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南生:近代欧洲上升大国对外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 腾讯思享会 ·2016冬季论坛

2016-12-06 袁南生 腾讯思享会

与世界相处

腾讯思享会·2016冬季论坛

12月2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袁南生做客腾讯思享会·2016冬季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袁南生:近代上升大国对外战略的经验教训》。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文字未经演讲者审订):

 

大家下午好,我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就近代欧洲上升大国外交战略的经验与教训这个课题谈点看法。近代欧洲出现过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上升的大国。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七个方面来审视来总结刚才我讲到的这些上升大国外交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袁南生


要处理好自身安全与集体安全的关系。

一百年前欧洲人就倡导了“集体安全”的概念,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里,没有集体的安全就没有自身的安全,比法国人眼光远大的英国人能够认识到英国的自身安全和世界霸权是建立在集体安全和欧洲各国势力均衡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英国的自身安全和世界霸权并非绝对牢靠和高枕无忧。战胜拿破仑之后,英国在海外与法国、俄国两国进行争夺的时候总会注意有所节制,注意管控这种争夺的力度,防止让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争端影响到欧洲的军事和威胁到集体的安全,以免欧洲外交格局大的变动而导致英国本土遭受威胁。英国在欧洲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维持均势,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使欧洲国家能够相互牵制,实现集体的安全。因为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英国的安全,更有利于英国攫取世界的霸权。

 

所以,英国在与荷兰、法国、俄国,在世界的争霸当中,在具体的外交纠纷上极有节制,英国在海外争霸的过程中给荷兰、法国以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总不忘留有余地,让对手体面地退出,在美洲,英国默认了美国提出的门罗主义,以放弃俄勒冈为代价来安抚美国,以保护英属加拿大的安全,英国在大获全胜之余也给法国留下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两个附属岛屿,对荷兰也是一样,即使击败荷兰也很有节制,以防止荷兰彻底倒向法国共同反对英国。这是第一点。

要处理好崛起与维持均势的关系。

国际法、主权原则和均势理念是近代欧洲国家体系的三大基石,维持均势是近代欧洲安全观、秩序观的灵魂。上升大国当然意味着崛起,崛起又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对现有秩序的挑战,如何既实现崛起又避免被认为挑战现有秩序成为众矢之的,对上升大国的外交战略是很大的考验。三十年战争以后,法国迅速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势的国家,其扩张的势头已经威胁到欧洲的均势,英国迅速地调整外交战略,以维护尼德兰工商业、工业中心的独立和保持欧洲大陆的实力均衡为宗旨,促进了反对法国称霸的外交重心的形成。


在此以后长达100年的时候里,英国成为一切反法国家的后盾,英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是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毁灭,英国外交战略连续性的特点就是谁威胁到均势英国就反对谁。首先是西班牙,然后是法国,再后是德国,相继成为英国外交极力反对的对象。因为英国认为只要欧洲大陆落入到一个单一的强权之下,英国的独立就不可能继续保持。因此,英国与荷兰虽然在三次英荷大战中为了海洋霸权、商业利益打得天昏地暗,杀得你死我活,但是只要一旦看出外交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英国总是能够不计前嫌,与昨日的对手握手言欢,对昨日的盟友翻脸无情。

要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其他利益的关系。

 相对于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利益,宗教利益、政党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利益来,国家利益永远是核心利益,一切利益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所以,任何成熟的和成功的外交战略都必须坚持这一点。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袁南生在腾讯思享会现场

近代国家观念和外交观念的缔造者,当过法国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黎塞留一系列主张彻底打破了意识形态对国家利益的遮蔽,完全是从政治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衡量法国的国家利益,把法国的内政外交大计建立在彻底的地缘政治的解析和外交利害关系的分析之上。黎塞留讲过,个人也许有灵魂,可以求得救赎,但是国家没有来生,一次重大的错误就会亡国灭种,万劫不复。所以,哈布斯堡帝国虽然和法国都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当时的哈布斯堡帝国已经包围了法国,只有击败或者分裂这个帝国才能为法国的崛起创造条件。黎塞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力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新教造皇派诸侯,与信仰新教的瑞典,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结盟反对哈布斯堡帝国,最后在三十年战争最关键的时候派遣法国的军队走上战场,与天主教的军队撕杀,身为红衣主教的黎塞留丝毫不觉得良心有什么不安。

