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解密!我国第一代战术地对地导弹在这里横空出世!

2018-02-23 国资小新



春节期间

《红海行动》燃爆院线

感慨中国地位与日俱增

感叹中国武器不断提升

感动中国军人铁骨铮铮


今天

小新带你感受一段真实的故事

他们不曾扛枪却也铁骨铮铮

他们扎根深山只为国防实力提升

没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研发奋斗

就没有今天的歼-20、大航母......

在和平和安宁成为一种习惯时

请不要忘记他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57y7dgya&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代号“066”

在湖北远安的大山里,坐落着一个代号为“066”的三线基地。就是在这个偏远的山区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代地对地战术导弹。


这个世人称之为“杀手锏”的武器,研发过程却几经波折,甚至面对过数次打靶失败的经历。


今天,小新带你走进066基地,为大家首次披露我国战术地对地导弹研制背后的故事,以及曲折中“三线人”的坚守和奉献......


066基地旧总装厂遗址


来到这个代号066基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依旧从事着多种重要导弹型号的生产和研制工作。


早期国产导弹试验样品


这些导弹边上原来有座雕塑,现在已经被搬去武汉了,只留下底座在这里,还好,铭文还在。


王振华塑像底座铭文 塑像已搬迁至湖北武汉

这里记录的是国产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王振华,这个重点型号,如果您看过阅兵,一定看到过,一般在队伍末尾。队伍的末尾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东风11甲战术地地导弹方阵


战术地对地导弹。这个导弹可能大家听着很陌生,但如果说起90年代海湾战争里的经典桥段——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一定能勾起一些人的记忆。而“飞毛腿”就是苏联的战术地对地导弹。


前苏联“飞毛腿”战术地对地导弹


战术地对地导弹就能做到这样的“远程狙杀”。而且,这种导弹装在汽车上,一拉就能跑,打起仗来机动灵活效率又高。


战术地地导弹发射


和很多军工领域大家的经历相似,王振华年幼目睹日寇侵华暴行励志报国,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先进技术,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


留苏时期的王振华(右一)


但当时,国家的能力还很有限,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在关注国家急需的远程导弹,防空导弹和海防导弹。在战术地对地导弹这个领域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个空白也让王振华一直怀揣着这个梦想,可能他也在对自己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一代地地战术导弹总师王振华介绍导弹系统布局


所以,当来自湖北远安066基地的人到北京找到他,说要搞地对地战术导弹的时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两方一拍即合,王振华马上就动身去“三线”。


那是1976年,由于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那种“好人好马上三线”的热潮已经过去,很多人开始离开三线回到城市。像066基地这样后建成的三线基地,更是面临缓建,甚至停建的困境。王振华却决定在那时从繁华的首都前往逐渐降温的三线,这段“逆行”,让很多人不理解。


已废弃的066基地老厂区

而接下来,王振华把自己所剩的18年人生,几乎都献给了这枚导弹。


工作中的王振华


为了试验,他们常常几个月待在大漠戈壁的靶场里。第一批试验,导弹飞出去,连基本的弹头分离都做不好,比预定目标多飞了60公里,连靶区的边都没摸着;原来就有的质疑声更大了:066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研发导弹的条件;山沟里飞不出金凤凰;本来给的生产任务都完成不了,还要浪费国家投资.......


毕竟是人,这样的情况,谁能没压力。据说,失败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看到王振华嘴上起了一圈泡。


工作中的王振华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攻关,这枚导弹开始“争气”了。精度越来越高,发挥越来越稳定,得到的肯定甚至赞誉越来越多。这也让一度冷清的066基地热闹了起来,有时候到深夜,还能听到厂房里的机器在轰鸣。


但王振华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变差。1994年,他在来到三线的第18个年头因病去世。


带病坚持工作的王振华


他没有看到1996年,国产战术地地导弹亮剑台湾海峡震慑台独势力。


他没有看到1999年,战术导弹方队首次亮相国庆50周年大阅兵。


他没有看到,一代代新型战术地地导弹,打得更远,瞄得更准。


参加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东风系列战术地地导弹

在沉寂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在困难的面前,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在和平和安宁成为一种习惯时,请不要忘记他们。


致敬央企军工人!


什么是三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因为建设的地点主要位于被称为“三线”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因此这场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根据当时的地理划分,沿海边疆被称为一线,京广铁路以西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被称为三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则是二线。

为此,有超过400万人远离家乡,在“三线”落地生根。

这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记忆,他们在“三线”坚守一生,只愿以一人之身成一国之事,全万家之福。

他们奋斗过的“三线”工厂,有些已经成为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也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不需要你歌颂我,不需要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我!




责任编辑:龚   政

主  编:金冬伟

线索提供:航天科工、央视新闻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