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翁山 遇上廊桥 让艺术点亮乡村!

廊桥文化 2023-04-17

  


艺术让更多人发现乡村之美

我们在乡村当中

慢慢成长为今天的我们

慢慢的你会发现 

不是乡村你要去热爱

而是乡村值得你去热爱

5月4日下午,楠溪书院创办者、山水画家周建朋教授和知名策展人周进一行应邀走进泰顺翁山。

这里群山环抱,群峰巍峨,山岚缭绕,溪谷回环,宛如平行世界的世外桃源!在这奇幻优美的环境里,参观了旗峰桥、千丈崖和古村落,不禁让人觉得自己是景中人、画中仙!

随后周建朋教授一行来到翁山书院,同当地乡贤、文化艺术界人士一起举行了“遇见廊桥”活动方案策划沟通暨艺术点亮乡村座谈会。泰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晓立出席座谈。

座谈由廊桥出海项目的联合发起人、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主持。作为廊桥出海+文化系列活动之一,钟晓波介绍了廊桥出海项目的最新进展以及本次“遇见廊桥”系列活动的目的、计划和意义。“廊桥”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泰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金名片”。廊桥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它更是兼备了与外界交流,是沟通世界的友谊桥梁。希望通过廊桥文化艺术的创作来搭建沟通之桥和友爱之桥,从而以点带面,实现乡村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策展人周进详细介绍了本次“遇上•廊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泰顺写生系列活动”是以艺术的手段将“廊桥”这件艺术品在内容、元素、符号上进行二次创作与升华。周进院长表示,本次活动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其保护意识的增强,还能激活其历史、艺术、科学、交流等诸多功能的转化,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区域样板。


本次“遇上廊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泰顺写生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周建朋教授座谈中以”艺术点亮乡村”为主题,作了中国艺术乡村产业基地建设的主题发言。周建朋教授说,艺术来源于乡村,根植的沃土也在乡村,将艺术植入乡村,振兴乡村,来唤醒家乡。探索“艺术+乡村”的概念,带动村民美学素养,为传承和传播乡村文化做出模板,希望和泰顺政府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文化长远发展。


廊桥出海项目的联合发起人、温州高温青年联合会会长、浙江至爱公益发起人翁骁友介绍了高温青年和至爱公益的基本情况和发起本次”遇上廊桥”系列活动的初衷。现在更多的年轻人离开了乡村,当然也有很多的年轻人因为艺术来到了乡村。通过艺术与乡村的对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看到,我们的乡村是美好的,通过艺术的眼光,看到我们先辈和族人原有的智慧。廊桥营造技艺是非遗,非遗是世界语言,廊桥象征友谊之桥,通过廊桥出海+廊桥文化系列文化传播,让世界都能看见廊桥非遗文化和廊桥承载着的精神。

胡晓立部长在听取方案汇报及大家的发言后对本次活动的策划及座谈表示肯定,认为本次座谈不仅是对”遇上廊桥”活动策划方案的讨论,更是大家对艺术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的深度思考和思想的碰撞。胡部长指出,翁山作为泰顺最有文化底蕴的乡村之一,翁山书院项目本身就是艺术激活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胡部长希望通过”遇上廊桥”方案的分期实施和成果的落地,通过国内顶级艺术家的引流,带动泰顺乡村的全面振兴。座谈中,胡部长希望通过对创建艺术乡村,建设艺术家创作基地的尝试,用艺术来充分挖掘表达”廊桥精神”的核,作为艺术乡建的起步,用”艺术点亮乡村”。



座谈会上,泰顺县文联主席夏立斌、筱村镇党委委员柯启龙、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翁士格、融媒体中心翁晓互、翁山书院所在村两委干部及石雕国大师潘成松、廊桥学会副会长郑效军博士、墟里·徐岙底项目负责人谢怿雪、库村书院创办人包登峰、策划专家龚崎现等相关部门、乡贤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应邀参加座谈并发表见解。小编撷取一二,分享给大家:


泰顺县文联主席夏立彬


遇上廊桥这个活动在翁山书院举办,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勾起我那一缕浓浓乡愁。泰顺廊桥知名度和品牌的打造,离不开钟晓波夫妻致力的公益实践,今天这里翁山书院也是离不开翁晓互、翁骁友等新乡贤的仁义之举。


你看我县域那些古廊桥也好,还有像翁山书院这种传统的古民居古村落也好,它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土艺术,这些古建筑有的独特魅力,美的很淳朴,生态与自然很和谐,乡村真的很美。