要处理好国家实力与有限目标的关系。

外交战略应该追求具体和有限的目标,法国在崛起的进程当中,外交战略的矛盾在什么地方呢?法国追求的目标虽然宏伟,但是却违背了外交战略追求具体有限目标的原则。法国一方面想要建立一个在法国君主领导下的欧洲联邦,一方面要输出法国大革命的观念,把整个欧洲改造成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间天堂,拿破仑时候又要模仿欧洲的传统,建立波拿巴家族对全欧洲的统治。所以,法国当时就未清晰地定位国家利益,也无法具体地确定有限的外交战略目标,最后是得不偿失,劳而无功。


举个例子,法国崛起进程中的自然边疆问题一直是欧洲国际矛盾的焦点,自然的边疆是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三代法国君主的奋斗目标,法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争斗,这个目标不能讲是错的,因为法国获得由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自然边疆有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和简化地缘政治环境的双重合理性,自然边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减少邻国之间的误判,大大降低安全成本。而且从外交上来讲,追求自然的边疆也是一个具体的有限的目标。


腾讯思享会·2016冬季论坛活动现场。

在正常的情况下,自然边疆既然是扩张的目标,它也应该是扩张的终结,如果达到这个目的了,不就应该终结吗?但是在法国的督政府时代,借助法国大革命巨大的影响力,法国完全失去了这个目标。但是接下来的拿破仑帝国却大大地突破了这一目标,拿破仑越过自然边疆,把荷兰、北德意志、北意大利、中意大利的一部分,达尔马提亚地区统统纳入法国的范围内。在拿破仑自俄国溃退以后,当时的反法联盟考虑到拿破仑具有超群的军事能力,对能不能彻底击败法国都没把握。所以,反法联盟愿意在承诺法国自然边疆的基础上进行和谈。想不到拿破仑却拒绝了这一相当优厚的条件,最后法国战败以后,法国在欧洲的边界不得不退回到1790年的边界,法国的外交决策者既然不能把法国的目标与本国的实力和国际权力结构中恰当的地位相匹配,因此,就只能事倍功半,对有利的地缘政治最后又得而复失了。


要处理好面子和实惠的关系。

英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总是冷静地评估外交利害关系和国际权力结构,英国从来不陶醉于所谓工业革命先锋队、世界创新中心、世界GDP第一大国这些虚名,从来不把面子、荣誉、意识形态认真看待,对面子感情和友谊逢场作戏。总之,英国从来不让面子问题来损害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为了捞取更多的实惠,英国注重什么呢?英国注重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是达拉斯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主导者、仲裁者、协调者和受益者。由于主导了国际规则的制定,英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赚钱不回利,不少被迫接受、融入到英国主导下国际秩序的国家赚钱不费力,英国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如此的强大,按照英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模式设计出来的全球自由贸易制度几乎将全世界都囊括在内,这一制度安排为英国赢得了几乎长达一百年的全球外交优越地位。

处理好陆权与海权的关系。

成熟与成功的外交战略既包括陆权战略,更包括海权战略。彼得大帝讲俄罗斯只有两个朋友,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彼得大帝作为一国之君却扮成一个下士跟着考察团游学欧洲,游学过程中又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英国皇家海军的演习。俄国叶卡捷琳娜在位34年发动了三次与波兰的战争,两次与土耳其的战争,一次与瑞典的战争,他为俄国获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兼并了克里米亚与波兰,使俄罗斯的领土从1642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705万平方公里,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海权和陆权的并列扩张史。

要处理好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关系。

近代欧洲史上的老大、老二之争尽管是帝国主义之争,但是解决的办法并非只有战争。葡萄牙、西班牙之间的老大、老二之争就是通过外交谈判解决的。葡萄牙成为西方殖民史上的第一个老大以后,西班牙又仿效它,很快成了老二。老大、老二为了避免战争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把欧洲以外的世界一分为二,以非洲的佛得角以西300里格(大约1770公里)为界,界限以东属葡萄牙,以西属于西班牙。后来西班牙取代葡萄牙成了老大,老大、老二换了位置,也没有打仗。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这个例子说明不存在所谓守成大国和新型大国发生冲突的历史规律,后来的殖民新秀英国、法国、荷兰和德国都十分强悍,在冲刺老大地位的过程中都敢于诉诸武力,但是其中只有英国成功了。


英国为什么能成功呢?就是因为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所以,这说明了第一,老大、老二之争不等于战争,葡萄牙、西班牙之争就是一个证明。第二,能否赢得老大、老二之争最终取决于工业的实力,而不是军事实力。德国的军事实力强大,经济实力不如英美,它打着为德意志争取民族生存空间的旗子企图当欧洲的老大,进而夺取世界的霸权,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德国惨败,这是通过战争解决守成大国和新型大国冲突的一个例子。


本文为袁南生在腾讯思享会·2016冬季论坛上的演讲实录,未经发言嘉宾审订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