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尹保云:反文明的文化丨“文明与文化”系列之三

2016-06-18 尹保云 腾讯思享会

【爱思想,就点击上方蓝字 腾讯思享会 关注我吧!】


本期作者:尹保云(北京大学教授)


本期精彩内容: 

 

  • 文化概念具有反文明的底色,蕴含着一种精神惰性。它的现代词只是在18世纪后期才在德国诞生,一开始就是作为文明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使命是反文明。

 

  • 德国人用文化来贬低文明。他们认为,文明所指的那些东西虽然有用,但却是次一等的价值,是人类的外在表现或人类存在的表面;文化才是更有价值的深层的东西。德国虽然在文明上不占优势,在文化却占优势。

 

  • 即便在文化上,当时的德国也找不到值得骄傲的东西。文化一词只是把德国人引入诡辩思维,在“民族魂”、“民族精神”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用诡辩和想象来满足民族虚荣心。

 

  • 中国思想界所受到的西方影响,主要来自于德国和俄国。很多中国学者至今痴迷德国哲学,将之视为思想高峰,敬畏万分。其实,德国思想是一个大泥坑,里面堆满了烂泥和无用的石块。

 

  • 一般而言,文明有多大高度,文化也有多大高度;在文明上不如人,在文化上也不会高,硬要拔高和加以粉饰,只能是自欺欺人。

 

以下是正文内容:


一、“文化”一词的反文明背景

 

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都是从欧洲引进日本,再引进到中国。文化所指可大可小,大到包括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小到用来指具体事物如阅读识字、服装样式等。谁都可以口语式地使用“文化”这个词,但要做理论和学术的思考则不容易,因为这里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很容易掉进陷阱。


文化概念具有反文明的底色,蕴含着一种精神惰性。文化的现代词比文明晚出现了200多年。尽管它也有拉丁词根(cultus,涉及土地的耕作),但它的现代词只是在18世纪后期才在德国诞生,最早收入它的是1793年的德语词典。它一开始就是作为文明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使命是反文明。当16、17世纪文明一词在英吉利海峡两岸流行时,德国长期处在落后的封建割据状态,虽说它的西北部有自治城市的繁荣发展,但这些依附于封建社会大结构的自治城市与现代资本主义相去甚远,而且很快走向衰落。文明一词所包含的现代性事物诸如资本主义、城市生活、工业技术、公民社会的国家及殖民地国际关系等,在德国广大地区都是看不到的。直到拿破仑侵入时,德国仍分割为300多个公国和1000多个骑士领。恩格斯曾称此时的德国为“大牛圈”,到处是一堆堆的牛粪。


这种落后的状态,使向来以“神圣罗马帝国”为荣的德国人听见文明一词就感到被打了耳光,民族情感受到极大刺伤。于是,他们发明了文化(Kultur)一词来代替文明,用来概括德国的本土好东西,与文明一词对抗。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

 

德国人用文化来贬低文明。他们认为,文明所指的那些东西虽然有用,但却是次一等的价值,是人类的外在表现或人类存在的表面;文化才是更有价值的深层的东西。德国虽然在文明上不占优势,在文化却占优势。德国有哪些文化上的好东西呢?当时的学者们沿着两条线索寻找:第一条线索由赫尔德(1744-1803)开创,他在1770年写了《论语言的起源》,认为语言连接着现在和过去,一个家庭、部落或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生活积累是包罗万象的,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民族魂”。在他的号召下,一时兴起了对祖先事迹、故事传说、部落历史、民间歌舞、习俗等的研究。文化放大为部落或民族的整体,包括它过去和现在的一切。第二条线索是研究“高级文化”,开始是精神和宗教,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科学等的创造,宗教始终被视作是关键,它提供创造的想象和源泉。

这两条线索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文化的全部。一方面是民间文化(过去与现在的全部),另一方面是高级精神活动,二者组成部落或民族的整体。过了一个世纪后,英国社会学家泰勒在百科全书(1871)的词条中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这常被视作文化概念的基准,实际上只是把德国的两条研究路线综合在一起。


问题是,从文化上并不能找出德国的骄傲。那些拥抱现代文明的民族(英、美、法),也同样有民间文化和高级文化,怎么证明德国的更高?就民间文化而言,德国的语言很落后,几公里之外就拼写和发音不同,隐喻性故事、传说、迷信、巫术等充斥于以往和现在的生活。在这些民间文化中很难研究出值得骄傲的东西,只能去扯说不清的“民族魂”或“民族精神”了。高级文化是反文明的重武器,在这里德国也是同样落后。德国的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对立与法国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宗教优势;普鲁士的国王们经常为自己国家没有文学艺术大师而感叹;同时,它的科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也是全面落后的。这就是说,即便在文化上,当时的德国也找不到值得骄傲的东西。文化一词只是把德国人引入诡辩思维,在“民族魂”、“民族精神”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用诡辩和想象来满足民族虚荣心。

 

二、反文明的文化运动

 

中国思想界所受到的西方影响,主要不是来自于英国和美国,而是来自于德国和俄国。很多中国学者至今痴迷德国哲学,将之视为思想高峰,敬畏万分。其实,德国思想是一个大泥坑,里面堆满了烂泥和无用的石块。


德国不乏开明人士,甚至出了康德这样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然而,这并非德国的主流,它的主流是围绕着反文明的文化概念而一泻千里的。18世纪后期,进入所谓的大西洋革命(工业革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西欧和美国加速向现代文明推进。恰在此时,德国开始了反文明的文化运动。它的第一阶段是1760年开始的“狂飙突进运动”,第二阶段是1780年到1850年的 “浪漫主义运动”,后者蔓延到很多欧洲国家。这个文化运动虽说受到启蒙思想的鼓舞和支撑,但本质上却是反启蒙-理性主义的,它强调民族个性、精神自由和回到大自然。


