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产业链复工复产背后的央企力量

国资小新 2020-10-18
小新说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既是一场仍需努力坚守的“抗疫”阻击战,也是一场需要尽早谋篇布局的经济保卫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中央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遭受疫情冲击的部分产业链、供应链正在迅速恢复。

近日,央广记者走进东风公司、中化集团、中国电子等中央企业,了解企业如何通过上下游联动、打通堵点、解决难点、补上断点,快速助力全产业链实现复工复产,维护国内外供应链稳定,增强经济回升动力。




东风汽车:生产线“满血复活”全力拉动供应链


作为身处本次疫情中心——武汉的车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满血复活”,意味着湖北省一千多家汽车产业企业重新复工运转,保证全国汽车产业不会因龙头企业的“停摆”而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3月11日,在武汉,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装生产线正式恢复生产,成为当地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三条生产线两两交替复工运转。近两周以来,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分区、分类、分项稳妥有序复工复产。3月23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三条生产线目前已经同时复工运转、东风乘用车公司产量也在逐步提升。




三条生产线有序推进全面复工






上午9点,当记者来到位于武汉江城大道上的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生产车间时,眼前是一派忙碌景象。东风本田拥有三个生产工厂,全都位于武汉。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建新表示,得益于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企业也已经度过了最难的日子。“上个礼拜的话是每天两条线,一条线歇着,另外两条轮流开,今天三条同时开始。”



 从本月4日开始正式启动复工准备工作到目前三个工厂开工,日常体温检测、环境消毒、分批分散就餐、通勤保障……这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全面复工。


潘建新:“从今天开始,我们三个工厂同步投入生产,一、二、三厂开始进入单班的爬坡状态。预计到本月底,单班能够爬到单班满产(水平)。从下周开始,也就是从4月上旬开始,我们将进入双班生产体制,尽快地在政府的指导下,恢复我们的生产的体系。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家供应商,会把供应体系和全价值链组织在一起,大力推进一级供应商为复产复工尽快做好准备。”




产量即将到达50%状态




作为中国汽车类央企之一,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和主要生产力都在湖北省内。比如在十堰、襄阳、武汉等地区,东风汽车有超过两百万的整车产能,此外,还有众多与东风汽车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企业。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介绍,3月11至20日,约有1000名员工出勤,这一期间累计生产整车近千辆、零部件和售后零部件近三万件。



郑纯楷:“3月份到现在为止的产量相当于过往同期的1/3,以往一天3000台,现在才生产了1000台。到这个月末,大概可能会有6000-7000台的产量,还是不错的。目前产能是我们满产状态20%的水平,预计本周的话会达到50%的状态。”




有序复工吃饭还有“定置岗位”





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厂长庞风华:“从今天开始,我们整个7个车间全线贯通,开始进入到第二阶段,每小时生产24台。右边这个区域就是我们的物流集配区,这里面每一台车会根据我们涂装进来的车身进行一个配置。”


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另一家子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车身正在由工人进行零件装配。


庞风华:“我们整个生产线,应该说目前的一次下线整体合格率还是比较高的,目前已经达到了96%。每一个车位前后各有一个小车,小车上放有车身所需要的相关零件的配置,这样可以减少员工的步行间距,提高员工的作业效率。”


记者注意到,在过道两侧,是两排间距很大的小凳子,庞风华说,这是大家中午吃饭时的座位。 “这些都是专用的位置,每一个凳子上都有一个人的名字,大家在自己的定置岗位上来吃饭,我们是要求要保持两米以上的间距。”





促进整个产业链走向健康正常的轨道




据了解,昨天(3月23日)直接参与及支持东风乘用车公司生产的人员约1100人。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洪表示,通过合理有序排产,产量随生产节拍逐步提升。



刘洪:“我们3月份目前库存是满足不了订单的,所以我们复工复产分步骤进行。截至目前,人员的回流、零部件的运输,包括物流的运输都基本上恢复起来,所以现在的正常生产每一小时应该是24台。这个月加上库存,满足市场的订单是没有问题的。”


刘洪:“在拉动整个供应链的时候发现,武汉的二级和三级供应商链的复工还稍微有些困难,所以在解决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的问题过后,将全力解决二、三级供应商的员工流动,包括物流流动方面的一些问题,让整个产业链走向健康正常的轨道!”


