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意外闯入科幻界却登顶主峰的汉界法律人
引言:“就像黑夜里的鸡鸣叫起来,让黑夜无法漠视他的存在;就像群鸟飞出林涛,让林涛无法淹没她们去来。”。
他们,在骨感而压抑的现实世界奋斗,在丰满而销魂的科幻世界暴走。
有时候,法律人被认为是这个星球上比较冷酷无情、势利的人群之一,但大家没看到我们的公益活动和奉献精神;我们被人认为是只讲硬道理不讲软道理、只讲死逻辑不讲大情义的机器人,但大家没理解我们一直在做千年封建道德(什么父债子偿,欠款肉偿啦)的现代价值矫正,当事实撕碎了情义标签时法律必须评估损失,自由的法律边界也需要事事时时勘察、论证和调整;我们被认为最最拘泥于司法的繁文缛节细枝末节,并僵化地循规蹈矩,甚至乌鸦嘴和风控狂,但大家别忘了我们有温度,甚至有些法律人超凡脱俗,脑洞犹如虫洞,沉溺于科幻并可以自拔,出入幻境,落笔生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在三界(法界、科幻界、汉界)交汇处的大帅哥:
第一位帅哥是刘宇昆(好像听说过?)
这哥们11岁随父母去了美国,在波士顿工作,从程序猿转行做律师,业余时间忙得半死,疯狂写科幻小说和诗。
据环球人物记者卢楚函所报导,昆哥起初毕业于哈佛英美文学专业,同时选修了计算机,因为“可以构建虚拟机,运行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最终解决实际的难题”。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程序猿。
由于程序猿压力很大,终日写代码,没空搞创作,昆哥觉得太没劲,于是又上了哈佛法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就是在涉及高科技知识的案件里,我被雇来为律师和法官解释那些计算机、程序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做的工作既和法律有关,也与编程序有关”。这份工作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写作。
文学、计算机、法律等生命中经历过的元素,为刘宇昆此后的作品添了几许更为丰富的色彩。他不仅自己两次攀上魔幻世界最高峰,而且,还担任翻译挑夫,把另外两位中国同胞也送上魔幻界的珠峰,我觉得,这种人才太少了,充分证明,从中学开始,我们得多送一些孩子出去!
(此处开放广告位,价格面议哈)
其人其事其文,我们节选和混编了北京晚报吴霜的文章,来满足大家好奇心——
父亲、译者、作家、律师,刘宇昆的一天在四个身份之间不停切换着……
(一)作家刘宇昆
登上火车,刘宇昆打开电脑,开始写作。
作为作家,2012年,刘宇昆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中爱》斩获世界幻想文学最权威的两个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2013年,他的作品《物哀》蝉联雨果奖,之后又多次获得日本、西班牙等国的奖项,包括世界奇幻奖。
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通勤火车时间”几乎是“作者”刘宇昆可以独自集中精神写作的唯一时间段。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The Grace of Kings的续篇,大部分都是在火车上完成的。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科幻文中,有一篇非常有争议性但具备沉重的华人历史担当的文,起初甚至没有出版社敢出版,好不容易几年后小杂志发表了,才有20多人看过,居然还意外获得星云奖提名。以下插播腾讯文化采访刘宇昆的文章(编写:贾嘉,采访:陈思、贾嘉里)——美国人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在《终结历史之人:一部纪录片》这部小说中,刘宇昆讲述了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妻子日裔物理学家桐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1940年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的故事。
“我在写《终结历史之人》这篇小说时,曾和一些为日本辩护的学者、网上的人进行了交流,想知道他们的想法。也许中国读者不太清楚这样的情况,而在西方,很多人一直在为日本说话,他们一直说,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都是假的,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编出来骗人的,日本没有做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日本也没有强征慰安妇,关于日本的这些负面报道都是骗人的。
我觉得很奇怪,日本的文化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人觉得日本是一个神秘的、具有东方文化精髓的国度,在他们看来,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大和民族是这样一个文明的、善良的民族,怎么会有那种事情发生?不可能,肯定是中国人编造的。在西方没有生活过、经历过,对这种事是没法相信的,但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当张纯如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一书后,美国很多学者和普通人都觉得张纯如是骗人。”
(二)译者刘宇昆
一个普通的冬日清晨。波士顿郊外,雪已经积了半米深。
一如既往,译者刘宇昆登上通勤火车,扑面而来的暖气让他打了个寒战。在抵达公司之前,它有四十分钟时间。
打开电脑,他开始再次核对《三体Ⅰ》的译稿。
一般来说,一位好作家是不太愿意将宝贵的精力放在翻译别人的作品上的。然而近几年,刘宇昆笔耕不辍,在创作自己的小说之外,还先后将陈楸帆、夏笳、马伯庸、糖匪和笔者本人等一批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译到了国外。
译者刘宇昆充当了中西方科幻交流文化使者的角色,对中国科幻而言,意义非凡。在2014年华语星云奖大会上,当谈到日本科幻现状时,日本作家立原透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世界范围,我们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
刘宇昆自幼移民美国,他的日常交流、阅读、写作就基本以英语为主。不过,刘宇昆自幼也对中国传统文学十分着迷,熟读《三国演义》、《史记》等文学经典,所以能妥善处理尖端的翻译问题。事实上,他是美国唯一的中英双语科幻翻译家。
从“信、达、雅”三个维度,他的翻译水准都得到了美国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认可。《冰与火之歌》(电视剧“权力游戏”)作者乔治·马丁(同时也是雨果奖得主,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对刘宇昆翻译的《三体》评价是:“文体很干净、紧凑,翻译作品往往不是这样,有的时候会比较滞涩。在这方面,刘宇昆做得很好,很流畅。”
(三)律师刘宇昆
下了火车,律师刘宇昆走进公司,开始处理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是时薪制,节奏很快,十分消耗脑力。下午,他作为法律顾问校对诉讼文件,度过了紧张的两个小时。
傍晚,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精疲力竭地向车站走去。
(四)父亲刘宇昆
夕阳西沉,刘宇昆踩着积雪,推开了家门。吃过晚饭,他和两个女儿玩了一会儿他们自己发明的“抓鬼”游戏。
熄灯后,他在黑暗和疲惫中努力睁大双眼。以后,怎么向女儿们描述《三体》里那个神奇的世界呢?有三个太阳的?
