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货驾到!30多万交大人吃过这家“百年老店”

食堂于我们而言,

不仅是生存,更有生活。

它是辛勤学习后放松的港湾,

是疲惫劳累时的红泥小火炉。


一百多年来,

交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30万各类优秀人才。

他们食在交大,

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期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舌尖上的交大

感受交大食堂的三生三世 ~

第一世:二十世纪初

南洋公学时期

交大最早的食堂位于现在的中院底楼。中院由监院美国人福开森设计并亲自监造,1899年落成。1900年落成的上院底楼也有食堂。福氏讲究卫生,他把西方办集体食堂的文化带入中国,这是交大最早的“吃”。据老校友回忆:“交大的吃向来比较考究,一日三餐,菜饭都热气腾腾地端出来,在上海各校中算是最好的了!”


学校每日三餐时间分别为7:00、11:30、18:00,周末则稍稍向后推迟一些。就餐时师生同食,饭厅列数十桌,每桌学生六七人,外加一位师范生或教习陪食。曾有学生回忆说:“每日三餐亦由各班依照年龄排列成行而进饭厅,每桌学生六名外,均有师范生一名伴食,须俟全体食毕,方可一同起立而散。”

南洋公学校门

说明就餐规则极细致,几乎将饭前、饭时、饭后各注意事项都作了细致安排,甚至连学生座位也一一固定,用餐时须对号入座。这种程序化的规定,有利于培养学生讲秩序的习惯,且师生同食也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起到保证学生饮食质量的作用。

早上六点半起身,七时排队点名,三次不到记过一次,使我睡时提心吊胆。每日三餐均按班排队,依次鱼贯进入食堂,由老师轮流同餐。

——1909年入学的周浩泉曾回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学校渐入“黄金时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的伙食也相对较好。


学生自治会办理的食堂,实行包饭制度,一桌8人,每人每月6元。早饭多半是稀饭,再凑上花生米、乳豆腐之类的五六碟小菜。小菜哪够8位青头小伙吃,往往稀饭还未吃完,菜盆已经是底朝天!怎么办?有人就打起邻桌的主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几碟倒在自己桌上的碟中。同桌的人也心照不宣,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后溜之大吉。姗姗来迟的邻桌主人们,见桌上小菜不够数,他们也知道这是谁人所为,因为他们早先也是如此这般。中午12点下课钟一敲,已经饿得直拉胡琴的学生们,连书本也来不及放下就奔向食堂,盛好饭后到固定的8人餐桌上,一阵风卷残云,餐桌上就已“一穷二白”。下午6点就餐钟声还没有响,食堂已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钟声一响,只见竹筷与汤匙齐飞,碗底朝天见白。不到一刻钟,一日第三餐的“战斗”就宣告结束。

1937年6月,交通大学第37届毕业典礼教职员饯别毕业生

1939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物价暴涨,每人每月膳食从上学期的12元涨至16—18元,加之炊职人员相继辞职,学校几乎断炊,学生膳食成为校内最为严重的问题。1940年下半年每月膳食费增至27元,是1939年上半年的225%,校内食堂最终解散,学生一日三餐自行在外解决。1940年高小霞(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考入交大化学系,只能中午买块烤白薯充饥......

伙食更是可怜,月初5人向饭店付的饭金,到下半月已不值一半,这样,半月生萝卜切丝伴盐便成经常“大菜”。好在米饭即使粗粝尚不致减半。因此有点剩余也就地利用楼下老虎灶的沸水,一同灌进保温瓶内,明晨便成稀饭享用。由于长期营养不良,5人中4人日后都患结核病。

——1944届电机系校友赵国南

重庆九龙坡时期

全面抗张爆发后,交通大学总部移至重庆九龙坡。那里条件十分艰苦。食堂是学校办的,学生膳食委员会派人轮流监督。轮值的学生跟着炊事员到集市买菜,晚上睡在粮库里防止偷盗。买菜的地方很远,要走到九龙坡镇或山另一边的庙外。粮库是荒郊外的一座小屋,夜里老鼠成群闹翻天。


全校学生在一个大食堂用餐,八个人一方桌,没有凳子,都站着吃饭。这种情形被同学们形容为“饥肠辘辘野蔬香,日进三餐立桌旁”。由于菜量限额、饭量紧凑,食量小的学生大受桌友欢迎,容易找到组合,吃饭细嚼慢咽这时便成了招致挨饿的弱点。平日伙食为两干一稀,难见荤腥,菜里看不见油星儿。每月末有一餐分量充足的鱼肉供应,于是学生们常怀“月末解馋打牙祭”之想。

九龙坡校园内朝气蓬勃的交大学生

不过,学生们也有改善伙食的机会,那就是碰到老师请他们到家里吃饭的日子。重庆岁月,虽然生活清苦单调,但是师生接触较多,上至校长吴保丰,下至一般教师,自家的餐桌上时有三五个学生客人。一遇到师长请客,学生们便以风卷残云之势,将饭桌上的菜肴一扫而光。于是吴保丰把这帮客人笑称作“蝗虫”。

