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3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民国最后几天,为何胡适和蒋介石都曾大哭?(黑白先生)

2017-02-19 黑白先生 黑白先生

民国最后几天,为何胡适和蒋介石都曾大哭?(黑白先生)


1948年11月6日,在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的指挥下,以徐州为中心发动淮海战役打响。国军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自知大势不好,开始着手制订“抢救学人计划”。计划名单上全是国内卓有成就的知识份子。当时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有81位院士,可是北平的知识分子不愿意追随国民党逃跑。仅10余位随蒋到台湾。后来老蒋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据季羡林回忆,当年,老蒋派3架飞机,运输这些北平的著名学者。胡适亲自到南京机场恭候。飞机到达后,他拉开一架舱门是空的,拉开第二架又是空的... 胡适一个人在机场嚎啕大哭。胡适之哭,真乃千古一哭,也是千古一叹。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哭一叹并非空穴来风。冥冥之中胡适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这些知识分子的命运。


胡适在哭,同病相怜的蒋介石也在哭。1949年1月,淮海战役末期,老蒋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挥毫写下:“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泪纵横”这句诗。后率部离开大陆转移台湾。据蒋的贴身侍卫回忆:“他伏在桌子上哭的很伤心,一边哭还一边叨咕,不打了,不打了,打来打去死的都是中国人,这是天要亡我,现在中国人都相信他们,打没用,等中国人慢慢看清了真相,会期待我们回来的”。


蒋介石这次大哭,是抗战以来第二次。上一次的眼泪是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党上将张自忠而流。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十万军民恭送灵柩,其间日机三次飞临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日军敬其英勇,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其遗体。蒋介石、冯玉祥臂缀黑纱,肃立迎灵,蒋介石更是“抚棺大哭”,令在场者无不动容。从此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看来老蒋确实是个性情中人。


回过头来再说说胡适,战争结束。胡适也没随老蒋去台湾,而是只身去了美国,当时胡适给出的理由,“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自由”“去台湾了,有面包,但蒋介石给我的自由很有限。”其实胡适当时在机场哭,也和他的次子胡思杜有关,胡适不管怎么劝,胡思杜执意留在大陆,决不去台湾。可怜次子胡思杜后来在1957年的一次运动中。不堪屈辱在宿舍“畏罪上吊自杀” ,胡适至死都不知情。


50年代大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批判胡适运动,对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历史观点、文学思想、哲学史观点、考据学、红学研究等逐一进行批判,就连胡适儿子胡思杜发表了一篇“人民公敌我的父亲胡适”...《纽约时报》记者问胡适:为何连你的儿子都在骂你?胡适答:沉默是最基本的自由。我儿子都不能沉默,是一个最好的证明。1955年,为彻底批臭胡适,三联书店还特此出版了8大本《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约200万字,蔚为大观。身在美国的胡适,极富耐心地看完了这8大本奇书。竟然很高兴,他说,“批判就得看我的书,相当于广谱我的思想。 我高兴还来不及”。学生唐德刚问胡适:“这几百万字的巨著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学问和真理?”胡适答道: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此语大可推而广之,没有自由,哪里谈得到思想?没有自由,哪里谈得到创新?没有了自由,所谓思想、创新云云,一切都是缘木求鱼、叶公好龙罢了。


1952年,胡适应邀到台湾讲学,他当面对蒋介石说:“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蒋介石怫然变色,气得全身发抖。蒋在当天日记中愤慨记录:“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这就是“不受左右”的胡适。“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胡适一生,没有加入过任何的党派,尽管蒋介石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多次邀请他加入国民党,但他都是不为所动,他对功名利禄视为天上的浮云,他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信仰,视权贵如犬马,在民国,象他这种能够保持独立人格的士人可谓比比皆是,傅斯年、梁簌冥等都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士人。


(如上图)1967年的台湾,时年80岁的蒋中正。他坐在海边,手执望远镜,遥望大陆。他在想什么呢?此时对岸文革如火如荼。也许还在为民国培养的60多位院士没来台湾而耿耿于怀吧。


黑白先生公众号:heibaixiansheng333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