下意识地,他脑海中盘旋着通勤火车有节奏的声响。在想出答案之前,他就沉入了梦乡。
第二位帅哥是赵俊(一个陌生的名字?)
憨厚可爱,幽默可掬,爱好太广数不过来,但他的理想主义从未被现实治愈,甚至恶化到科幻主义的地步。而他,却有不为人知的“两面性”:
正面,他居然是一位法官。毕业于中原工学院法学专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以工作身份“隐藏”在江苏的某一个法院,业余时间疯狂写作。关于其人其事,我们节选澎湃新闻网的文章供大家玩赏——
那年,他在河南郑州的中原工学院读大三。头发染成淡黄色,左耳戴着一只硕大闪亮的耳钉,身上穿着肥大的罩衫和垮裤,周末和一群同样感觉“自己很帅”的狐朋狗友跳着拙劣的街舞。那时,一无所有,但总觉生活背后有无限可能。10年后,工作按部就班。打过耳钉的耳洞,早就长匀实了。
他开玩笑说,当初他抱着“期待灰色收入”的心理来到法院,“贪赃枉法的事我不会干,但我想应该会有很多福利、补贴吧,结果真没有”。
他颇为无语,科幻圈对他的法官身份更感兴趣,法律圈更多因他的文章知道他,而不是案子。
反面,他又是跨界作家,外号桂公梓。
他写过反映法官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决不妥协》(实际上就是吐槽大锦集),新书《不写判决时写些什么》近期出版。更妖魔的是,他心血来潮、脑洞大开写了科幻短篇小说《金陵十二区》(没错,不是金陵十三钗),获得201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你没听错,业界大奖!关于其文,我们节选澎湃新闻网的报道供大家玩赏——
当初他写《金陵十二区》,“只是想认认真真、正儿八经地扯个淡”,顺便嘲讽一些不守规则的人。他有着强烈的规则意识,讨厌不讲规则。
《金陵十二区》中,“你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无视红绿灯横穿马路的人,很可能就是外星异种”。
在层层深入的对话中,虚构了江苏南京有第十二个行政区,就在奥体中心。奥体中心表面看是个体育馆,其实是个藏有外星生命的秘密基地。第二代和第三代外星人混杂在南京市民当中,他们想通过颠倒人类文明来控制地球……
南京否认撞人的彭宇,醉驾致5死4伤的张明宝,饿死女童的吸毒妈妈乐燕,“都不是地球人,而是伪装成地球人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外星人”,“他们成功地扮演成人类社会中的说谎者、无知者和冷血者,成百上千倍地放大了人性中的无耻和卑劣,并把它们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小说出炉的过程非常简单。他每天上下班开车经过奥体中心,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看到奥体中心像飞碟,就想到是否会有外星人,是否外星人就在南京人当中。然后,他用两个晚上就写完了。
功力如此深厚,该有多少年的科幻努力。出人意料的是,此前,桂公梓从来没想到写科幻小说,也几乎没看过科幻小说……
结语:他俩都是有担当的法律人,其他啥也不说了。对昆哥感兴趣的,可以上网买书看;对俊哥刚兴趣的,可以花10多分钟阅读金陵十二区,点击文末左下角。
如果您是公司企业法务(前提),欢迎加入公司法务联盟一起玩,可添加微信号martin5677;如果您有与法务相关的专业文、非专业文、故事、体验、吐槽,段子、图文、音乐,或者你公司招聘法律行业实习生及职位信息,可发完整资料至:inhousecounse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