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同济教授用机器人造房子,斩获国际大奖
7月6日,
国际建筑师协会三年奖的
August Perret建筑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哥本哈根举办,
同济大学教授、建筑师袁烽
成为这个奖62年来,
第一次获得该奖的中国学者。
▲
袁烽从事机器人建造研究15年,
致力把机器人引入中国的建筑学科,
15年里,他从0开始,
完成了机器人设计建造房子的突破。
2022年完成的成都瑞雪展示中心,
智能建造率达到90%,
是中国目前建造率最高的建筑之一。
袁烽作品,坚硬的建筑材料,表现出柔美、动感的气质
他开始系统研究数字建造时不算年轻:37岁,
一头扎进去15年。
如今52岁的他,
依旧活跃最尖端前沿的建造领域,
希望真正改变行业,
将人们从低效、粗放、危险的建造中解放出来。
6月,
一条拜访了他在成都的最新项目,
也去了他15年前改造并使用至今的工作室,
一个藏在工业园区的世外桃源。
撰文:游威玲
责编:邓凯蕾
7月6日,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三年奖(UIA Triennial Prizes)颁奖典礼,获奖者代表着全球建筑行业在各个领域的最高水平,图为袁烽与国际建协主席José Luis Cortés Delgado
6月底,端午节后的上海,夹杂着梅雨季的湿热。一条摄制组来到了上海市北的一个偏僻工业园区,拜访刚刚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的奥古斯特·佩雷建筑技术奖(Auguste Perret Prize for Technology)的同济大学教授、建筑师袁烽。
奥古斯特·佩雷建筑技术奖设立于1961年,比1979年的普利兹克奖还早了18年,是建筑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袁烽也是这个奖项设立62年以来,第一次得奖的中国人。
1978年获奖者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建筑师皮亚诺和罗杰斯 ©RSHP
在获得建造技术奖的优秀建筑师中,首届获奖者Felix Candela(1910年生,1961年获奖)和Frei Otto(1925年生,1967年获奖),对袁烽建筑理想的形成至关重要,曾经的建筑学后辈,如今和“偶像”们在同一个名单
“确实前面有20多次的颁奖当中,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人在文化层面有很多的贡献,但是对于技术层面一直是回避的,或者说,我们一直是在应用的状态。”他说。
袁烽在工作室
袁烽2015年自主研发的桁架机械臂,臂展11米跨度,可以负载125公斤,能在11米到14米的范围里实现自由加工
机器人建造工厂
相比于传统的设计与建造,建筑师将自己空间想象力与计算设计相融合,再由机器建造工厂把所需的建筑部件加工好,运到现场进行点对点拼装。相比于传统的设计和建造,这样的方式精准、高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瑞雪展示中心位于成都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内,包含展览展示、剧场、办公3大功能,共有4个空间。
馆如其名,整个建筑犹如一座连绵起伏的白色小山,卷起层层雪,又像一条白色丝绸落在了地面,柔美,富于动感。
整个屋面,是用可回收材料的改性塑料3D打印而成,屋面面积近2200平方米,由4150块打印板构成,全部在工厂根据设计精准定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
看似未来、先锋的建筑型态,背后是高精尖的数字建造技术,但对袁烽来说,空间里最重要的,是抬眼能看到的裸露的木结构。
“中国的传统,你走进一个寺庙,你会发现整个都是木结构的感觉,通过材料的建构来实现的一个整体,从精神本源上讲,还是有中国的一个情结在里面。”
“我们中国古建筑里面,只有几个柱子,上面的梁,很多都是跟斗拱相辅相成,通过这种互承的方式,实现一个大的建筑跨度。”
在袁烽看来,建筑师不应该丢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自信,同时也要面对这个时代的技术。
“数字化是手段,尊重材料、尊重每一个螺丝,把它们的美学表达出来,这点上我觉得是我们坚持在做的。有文化基因上的传承,用一种全新的技术来展示,它会发展出一种新文化。”
借助新的建造技术,传承传统文化,创造不一样空间,从2009年袁烽为自己的事务所选址就有迹可循。
当时摆在袁烽面前有2个选项,一个是在上海的市中心,租一个小资的洋楼。另一个,是去一个偏僻的工业园区,后者的好处是租金便宜,面积足够大,可以有生活:院子、茶室,还可以让他做各种建造的实验和探索。
他选择了后者,一待15年,这个偏僻的工业园,至今没有便捷的地铁通达,园区外面的马路沿路满是旧的工业厂房,宽大的道路没有城市里熟悉的商场和住宅小区,像个城乡结合部,但是几经转折,满肚狐疑之际,突然来到一个世外桃源。
在办公室深处,藏着一处隐秘的院子,竹影深深,环着一汪水池,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下,袁烽两层楼高的书房和茶室就藏在树下,一路过去,可谓“曲径通幽”。
一道稠墙,从人工到机械臂操作,走了6年。
成都竹里
竹里登上威尼斯双年展舞台
这个房子,开当代乡村木构建筑之先河,“如今你去成都,你会看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流动式的美学和传统材料融合,大尺度的、非线性的空间,就是从这项目开始的,它对当代乡村的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022年的瑞雪,机器人智能建造率已经实现了全国领先。袁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已经能处理15种建筑材料工艺。
省,精准的设计,甚至通过用高性能的设计、结构的优化,实现用最少的结构,来撑一个更重的结构,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他的妈妈希望不要一家子都搞艺术,能不能有个不学艺术的。就这样,作为一个出生于艺术世家的孩子,学了他当时认为不大可能是艺术的建筑学。
今年的数字未来暑期工作营,袁烽的团队用绿化带捡来的废弃树杈,造了一个树塔
袁烽的到访恰逢其时,当时学院里讨论的最多,就是造房子可不可以用机器人,可不可以人机协作。
这一年的访问学者结束后,袁烽回国,也将建筑数字化技术带入了中国的建筑学科教育前沿。
袁烽笑称自己算是大龄出国,回顾这个契机,他十分庆幸:“我在37岁这个年龄,和我26岁去美国留学相比,收益是不一样的,37岁的我,有了很好的基础和体验,带着这些思考,对我后来的工作和改变意义更大。”
部分图片提供:上海创盟国际有限公司
摄影:苏圣亮、王可、存在建筑、吕凝珏、Schran Images、Bia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