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是这些活得最简陋的人,干着最漂亮的事儿

2015-12-03 一条

▲ 点击蓝字“一条”,关注中国最美视频微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757rw93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景德镇 | 青年陶艺家 汪豪

汪豪曾是安田猛的助理,目前生活工作在景德镇。2010年,他在这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部分实现了自己的陶艺理想。虽然当时这里条件很苦,“除了铁到处都发霉”,但他不畏艰辛,花了5年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制陶技巧。

汪豪一直在做青白瓷,这是一种在1000多年前就让世人为之痴迷的瓷器。特别是宋代官窑烧造的,至今都备受藏家追捧。但在汪豪看来,官窑虽好,却看不见活泼、天然的个性,他说:“器物要活在生活里。”所以,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关注、制作并不那么主流的民间青白瓷。

2008年,汪豪去日本陶器之乡益子考察,在那段时间里,坚定了独自制作陶瓷的决心。


回想刚在景德镇建立工作室的时候,汪豪感慨,当年这里年轻人制瓷的氛围还没有现在那么好,条件也挺艰苦的。


汪豪喜欢青白瓷,喜欢它的细腻柔和,就像湖水。景德镇曾在宋代成为青白瓷烧造中心,这里的古代标本是最好的学习参考。

“喜欢做器皿是因为它们看上去简单,但把简单的东西做美很不容易”,从青白釉的调配,到最后的烧制,汪豪全部亲力亲为。

“制瓷,不是简单的拉个盘子、拉个碗,优秀的陶手不仅要有犀利的眼和灵敏的手,还要有敏锐的感知。”他把所有的热情和想象,都注入到了这有如湖水的青白瓷中。

这只花瓶,是汪豪用割线在瓷土上割出一棱一棱的线条而制成的。他喜欢把花器的脖子做小一点,这样投入花材比较方便。

汪豪欣赏大方的气势,于是这件青白瓷碟子就做成了敞口,它简单但富有巧妙的弧度变化,而且碟子边缘可以积釉。

瓷有自己的规律,柔软,清澈,坚硬,有韧性。汪豪的创作灵感,常常来自材料本身,对它敏感,才能从中获得创作欲望。


他认为,陶艺家成就一件相对动人的作品,没有任何捷径,就在于日常的点滴积累。



最热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712clvh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有个年轻人,天天在家摔盘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70bvmlb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一见钟情,生活特别简单,自给自足


▼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生活馆购买职人美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