这个文化运动卷入了很多西欧名人。作家和诗人如席勒、拜伦、科尔律治、雪莱、歌德、斯哥特、华兹华斯,音乐家如门德尔松、舒伯特、舒曼、贝多芬,等等,几乎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个运动使德国的高级文化有了点货真价实的东西,门德尔松、贝多芬、席勒、歌德等大人物的确带来不小的民族荣誉。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文学与音乐有其特殊性,它们诉诸于情感,无论忧伤的、喜悦的、狂躁的还是怪异的,都可以带来艺术感受。启蒙思想与一些原始情绪和野性素材相互撞击,刺激了创作灵感。然而,哲学与社会科学却是诉诸于理性,追求普遍性与科学性的东西,需要冷静求实,如果浪漫主义情感和非理性思维进入,就会脱离科学轨道。浪漫主义运动恰是在这里埋下了很多灾难性的思想种子。

 

德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歌德(左)和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席勒(右)雕像

 

席勒(1759-1805)被视为“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祖父”。他在1794年写的审美教育通信中,把古希腊理想化,认为希腊的城邦国家是以人性为基础,而现在的国家却“充满邪恶”。他在第六封信中系统地批评了现代文明的弊病:文明给人类带来诸多创伤,人性的内在统一被打破,和谐丢失,分工使人简单化,国家机器加剧了等级和职业的区分,人们相互竞争、嫉妒和怀疑,人的才能被限制在狭小区域而不能全面发展,等等。中国学者会觉得这些话很耳熟,因为马克思所阐述的“异化”思想由此而来,有的西方学者以此把席勒看作“马克思主义的不为人知的祖父”。不仅如此,20世纪后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也是在这个思想平台上跳舞。


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德国哲学的主流被这种反文明思想所控制。除了极少数像康德这样的启蒙思想家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抱着席勒的这个观点,哈曼(1730-1788)、赫尔德(1744-1803)、穆涉(1720-1794)、费希特(1762-1814)、谢林(1775-1854)等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莫不如此。表面上看,他们的思想都有启蒙色彩,很像启蒙思想家。但实际上,他们均以不同的方法贬低现代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城市生活、工业主义和已显雏形的宪政制度,同时强调德国精神的高尚,鼓吹德国的民族魂,陷入极端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


黑格尔(1770-1831)表面上看是一个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唯心主义使他只从精神方面解释一切。他用启蒙的诸多口号中的一个,即“自由”,作为标准而建构世界历史,把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说得一无是处,对法国大革命给予高度赞扬。同时,他也否定了现代文明。他的辩证法显然是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启发,属于前科学的思维方法。他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等著作中,用辩证法的一套诡辩性分析,最终都是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宪政民主等一一加以贬低。比如,在讨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时,他一方面强调国家的重要,一方面强调市民社会的重要,通过一套辩证法的说辞最终强调了国家的重要。


自由主义的思想在德国一直处于弱势。像黑格尔这样从落后地区投奔到普鲁士的开明人士,居然对现代文明不能深刻理解,用诡辩思维方法加以否定,至于当时德国思想的一般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三、在现实中,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开的  

 

创造一个文化概念未尝不可。用文化来指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而用文明来指现代性事物,其扩展含义是指技术、制度、仪式、程序与结构等元素所组成的状态。这样的区分对于研究和思考某些问题有一定帮助。但是,如果时时把二者分开并对立起来,就会走向错误的认识。


应当看到,文明与文化在现实中是同构的,不可分开。一个庙宇,如果把它的色彩、符号象征看作是文化,把它的材料、力学结构等看作是文明,二者是不可分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的思想修养看作是文化,把他的行为举止看作是文明,二者也是不可分的;同样,一个封建主义的国家,它的主导思想和意识形态是文化,它的制度属于文明,二者也是一体的。


不仅如此,文明和文化在高度上有对应性。洞穴和简单的图腾刻像,只能作为原始宗教的活动场所,表达原始观念或低级的文化;大型教堂的复杂技术文明,对应着复杂的思想精神;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塑造松散的、粗放的人格,而工业文明则塑造紧凑的、更加精细的人格。一般而言,文明有多大高度,文化也有多大高度;在文明上不如人,在文化上也不会高,硬要拔高和加以粉饰,只能是自欺欺人。但是,德国人发明的这种精神麻醉术被更落后的国家广泛采用。时至今日,国内很多学者陷入这种思维不能自拔,用说不清的精神或不存在的设想,来贬低和否定现实世界中的先进制度文明。



斯宾格勒和其《西方的没落》中译本书影

 

这样的思维方式必然受到历史的嘲笑。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就闹了大笑话。他在这本书中说:所有的文化都是有机体,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发展阶段;春、夏是文化的生长阶段,秋是文化的果实阶段叫“文明”,冬是文化的衰老阶段;西方(英、美、法)文化已经到了深秋阶段,果实(文明)已经结出来了,生命力也耗尽了,下一阶段就是它的文化的冬天了,该衰老、死亡了;而德国却不是这样,它的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爆发出来,将在“西方”衰落之时结出果实,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帝国。他的预言还真的很准确,只是有点滑稽:在他1936年死去的时候,德国文化结出的“文明”之果已经冒头了:希特勒横空出世,正在把德国和世界推向灾难。(编辑整理:李大白)


栏目简介




厚重、深远、兼容,秉持专业主义标准,汇集精英独到见解,让深刻平易近人。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