刚才看了周建朋教授有关书院的几个案例在乡村振兴中实践,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这规划应紧紧围绕中央部署的乡村“五个振兴”来进行规划,其中文化振兴是最重要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目前在泰顺能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比如包登峰创办的库村书院、小熊的墟里.徐岙底项目,还有空山隐、筱村公社,等等。他们是读懂乡村价值的艺术家,“艺术+家”完美融合,用艺术来“化”心中那个“家”,给“家”注入活力。另外有一个问题,让我担心的是有些村镇用“艺术化的名义,把乡村变成一个城市的垃圾场”。心中美丽乡村是应该“山上层层桃李花,云中烟火是人家”,不是“荒陌暧交通”的乡村。


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科学把村庄演进规律,防止大拆大建,用文化这股神奇的力量,打造出“业兴、人和、家富、村美”未来乡村的奇迹,让乡村走向诗与远方,演绎出一曲曲田园牧歌,让百姓过上有诗意的幸福生活。



郑效军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副会长、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家一级律师,法学博士


泰顺有古廊桥、古道、古民居的优势资源,在不破坏传统的要求下怎么拉高泰顺乡村文化建设?怎么超越中国乡村建设的1.0与2.0时代?我建议要打破原有认识,让视野关注到一些新的行业与专业团队,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各个行业都努力利用自有资源整合价值的时代。例如我所在的大成律师事务所(是中国目前唯一排名全球十强的律师事务所)去年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合伙人年会时,我们几个律师就酝酿形成一个将欧洲油画及其油画创作引入中国乡村,并且推动油画创作学习、欣赏、收藏、交易的方案,目前几位文旅专业的合伙人和艺术投资人正在与政府洽谈和选址。


泰顺石雕国大师潘成松


我是一个山区的孩子,在山区人眼里,艺术就是山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艺术标准。艺术进山区,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只能是精品,不能产业化。产业化艺术可以进农村乡村,也就是工业化进程可以进农村,进乡村但绝对进不了山村。山村是农耕文明的最后堡垒,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我们山区人对艺术的认知是用眼睛去看心用灵去感受,我认为艺术是不可复制的,山村艺术品是活的,艺术是与时俱进的,但艺术绝不是以西方文明为标准也不是现代城市艺术家的专利。

墟里·徐岙底负责人谢怿雪(小熊)


城乡关系:美好生活吸引优秀人才,乡村带动城市新一轮发展

墟里:生活样本+品牌中心+孵化器

徐岙底:生活共同体,共益社区,“徐岙底X”主理人计划,X教育/艺术/手艺…



库村书院创办人包登峰


关于当下乡村的文化建设,我认同用各种目光聚焦古村落,但关键是方法的问题。虽然民间公益,文化体验是一条文化苦旅,但由于热爱,其中也肯定有欢乐和内心的收获。其中以人为本,一本万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思想应当引起重视,因为时间会说明白许多真相。乡村有不同类型,要知彼知己,小心求证,不能高高举起,轻率放下。文化艺术可以照亮乡村,但落到实处时则有千差万别,这其中还是人的问题。乡村是一本历经风雨的书,更是一所大学。艺术乡建很多,但成功的少,这和天时地利人和及当地政策、文化教育氛围、民众觉悟、经济环境、产业发展基础等等因素相关。另外,对外宣传除了宣传作品本身的品质和方法之外,重要的一点是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和带动当地真正共同走向未来。另外,许多古村落本身就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艺术。

策划专家龚崎现


【遇见廊桥】个人建议是——除了技术、硬件、视觉等外,关键是要充分挖掘廊桥精神、廊桥所在的小生态,以及历史悠久的民间公益传统等,是以桥的形式,去承载文化、民俗、软实力等等,最终达到输出古建,再输出文化,还中华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的力量……


【艺术乡村建设】

离开消费半径,或离开主城区太远,很多资源撬动的难度就会加大。


随着乡村的凋敝,再加上产业价值的滑坡,消费力的减弱,烟火气和社会经济多会随之走向没落,所以,乡村振兴不只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课题。艺术看上去很美,要跟正在凋敝的乡村建立链接,很多关系需要打通、很多基础需要建设,如产权的问题、生活配套的问题、产业链发展的问题等。尤其像翁山这样远离主城区的地方,艺术的植入,需要很多配套。国外的经验、城中村、或城边村的经验,不足取。


如果是打造艺术综合体、农业综合体,或艺术社群、艺术品市集、以及短期的展览拍卖,因为逻辑不同,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当然,通过艺术人才和艺术资源的引进,从而带动当地消费力的提升、催生产业链发展、甚至助推当地社会全方面发展,也未尝不可,这要取决于运营者的专业、团队、资源、资本等等。


图/文编辑  海沙 大笨钟


推荐阅读

中国廊桥网|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 爱廊桥公众微信号:ilangqiao

地址:温州新城花源路2号东瓯智库一棵树艺术中心三楼

电话:0577-21215678 21215688 编辑邮箱:zxb@langqiao.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