中化农业:依托互联网力保化肥高效产供销




物流:打通线上线下



春节过后不久,中化农业旗下的肥易通电商平台接到一个化肥订单。客户是一家复合肥生产企业,需要购买氮肥等化肥作为原料。这家企业需求量是几百吨,并不算太大,但却让肥易通总经理徐爽有些着急。因为当时正处于疫情高峰期,而发布需求的客户又位于河南南阳,紧邻湖北疫区。徐爽说:“因为要抓紧生产,客户很着急。大年初六本身就是春节期间,再加上疫情,那时候找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时我们就很着急。”



值得庆幸的是,客户后来通过肥易通,在开封、驻马店两地联系到了货源,离企业所在的南阳并不太远。可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物流不畅,厂家没法送货,企业也找不到车把货拉走。怎么办?肥易通之前上线了一个物流应用叫肥达达,是中化农业打造的农资运输版的“打车软件”,线上发布物流需求信息,线下由司机或承运商接单,以解决短距离运输问题。徐爽于是和客户把运输需求发到了肥达达上。


徐爽说:“我们在肥达达平台上发布了信息。发布之后,不到半天时间就有司机来接单了,这个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货物)顺利地到客户手里了。”


同样是化肥生产企业,中化农业自身旗下的山东肥业当时也很着急,只不过难题正好相反。企业春节前备料充足,一直保持着生产节奏,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物流不畅等原因,大量产品发不出去。那段时间,中化山东肥业副总经理朱年祥每次去仓库,看到的都是节节攀升的化肥库存。朱年祥说:“整个车辆运输没法正常通行,车辆非常难找。企业在生产,库存持续增加。我们库存最高的时候到了6万吨。正常季节平时大概在3万5千吨。”


除了工厂到车站、码头这样的短途运输,化肥出厂销售更多需要跨区域长途运输。中化农业随后在线下紧急调度物流资源,线上和国内一些知名物流公司合作,并通过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弥补了物流缺口,覆盖了整个物流链条。只用了10天时间,中化山东肥业的库存就恢复了正常。




线上资讯平台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时刻,中化农业提早布局的“互联网+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保障化肥供应,物流并不是全部难题。数据显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在1.5亿吨左右,整个产业链庞大而且复杂。在上游,氮肥主要产地在北方,但是需求遍布全国;磷肥主要在南方生产,需求集中在北方;钾肥主要产自西部省份青海,需求集中在中东部。这种区域交错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下游农资销售企业十分密集,信息传递杂乱,容易产生供需错配和失衡。


徐爽说,肥易通为此专门打造了化肥行业的线上资讯平台。“资讯平台是我们把全国的70多个地区和70多个工厂每天的价格实时地在这上面发布。而且这些数据每天都会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形成一张图,类似于走势图一样:过去平均价格是什么水平?趋势是什么样的?我们每天还让注册用户来投票,投未来对市场的一些看法,比如你是看涨、看跌还是看平。”



此外,这个资讯平台还包括各区域的化肥厂开工率、库存情况等数据,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这样,产业链上下游都有了决策参考。


徐爽表示:“老百姓买化肥,到底什么价格合适,包括经销商什么时候进货合适,这些信息原来是不对称的,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信息对称。对我们化肥的经销者来说,或者是农户来说,他能看到化肥的供需情况以及价格变化情况,也对于他的生产决策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直播让技术和产品同步直达田间地头




与很多产业不同,在化肥产业消费端,农民的种植技术也能直接影响行业供需形势。有研究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超过20公斤,远高于每亩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中化农业再次把目光转向互联网,以农艺师网红直播的形式,向农民传授种植知识。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名中化农业农艺师正在直播,分享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


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告诉记者,除了农艺师讲课,中化农业的直播还有很多内容。“我们的直播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由我们的一线农艺师,基于当地的情况去组织的,形式也非常多样。有农艺知识的讲解介绍、产品的推荐、当地的气象和农事活动、农事即时信息播报,当然也有很多很趣味的短视频。”



通过实用、有趣、全面的直播,让技术和产品同步直达田间地头,这样就容易和农民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中化农业这一系列拥抱互联网的动作,也帮助企业打通了整个化肥产业链。


沈冰说:“中化农业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工作都要快一步,我们实际上在各个地方也很好地达到了效果。我们的农资产品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是按照农民所需及时地送达到了农民手里。另外一方面,我们通过线上推广和运营的手段,也进一步扩大了我们在农户之间的影响力和对农户的帮助和指导。”


