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致敬!从刻字工到优秀编辑,他用42年“杖剑走天涯”

2018-03-22 包头日报

        凌晨,昆区,乌兰道上一栋栋建筑在路灯的陪伴下,进入梦乡。乌兰道20号,包头日报社四楼的几间办公室却一直灯火通明,埋在报纸上一个个小如蚁头的文字中,那些身影早已忘记了时间。


  凌晨4点,确定报纸版面上的文字和图片准确无误,一个个身影起立、关灯,踏上回家的路。


  拄着双拐,呼吸着初春寒冷的空气,看着同事们都坐上车,苑庆钢习惯性地点燃一支烟,舒缓一下满身的疲惫再回家。


  这段只有十几分钟的回家路,漆黑的夜里,他走了42年,从青葱年少到满头华发,双拐支撑着身体的重量敲击出的声音,演奏出了一首华美的生命乐章。



质疑


  一岁半,双腿小儿麻痹。病魔剥夺了苑庆钢行走的权利。


  小学、初中、高中,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


  为了这个藏在笑容之下的梦想,在他看来,无数次的摔倒,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在一次次摔倒爬起的过程中,苑庆钢人生的目标更加清晰。


  1976年,苑庆钢来到包头日报社工作。


  起初,他被分配到印刷厂,做刻字工。可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影响了苑庆钢双手的力量,这个活儿他没干几天。


  “他能干什么?”议论的言语响起。


  ……


  在报社,接新华社电稿是一项枯燥又需要极强责任心的工作,最让人难熬的是,每天上夜班。


  1976年,接电稿的设备非常简单——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对应的却是第二天必须刊发的国内外大事。接电稿的人就像前线守碉堡的人,必须保持时刻清醒。


  17岁时,苑庆钢成为包头日报社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接电稿的人,他也是报社唯一的残疾人。

电波



  担心与疑虑从未间断。苑庆钢独自消化着周遭的一切,从连讯头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开始了逆风爬坡的人生。


  接电稿的岗位,上班时间是晚上10点以后,而每晚8点,苑庆钢都会准时来到报社,认真地阅读当天的报纸,关键的地方都用红笔标注,提醒自己多注意。编辑们上班后,那些疑惑的问题,苑庆钢一一请教。听到双拐“哒~哒~哒”敲地板的声音,编辑部的老师们就知道,小苑又有新问题了。


  无线传输电稿信号不稳定,收到的稿子经常会出现断字、缺字、跳行等问题,为了不给下道工序带来麻烦,苑庆钢收到每篇电稿之后,都要一字一句地确认。为了几个字、一段话,无数次深夜,他要连续拨打新华社发稿中心的电话两三个小时。


  电稿量经常很大,传输持续的时间长,熬到凌晨四五点钟成为常态。


  确认完所有电稿无误,已经是第二天清晨,苑庆钢拄着双拐回到宿舍,身体累得好似一摊泥,可紧张的神经还在不断地回转那些信息有没有问题。


  自从走进包头日报社,苑庆钢每天的生活都从上午11点开始。


  从宿舍爬起,回家。进屋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打开电视、收音机。里面的整点新闻,他不敢有一点落下。


  先了解重要的国内、国际大事再吃饭,中午小憩一下,老报社小楼的楼道里又清晰地传来双拐敲击地板的声音。苑庆钢来了。


  那时候,包头日报社总编室人手少,白天的杂事多,几位白班老师非常忙。苑庆钢又把上班的时间提早到下午,填写稿费单、统计各项任务,只要是能上手帮忙的杂事,他都认真干好。



重任


  接收的电稿需要深加工,这对编辑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有极高的党性、政治觉悟、大事件的判断能力,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从小就非常喜欢中文的苑庆钢,日常的时间几乎都用来阅读,但走进报社后,他发现自己与老师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了提升自己,老师们修改过的稿件,他都要逐一对比,遇到经典的修改,他都收藏起来。


