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长江大保护 央企绿色发展路
2016年1月5日
重庆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自此拉开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五年来
国资央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接连打响了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龙头”腾飞
长江中游城市群“龙身”支撑
成渝双城经济圈“龙尾”舞动
三大城市群集聚程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五年后的今天
长江经济带旧貌换新颜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盎然
两个联盟做支撑
N多央企齐发力
👇👇👇
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是中国三峡集团在国家部委指导下,为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而设立的五大平台之一。联盟定位为打造国家级合作平台。联盟牵头发起单位为三峡集团,成员单位主要是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相关的规划设计、 建设、 投资运维、金融、 研究、 咨询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及机构。
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于2019年12月18日成立,由中国节能联合16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致力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聚焦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事业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需求。目前共有成员单位39家,其中流域管理机构1家,大学17家,科研院所9家,企业12家。
延伸阅读
2016年1月5日
2018年4月26日
2020年11月14日
5年内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
长江上游的重庆
长江中游的武汉
长江下游的南京
召开了三次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座谈会
谋划的都是这件大事
👇👇👇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2016年1月,2018年4月,2020年11月;
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
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5年间,沿江11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盎然。
执法船队在重庆江北嘴执法船舶码头整装待发(2020年12月31日摄)。当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活动(重庆分会场)在重庆江北嘴执法船舶码头举行。
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通过!
2020年12月26日,历经三次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写入法律。我国首部流域法律的出台施行,为保护母亲河构建硬约束机制。
几天后,2021年1月1日零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重点水域179693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全面打响。
历经5年发展,围绕中华民族母亲河,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已经开启。
时间回到5年前。
2016年1月5日,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高度,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16年以来,他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2018年4月26日,武汉。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
2020年11月14日,南京。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发展阶段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
5年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接连打响,沿江省市发展理念深刻嬗变。
游客在重庆广阳岛一期生态修复综合示范片区游玩(2020年10月18日摄)。
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重庆广阳岛,曾经的房地产开发被叫停。如今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超过300万平方米,入选长江经济带第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区。
这是2018年4月30日拍摄的湖北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拆除现场(无人机照片)。
长江中游湖北段,冒着黑烟的烟囱消失,采砂船、渔船难觅踪迹,很多岸线披上“绿装”。
长江下游江苏段,藻江河入江口旁,曾经的化工厂已拆除。为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常州市沿江1公里内31家化工生产企业全部签约关停。
铁腕治理,不留死角;绿色发展,不遗余力。
“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2020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6.6%,占比继续提高。
5年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不但没有影响沿江省市发展速度,还有力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这是2020年11月13日拍摄的临江而立的江苏南通狼山景色(无人机照片)。
一番生态环境保护的转折性变化
100多年前,实业家张謇对家乡江苏南通五山地区的愿景是“花园及风景区”。但多年粗放发展,这片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区域一度密布码头工厂,“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时光流转,张謇的梦想终成现实。2016年以来,经过关停并转、生态修复,这里正蜕变为市民们引以为豪的生态绿色廊道。
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5年间,一个个美丽蜕变,在长江沿线竞相上演。
蜕变背后,是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动真碰硬,持续攻坚。
2020年12月16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体会议,向沿江省市移交2020年新披露的169个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2018年以来,相关部门连续3年以暗访形式拍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发现问题,推进整改。截至2020年底,2018年披露的163个问题完成整改153个,2019年披露的152个问题完成整改128个。沿江省市自查整改问题4137个。
长江镇江段,由于其豚类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被开辟为长江主航道的长江干流保护区。
2018年,暗访发现镇江市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违规建设影视实景园,违规开垦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
问题披露后,当地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迅速拆除影视基地,退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活动……目前,区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保护区内江豚频现,7000多亩江滩湿地再现自然风貌。
问题整改是关键抓手,生态修复及污染治理则是长远之策。
沿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立足治本,一场场战役接连打响——
长江干流沿线城市、县城集中式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搬改关转化工企业8091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长江干流沿线码头实现船舶垃圾设施全覆盖,需治理的1641座尾矿库,已完成治理1431座……
还江于民,着力推进长江岸线清理整治——
长江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腾退岸线158公里,拆除各类建筑物约234万平方米,对整治后的1213万平方米长江岸线进行复绿……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开展系统性保护修复——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
2020年前11个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6.6%,较2016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0.4%,较2016年下降2.9个百分点。
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镇江阁外沿长江水域逐浪嬉戏(2020年8月3日摄)。
安徽马鞍山、铜陵,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扬州、南通、无锡……昔日几近绝迹的江豚,近年频频现身。
有“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链的旗舰物种。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主任张西斌说,江豚数量增加,反映长江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随着长江禁渔全面落地,江豚可捕食的鱼类资源更丰富了。”
一名工作人员在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比较污水和出水的不同水质(2018年7月28日摄)。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位于长江南岸,在保护长江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场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
重庆市永川区和江津区交界处的茨坝村,长江一级支流临江河碧波荡漾。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曾是劣Ⅴ类水质的黑臭水体。
临江河发源于永川区,在江津区汇入长江。“茨坝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2019年我们获得江津区生态补偿金878.3万元。”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璐萤说。
2018年,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重庆市对19条跨区县河流实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跨区县河流从“各自管”变成“一家管”,上下游深度合作治污。
这是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一角(2017年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这里曾经是钢渣回填滩和铁砂采砂场。
一系列制度设计向“深水区”发力,构筑沿江省市协同共抓大保护良性格局——
建立“负面清单指南+沿江11省市实施细则”的负面清单管理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断面水质统一监测、统一发布、按月评价、按季预警;相关省份加快建立省际和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建立区域性协商合作机制……
以区域协调经略广袤腹地和广阔沿海,打造以城市群为主要支撑的新动力源——
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作为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百度与金龙客车联合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中巴在重庆市永川区首发(2020年9月17日摄)。
唱好“双城记”,成渝两地迸发前所未有的合作活力。2020年9月,百度“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在重庆市永川区投用。该项目负责人熊祖品说,基地计划与成渝的车企合作,开发智能公交和自动驾驶物流车、环卫车等业务,带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产业集聚。
长三角一体化“龙头”腾飞,长江中游城市群“龙身”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龙尾”舞动,三大城市群集聚程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这是在湖南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护避难所拍摄的被救助的麋鹿“犇犇”(右)和一只小麋鹿(2018年5月23日摄)。
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
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均占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将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这是2020年5月18日拍摄的经过生态修复后景色迷人的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黛湖(无人机照片)。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主城区天然生态屏障。2018年6月起,重庆市开展保护区环境整治,累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50多万平方米,修复绿地30多万平方米。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李萍介绍,重庆正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矿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类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长江经济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
这里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
中欧班列(成渝)号首列班车从重庆团结村站发出(2021年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2021年1月1日上午10时,相距280公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汽笛声同时响起。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启程。从此,成渝两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全部冠以“成渝”名号,再不分彼此。
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力、沿江省市联动发展、长江经济带联通“一带一路”……江海相连,激荡澎湃,汇入世界经济大潮。
这里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一季度遭受重创,二季度单季打平,三季度当季转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武汉经济加快复苏,前三季度地方GDP进入全国城市前十。
疫后重振的武汉,展示着长江经济带中部大市的韧性和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提升……生机勃勃的长江经济带,正崛起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踏上新征程,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中华民族母亲河将永葆生机活力,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制 图丨雷 锋
责任编辑丨杨 航
执行主编丨龚ㅤ政
内容来源丨根据新华社、各央企相关素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