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的微笑让我羞愧

2015-08-18 艺术现场 一条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d0162wp7mff&width=500&height=375&auto=0

独家专访 | 英国摄影师马克·内维尔


高大帅气的马克·内维尔曾是一位超级男模,但他更为知名的照片都是他为别人拍摄的。

他是英国派往阿富汗的最后一位战地艺术家,曾以战地摄影师的身份随军驻扎在阿富汗西南部的赫尔曼德省。穿着防弹内裤的他,带了3箱摄影器材,“这是一件非常不真实的事,你可以听见子弹飞过的声音,这听起来并不危险,但如果你的头往那儿多移了1米,就死定了。”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

除了战地经历,内维尔还拍摄了大量纪实影像作品,它们像是时代的探测仪,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他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当下的“人”,以及他一贯对现实所保持的高度关注。

《在赫尔曼德》系列、《背景》系列

《在赫尔曼德》系列之《Bridge Reconstruction, Helmand》,2011年

《在赫尔曼德》系列之《On Patrol in Nad Ali》,2010年

2011年,阿富汗西南部的赫尔曼德省,内维尔以英国官方战地记者身份随军驻扎于此,并进行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及短片创作。



《在赫尔曼德》系列之影像短片《Bolan市集》,2011年

一天早上,内维尔被接上一辆坦克,一路开过一个曾是塔利班领地的市场,这里已经被英国军队占领。他用一台又大又重的16毫米胶片高速摄影机,对着市场上的人进行拍摄。“你开始看见人们的反应,看见这种极大的恐惧。尽管表面上他们在微笑、招手,你仍然可以看见人们眼中的那种真实的不信任感。我为自己身在那儿感到深深的羞愧,为英国军队在那感到羞愧。”

内维尔决定不在这些短片中加入声音,从而让人真正关注画面讲述的内容,而不是被吞没在虚幻的故事中。


《背景》系列影像短片创作过程,2011年


《背景》系列影像短片,2011年


《背景》系列影像短片,2011年

在赫尔曼德,内维尔还创作了另一个叫《背景》的影像短片系列。他先制作了一些背景板,上面是过往的战争照片或相关主题绘画作品。然后拍摄下与这些背景相对应的阿富汗的真实影像。内维尔以这种形式的创作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思索,“我的想法是,以此提醒人们,我们已经去过阿富汗两次了,但问题从未得到好的解决,究竟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这一次事情会变好?”


《格拉斯哥港》系列


《Mark's New Flat》,2004年


《格拉斯哥港市政厅圣诞舞会上的贝蒂》,2004年

《弗格森造船厂》,2004年


《格林诺克年度体育名人奖》,2004年

《St.Francis Social Club》,2004年

2003年至2005年间,内维尔生活在苏格兰小城镇格拉斯哥港,他记录了这个小城镇上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碎片,并做成摄影书《格拉斯哥港》,赠送给每个参与项目的小镇居民。从此之后,内维尔所有的作品都是在探讨摄影在现实中的社会功能。


《格拉斯哥港》项目完成后,这些摄影画册被当地的男孩们亲手送出,内维尔很高兴地看到,人们对这个项目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反应。

《这里是伦敦》系列


《托特纳姆萨默福德格罗夫儿童游乐园》,2011年

《Bank of Ideas》,2011年



《南肯辛顿鲍里斯夜总会的舞池》,2011年


《伦敦金属交易所》,2010年


《托特纳姆萨默福德格罗夫儿童游乐园里孩子们熄灭了烤肉架》,2011年


《The Boston Arms》,2011年


2011年末,内维尔受《纽约时报》杂志的委托创作了作品《这里是伦敦》系列。从富裕的社区到贫穷的社区,内维尔的创作着眼于将其进行社会视野内的横向对比。内维尔试图将这些图像处理成20世纪70、80年代的拍摄风格,以此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英国的社会、收入等问题——在过去的40、50年间,这些问题从未真正改变。内维尔希望单纯从影像本身来进行讨论。



马克·内维尔(Mark Neville),英国摄影师,曾在伯克希尔郡雷丁大学(学士)、伦敦戈德史密斯学院(硕士)以及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学院学习艺术,曾于2011年以英国官方战地记者身份,随军驻扎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创作。作为艺术家,他以致力于艺术与纪实摄影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著称,利用摄影和电影来捕捉劳动群体独特的面貌。目前,内维尔生活和工作于伦敦。


展讯信息:《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

时间:2015年7月12日 – 8月23日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F座)


《艺术现场》欢迎推荐艺术家:art@yit.com

商务合作请回复“广告”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m0153o2hla0&width=500&height=375&auto=0

阮义忠

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说:“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应是礼敬和尊重,而不是捕捉或猎奇。每个人的成长经验中,如果没有一个彻底的羞愧感,不是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眼前所见,那就没有资格去拍它。”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f0138nmodeq&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国锋

2011年以来,中国摄影家王国锋应朝鲜中央政府的特别邀请,连续四年深入朝鲜进行艺术创作,他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该许可的艺术家。


微信编辑:丝绒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视频

欢迎大家到腾讯微博@一条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