最考验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考验手艺人的心志:首先根据功用选择合适的铁材,然后放到炉火里煅烧,再不断地捶打,打铁人只能凭借经验来决定铁器的厚薄程度,整个过程必须全神贯注。

铁器的技艺最早源于中国,现代逐渐式微;而在日本南部,这种技艺得以保留,一件手工铁器造价不菲。相比脆弱的陶瓷茶具,铁制茶器更硬朗、冷峻。

手艺人 李共标


壶承|李共标制作茶器的材料是黑铁,因为它质地相对较软,容易捶打成形


建水|废铜烂铁受到李共标青睐,十多年的老铁因为风化的作用,表面带有很多细小的气孔


茶托|李共标常去废品回收站寻找需要的材料,拿到材料后琢磨如何根据材料的性质和颜色决定造型


置物箱|李共标说,“其实我做的事情和过去的铁匠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做的东西用途不一样了。”


火钳|一件茶具从选材到成型,往往要花一个多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步骤,都由李共标一个人手工完成


水滴纹圆盘|在烧得正热的铁材中熔入一块冷铁,形成了宛如水滴滴入尘土的立体效果,具有视觉冲击力


红绿水波纹圆盘|铁材原有的红绿漆,在煅烧中形成了表面红绿相间的水波纹,你可以看到老铁材上保留的自然肌理

花器|此器型受到工厂烟囱的启发,天然裂缝是原材料上就有的,李共标认为这样插花比较透气,所以他会选择氧化较厉害的材料来打制


锥型花器|打铁是件非常耗时耗工的事情,李共标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来生火,连续工作一整天


风炉|关于铁质茶具的制作,李共标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以老器皿的造型为参照,将茶具设计得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李共标工作室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溜泗路附近



回复隐世小店查看往期内容

宋聘茶空间

他是穿越了吗

芦田家

唯一可以让我坦诚面对的东西

璞素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三生川

让每一只杯子都有它的安身之所

澄园

美到不愿与人分享

……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今日及往期高清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