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州日报】吴松弟:我的治学回忆

廊桥文化 2023-04-17

哈佛燕京图书馆、费正清中心、哈佛燕京学社联合举办吴松弟学术报告海报。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283册。

作者(左二)参加大学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后,新科博士来向他献花致谢。

作者近照

  日前,温籍学者、《温州通史》主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吴松弟先生发来他回忆人生历程的长文,风土版予以节选刊登,展现其成长为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历程。

  ——编者


  吴松弟

  从铁道兵班长到东北师大


  1978年春天,我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铁道兵第三师招待所担任招待班班长。回温州探亲期间,我姐姐建议我去参加高考,我用三个月时间,把工前工后的时间用于复习,终于考上东北师大,实现了读书梦。

  我在东北师大的前两年并无对某专业的特别爱好,但长期以来对地理学感兴趣,为此还编过一本《世界地理》。然而,地理学属于理科,以我初二的基础根本考不上理科,只好进历史系。第二年下半年的一天,室友孙启泰高兴地对我说:“松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如果要考研,可以考历史地理。你喜欢地理,历史成绩又好,你外语不算好,但古代汉语不错,可以考历史地理。”这番话,使我高兴不已,于是确定要考历史地理的研究生。

  东北师大的历史地理课,内容较浅,我于是给陕西师大的史念海先生写信,此后向杭州大学的陈桥驿先生当面请教。东北师大的学习经验告诉我,大学老师都是境界很高的人,恨不得把学生的脑子钻个洞,把自己脑子中的学问一下子全部倒进学生的脑中。因此,我对登权威之门求教全无惧色。承蒙两位老先生诲人不倦,史先生回信告诉我如何自学历史地理,陈先生除此之外还讲了“文革”中一家人如何抢救他的研究《水经注》的卡片免遭毁坏的故事。只有后来我读研究生的复旦大学没能进去,校门卫先打电话给历史系办公室问谭其骧先生是否在校,不在校不让我进去。

  我第三年的课外活动,除了阅读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陈桥驿先生的书,大量时间放在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上,并购买了刚刚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边看书,一边看图,一边记笔记,到毕业时记了七八本笔记。

  第四年试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明代北京防卫的地理形势变化》,一篇是《浙江瑞安历史经济地理》,作为练习。后者内容比较简单,只写三千字,前者写了一万几千字。顾祖禹之书向被视为历史地理的集大成著作,又被看作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明朝初期以阴山为阻挡蒙古军的第一线,燕山(长城建于其上)为第二线,明宣宗时撤回阴山守军,以燕山为第一线。燕山是单线式防御工事,蒙古骑兵一旦突破某处长城,很快进入坦荡的华北大平原,形成对北京的包围。明代鞑靼、瓦剌军队三次包围北京,明英宗成为俘虏,深深刺激了顾祖禹,故全书贯穿了军事地理的思想,还深含明代惨痛教训的总结。我在东北师大读书时是军人,时距中苏珍宝岛冲突不过十年,担心如果苏联打过来,北京军事防线应以何处为优,故课余查阅史料,并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写了《明代北京防卫的地理形势变化》一文。因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缺乏信心,将论文先寄给对军事地理有研究的历史地理学家,以便讨教。这位专家或许太忙还是其他原因,我直到大学将毕业才收到退回且上面无任何批改的论文。


  从二炮学院到复旦大学


  1982年毕业前我参加了杭州大学陈桥驿先生的历史地理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未考好,不幸落第。由于铁道兵要解散,总政将我分配到西安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现火箭军工程大学)的政治教研室。到二炮学院不久,收到陈桥驿先生的来信。他告诉我,除了英语差几分不及格之外,其他各科成绩都不错,特别是寄他的两篇论文,表明我在历史地理方面颇有功底。因此,希望我继续努力,提高英语,明年再考。受此鼓励,我决心第二年再考研究生,终于在1983年如愿以偿。不过,进去的不是我一直希望进入的杭州大学,而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复旦大学。进入复旦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进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首号研究单位——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自此以后,便没有离开复旦,随邹逸麟先生读硕士生,毕业后留复旦任教,后又随谭其骧院士读在职博士生,2000年升为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拥有一流的名师和良好的学风,令我受益无穷。硕导邹逸麟,对学生和气,指导研究生有办法。历史地理研究的惯例,要从读正史地理志开始。我准备研究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问题,先看《续汉书·郡国志》。当读到其中的会稽郡条,感觉一段话读不通,怀疑有错简。邹老师要我先寻找证据,我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将前四史记载发生在闽北浙南地区的战乱、灾害所涉地名找出,对照今天地名,确认“章安”条下“故冶,闽越地,光武更名”实为错简;再从其他书中寻找更多的证据,在邹老师的引导下写成《冶即东部候官辨——<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条下的一条错简》的论文,几个月后发表在《历史地理》第4辑。