第二世:六、七十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部分系一度自办食堂。当时全校有第一至第六共6个学生食堂,以学生用餐为主,用餐人数达6400余人,部分教职工亦在其中用餐。另设教工东风食堂、预科食堂、基础部食堂、冶金厂食堂、机械厂食堂、幼儿园食堂等。

勤奋学习的交大女生


12块5毛钱可以吃得很好,3毛钱一个菜的话,可以吃青椒炒鸡丁。当然我们不能每天都吃3毛钱的,每天都吃3毛钱,12块5毛钱就不够,1毛钱一般就可以买个菜吃,几分钱买碗饭吃。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吃桌饭的,女同学一桌,男同学一桌,八个人一桌,菜放好之后一起吃。我们班上有个男同学,他叫黄胜兰,大概食堂一听他的名字以为是女同学,就安排他和7个女同学一桌,一餐吃下来他难过死了,说怎么安排我一个男同学在一群“娘子军”中间吃饭,后来赶紧调整过来了。

——1961届船舶制造系校友胡永良


青椒炒鸡丁

海军送的带鱼

进了交通大学以后,我的生活十分艰苦清贫,每当大学放暑、寒假,我都不敢回家,不管怎么说学校总还有得吃。曾记得在那定量供应的岁月,看到商店橱仓里的糕点,很想吃一下。有一次下了很大的勇气,到淮海西路天平路交界处的武康大厦,用四毛五分钱买了一块小的豆沙糕,不用凭票,但这四毛五分却是我三天的饭钱。

——1964届船舶制造系校友赵耕贤

豆沙糕和大排

我们学生的膳食,学校里还是定量给我们基本保证的。每人每月32斤,但副食就差一点。当时我们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正是要吃的时候,所以有时还是会感觉到肚子不饱,常常上午上到第4节课,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因为油水不足。那时吃个5分钱的炒青菜,就已经感觉香得不得了了,要是碰上有1毛5的大排,那就简直高兴坏了,这在当时算是最好的伙食了。我们交大在安排学生膳食方面做得很好,像当时北方的一些学校,生活条件就相对差一些了。

——1967届船舶制造系校友张广钦

第三世:八十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交大食堂发展迅速。这时候学生去食堂都是要用饭票的。

20世纪80年代交大的饭票

1985年,交大开始建设闵行校区,30余年中已建成风格迥异的六栋餐饮大楼。2017年,玉兰苑建成并投入使用,舒适的环境和美味的菜品让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第一餐饮大楼

交大开始建设闵行校区后,仅两年的时间就已有2600位新同学要住在闵行。学校约请了上海最好的设计院设计这一“民食”的项目。建筑师们采用十分前卫、时尚的钢屋架结构暴露的手法,设计了一个建筑面积4834平方米,平面成蝶形展开的坡顶二层楼的食堂。

闵行校区第一餐饮大楼

第二餐饮大楼

在校学生数不断地“翻一番”,再“翻一番”。于是学校决定在东部,新建一个大型食堂——东区食堂(现为闵行校区第二餐饮大楼)。这就是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二楼有回廊,三楼有露台,边门大厅有自动扶梯的大型食堂。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风格,彩色的餐桌椅,充足的阳光,满室生香的装璜设计,让这座全新的餐饮大楼更显别具一格。

闵行校区第二餐饮大楼

第三餐饮大楼

为了跟上闵行校区规模的发展,2003年9月又一幢建筑面积达5271平方米的“北区餐饮大楼”(现为闵行校区第三餐饮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这座食堂的建筑特色是亲水,更多地融入现代建筑元素,二层的屋顶采用了玻璃,阳光照射餐桌,就餐的学生与自然更为亲近和谐。

闵行校区第三餐饮大楼

第四餐饮大楼

2004年11月在六期学生公寓旁边又一幢新的餐饮大楼建成,这是闵行校区第四幢餐饮大楼。底层同年开张;二层于2005年投入使用。

闵行校区第四餐饮大楼

其他餐饮

五餐、传说中的六餐、玉兰苑,就等着小伙伴们一起去品尝。吃是生活的一大部分,而比吃食物更为重要的是带着享受生活的心态。

闵行校区第五餐饮大楼

玉兰苑

交大食堂的菜品

 辛勤工作的食堂“大厨们”


交大食堂的前世今生

是不是也让你的味蕾蠢蠢欲动了呢

新交大人们,请不要着急

还有许多时光去探寻交大食堂的故事

期待金秋九月,与你们相遇

吃遍交大 ~

来源:上海交大档案馆

值班编辑:王鑫伟

责任编辑:祁洁 金雪


1、厉害了!那些不过30岁,就登上福布斯精英榜的交大青年

2、强!连续8年斩获特等奖!还不够,交大还拿了这些奖

3、刚刚,交大女生战胜世界强手夺中国首金!世界赛艇赛首次走出欧洲,名校学霸逐鹿上海!

4、喜讯!交大16项科研成果获上海医学科技奖

5、上海书展来了!8场重磅活动,百种交大好书,约不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