  7年,从苑庆钢手里经过的电稿几万篇,没有一篇出现问题。


  7年,埋头苦干,那个拄着双拐的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人人敬重的“夜归人”。


  1982年,编辑岗位调整,重要的时事版需要一位有能力、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编辑。此时,报社的领导和资深编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苑庆钢身上。


  看似只是传稿,实际却是历练。7年时间里,苑庆钢作为稿件把关第一道工序,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文字能力,在不断与老师们的交流中,稿件的改动、标题的处理、版面的策划他都参与其中,那些经过他协助处理的稿件处处精彩。更重要的是,在报社领导和资深编辑们的带领下,苑庆钢具备了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责任感,更具备了做好党报“把关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虽然很熟悉编辑工作,可独立上手还是非常紧张。每天深夜,他经手的稿件总是最后完成,画版、拼版,一直到出大样,他都在印刷厂和师傅们一起工作,直到确定没有瑕疵,才在凌晨四五点回家。


  第二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拿人民日报等报纸与自己改过的稿子对比,一看到精彩的标题,精准的修改,他都会找出问题所在,继续努力地学习。

守夜


  当精益求精变成一种习惯,苑庆钢成了一个“走钢索”的人。


  1999年12月31日,包头日报社策划了世纪报道,下午上班到2000年1月1日凌晨6点离开,回家仅仅睡了4个小时,他又开始了新世纪第一天版面的编辑。


  每年全国“两会”、自治区和包头市“两会”,重大报道,最考验编辑的能力、体力,这个时候,苑庆钢是这个编辑团队的精神支柱。凌晨一两点出小样,朗读校对,一条稿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一个版面点滴之处细细打磨,时光飞转中,他已经成为编辑团队的核心。


  此时,谁也不知道,失眠、神经衰弱、高度的精神紧张,都将除了工作之外没有其他业余生活的苑庆钢折磨得极度疲惫。


  2009年,苑庆钢开始承担一版和二版的编辑,为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努力调整着自己,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苦熬过了一段最难的日子。


  2013年至今,苑庆钢虽然不再做版面编辑,但所有重要版面的内容,他都是最重要的把关人之一,在每一次重大活动报道中,他都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十几个深夜。


  回望新闻出版部42年的变化,曾经最年轻的人已经变成最老的人。而每每听到走廊里响起苑庆钢的拐杖声,许多年轻编辑记者的心都热了起来,因为那个让他们放心的“大哥”又来了。

有她


  下雨了。上午11点,从梦中醒来的苑庆钢看着窗外湿漉漉的街道,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叹啥气,有我呢!”60岁的赵桂茹一边干家务,淡淡地说了一句。


  苑庆钢凝望着妻子的身影,内心温暖平静。40年,“有我呢”三个字成就了苑庆钢,成就了这个家。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下午3点,夫妻二人准时出门。几分钟后,苑庆钢驾驶的汽车驶进包头日报社后院,赵桂茹下车,从后备箱拿出一卷地毯,麻利地铺在进门的台阶上,然后回到车旁,扶着他一步步上台阶,进门。


  安全到达。苑庆钢上楼,赵桂茹步行回家。简单的护送,一走38年。


  1980年初春,冰雪消融道路湿滑,苑庆钢在上班路上摔倒过很多次,但他从不告诉家里人。直到一次摔倒时身体压住了左脚,脚肿得像个大面包,妻子才知道他上班路上受的苦。从那时开始,无论是步行、开残疾人助力车还是考取驾照开上小汽车,每逢下雨、下雪,妻子就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必须要拄双拐行走的地方,妻子都要提前铺上准备好的地毯。


  事业上取得的成功,苑庆钢把荣誉都给了妻子,十佳记者、国内的各种新闻大奖……赵桂茹手捧丈夫递来的奖状,甜在心里。她知道,这个人用他的辛劳支撑起了前进的双腿,更让他和常人一样“健步如飞”。


文图 | 记者  赵永峰  李强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本期编辑 | 林一凡 审校 | 张桂莲

大家都在看☑ “熬”!(写得真好)
☑ 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也绝不讨好任何的冷漠 蓦然回首,人生已到中年!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