深科技沛顿:全球芯片产业链的“中国担当”


中国电子旗下的深科技位于深圳、苏州、东莞、成都、桂林等地的多个工厂迎来复工复产的第七周,出货频次恢复到正常水平,工厂产能持续活跃。





芯片全球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走进比无菌病房还要干净数百倍的深科技沛顿公司生产车间,几乎看不见工人的身影,只能听到自动化设备发出的作业声响。一颗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存储芯片,在这里被封装和测试,带着“Made in China”的标记,被送往产业链下一站的工厂。


周雷是深科技沛顿的生产运营总监,他在存储芯片行业已摸爬滚打了10多年。他告诉记者,存储芯片是一条全球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一般有四个环节,像是芯片设计可能在美国,晶圆流片制造可能在新加坡,芯片封测和模组加工可能在中国。加工好的芯片被装进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当中,最后,成品再销往世界各地。


而深科技沛顿处于产业链的第三环,也就是存储芯片封测。


什么是存储芯片封测?周雷打了一个比喻。“封测就是封装跟测试,封装的过程就是把晶圆片上的晶粒堆结在一起,然后通过相应的电路布线,完成存储功能的模块加工。相当于盖房子,我们把不同的材料堆结在一起,然后想办法把这些材料变成一个楼房,实现居住的功能。存储芯片里面‘住’的数据能够在芯片里稳定地存储,不会被丢失。”


在国内,深科技沛顿是最大的本土高端存储芯片封测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而放眼国际市场,深科技沛顿则是全球第一大独立内存制造企业的重要供应商,是全球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技术走在全球前列。


周雷说:“我们还是用盖房子来比喻,比如说,同样的面积上,别人现在可能只能盖50层楼,而我们具备的技术能力可以盖到100层楼。这意味着能容纳更多的人。另外,我们可以做到独立开发测试程序,就像是,楼房盖到100层该如何验收,我们非常清楚,我们能保证所建造的楼房是安全可靠的。”




驶上正常生产的“快车道”




对于这样的产业链地位,深科技沛顿生产计划及物流总监翟铁涛也颇感骄傲。尽管工厂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但回想起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原料备货难、工人返岗难、物流运输难,这一切都让他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有不少国内外客户每天打来好几个电话表达关心,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打探产能恢复的进度。



翟铁涛说:“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复工复产,就会造成存储芯片封测这一环节断掉。那么下一环节在制造手机、电脑这些东西的时候,原料就会很紧张。这类芯片便会涨价,这对整个全球产业链的影响都比较大。另外,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复工复产,客户的订单交付不了,我们的信誉、客户在他客户面前的信誉都会受损。”


好在一切都有准备。早在过年前,深科技沛顿就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眼看着严峻的疫情形势步步逼近,产业链运转可能会进入寒冬,一场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的“破冰行动”就开始了。


上游企业适当扩大产能,留出富余的量;深科技沛顿则加强原料储备,准备数量不断从1个月的量增加到2个月的量,又从2个月的量增加到3个月的量……在生产车间,机器作业、工人作业始终不间断,哪怕在春节期间,也保留了平日一半以上的产能。


包装材料供应商及时从东莞支援、印刷电路板供应商第一时间从深圳调货、模封材料供应商在苏州时刻响应……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为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送来“硬核”政策,交通、海关等部门为保障运输和出口送来“绿色通道”……上下游联动、政企协同,让深科技沛顿驶上了恢复正常生产的“快车道”。


翟铁涛说,尽管国际疫情形势在近期有所升级,但公司在供应链上已做好了充分准备,短期内公司生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说话。


以深科技沛顿为代表,信息产业的复工复产正在提速,产业链复苏加快。最新数据显示,深科技已全面复工,在岗员工已达到95%以上。作为以网信产业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363户,占96.3%。


14亿人口的庞大需求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持续推进的产业升级都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中央企业关键时刻发挥“稳定器”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维护国内外供应链稳定增强经济回升动力!是责任,是义务,更是信心!
中国加油!
世界加油!



 更多内容关注微博话题

#抗击疫情 央企行动#


点击阅读原文,央企与你并肩战斗!


———— / END /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李巨尧

执行主编丨龚   政主     编丨闫   永内容来源丨央广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