  谭其骧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他对我的好印象产生在硕士论文答辩时,当其他答辩委员讲完后,谭先生问我:“你研究宋代的福建,我就不问你宋代了,请说说明代的福建经济状况。”我平时看书面较广,研究宋代也注意到明代状况,因此流利地回答了谭先生问题,谭先生和其他答辩委员都很满意,将我论文评为优秀。

  谭先生素以严格要求学生而著名,很少给优秀。由于谭先生对我论文的好印象,两年后葛剑雄老师建议我隨谭先生读在职博士时,谭先生给校长写信,请求对我免试录取,谢希德校长作了同意的批示。被录取后第一次到谭先生家,先生说:“你研究历史地理已有几年,不需要给你上课了。以后你到我这里,我们就集中讨论你的博士论文涉及的问题。”我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顺利完成博士论文。


  从移民史人口史到温州通史


  历史地理研究所没有本科生,只有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师主要进行学术研究和指导研究生。我在1999年前主要研究移民史和人口史,所参加撰写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六卷本《中国人口史》,均由葛剑雄主编,我居葛后,曹树基又居我后。《中国移民史》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史》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新闻总署出版政府奖图书奖。1999年以后以近代经济地理为主,我主编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标志着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始从古代向近代转移。

  2003年我在哈佛大学一年访问期间,发现该校图书馆藏有国内不易见到的中国旧海关内部资料,开始写论文介绍。2006年、2007年哈佛燕京图书馆连续两年邀请我前往各三个月,寻找、整理中国旧海关内部资料。2006年10月12日哈佛大学的费正清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联合邀请,我在费正清中心做了题为《中国历史的资料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中国旧海关资料》的报告,此后又在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日本的多所高校报告。由我发现并整理的283册旧海关内部出版物,蒙哈佛大学图书馆同意,带到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我又说动中国海关总署档案馆让我整理深藏其中的50册书,加上浙江档案馆所藏的旧海关图书14册,我整理出版的三种旧海关资料达到347册。而之前由海关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旧海关资料为216册,二者总数为563册,其中的62%系由我发现、整理出版。因此,中国近代史界认为我不仅全面开辟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还为近代史的研究增加大批宝贵的史料。

  除了以上主要著作,还出版了《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南宋人口史》《两唐书地理志汇释》《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使用手册》《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与旧海关资料研究集》《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走入中国的传统农村: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等著作。

  近十年中,我还被温州市政府聘为《温州通史》主编,其中的六卷本断代史、20本专题史接近完成。《复旦报》为此发消息“吴松弟领衔主编的《温州通史》面世”“十年磨一剑,打造区域通史的创新之作”。历史地理学界担任区域通史的主编,我是第一人。

  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我自1999年以来从“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路径切入,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并从此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至今已完成16篇博士论文和8篇硕士论文,毕业博士分布在复旦、南开、华东师大、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温州大学、安徽师大、云南师大、上海海关学院,以及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历史所等十余个大学和研究机构。

  由于任期未满,我目前还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研究》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特聘教授、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在复旦40年的工作虽然辛苦和繁忙,但攻坚克难,无论论著发表,在各地做报告,毕业博士生走上工作岗位,都常有成功的愉悦感,感觉到当老师的乐趣。

原文刊登于《温州日报》 2022年7月23日  文化周刊 

推荐阅读

中国廊桥网|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 爱廊桥公众微信号:ilangqiao

地址:温州新城花源路2号东瓯智库一棵树艺术中心三楼

电话:0577-21215678 21215688 编辑邮箱:zxb@langqiao.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