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稀土绝不能当猪肉卖!”今天,我们因这位交大人更有底气!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这两天,关于“稀土”的新闻

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有不少分析认为:

“中国对于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已赋予北京还击之道。”


今天,我们能打出

 稀土这张“王牌”

必须要感谢这位老科学家

“中国稀土之父”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交大1944届校友

——徐光宪

交大校友徐光宪

   中国的稀土有多重要?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语道出了中国稀土资源的地位。许多人可能对稀土不太了解,并不知道稀土怎么就成了媲美石油的战略资源。简单来说,稀土是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其之所以异常珍贵,不仅因为储量稀少、不可再生、分离提纯和加工难度较大,更因为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军事等行业,是新材料制造的重要依托和关系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性资源,被称为“万能之土”。

稀土金属元素

工业上,稀土是“维生素”。在荧光、磁性、激光、光纤通信、贮氢能源、超导等材料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上,稀土是“核心”。目前几乎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有稀土的身影,且稀土材料常常位于高科技武器的核心部位;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我们的手机屏、LED、电脑、数码相机,都有使用稀土材料。据统计,当今世界每出现四种新技术,其中之一必与稀土有关!

稀土在美国各行各业的用处

 (图源 Massive Science)(2013年数据)

   中国稀土的血泪史  

两次上书总理,“中国稀土不能当猪肉卖 ” 

然而,中国稀土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极低的价格被贱卖,因过量开采,一度被卖成了“猪肉价”。当时中国未意识到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甚至以稀土出口作为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美、日、欧趁机对中国“薅羊毛”,增加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

2005年和2006年,交大1944届校友徐光宪院士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两次上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当年温家宝总理很快作出了批复:从2007年开始,将稀土产量限制在8万吨!2010年,中国又将稀土出口配额从5万吨降到约3万吨,并大幅度提高了出口关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稀土一直以极低的价格被贱卖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面对稀土廉价出口、资源大量流失,已经80多岁的徐光宪心急如焚,他联合众多院士两次上书总理,呼吁保护稀土资源,在2007年,中国开始限制稀土产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今天,稀土这张“王牌”牢牢握在了中国的手里,我们不能忘记呕心沥血、奉献一生的“中国稀土之父” —— 徐光宪!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徐光宪与交大的一世情  

  家有粮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1920年11月7日,毕业于政法大学的律师兼工商业者徐宜况的家里降生了第七个孩子,他就是徐光宪。

家庭的突然变故,使母亲更加坚强,她把几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家有粮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你们要用功读书,学习技术,不要再依赖家庭。”从此以后,徐光宪把母亲的教诲牢牢记在心里,背上书包,开始了求学生涯。

徐光宪(右二)5岁时与父亲及两位兄长

  通过自学考入交大,与同窗高小霞喜结连理   

年轻的徐光宪只身来到上海,决定通过自学考交大,于是,他挤出时间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做完了Hall and Knight著的大代数,与Smith和Gale的解析几何的全部习题。1940年,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化学系。徐光宪的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以后,他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小霞是徐光宪在交大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后来因两人知趣相同而喜结连理。当记者问徐老与高院士当时结成夫妻有那些趣闻轶事时,徐老甜甜地笑了:“我与小霞的结合,可谓是母校做的媒,那时上大课时,几个班级的同学都在同一个教室,女同学坐在第一排,男同学按进校时的成绩高低,分坐二、三、四排。我坐在第二排,正好在高小霞的后面,几年下来,相互之间有了比较多的交流和了解。毕业后又同时在上海宝华化工厂工作,不久,工厂倒闭,我在母校教师的推荐下,回交大当助教,小霞在母校老师的介绍下到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工作,那时我们在上海结的婚,有很多交大的教师和同学都参加了我俩的婚礼。所以说,我和高小霞成为伉俪,可谓是母校做的媒。

1946年,徐光宪和高小霞结为伉俪

  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国效力  

1946年,徐光宪和高小霞通过国家留学生考试,在亲戚的资助下,徐光宪于1948年先到美国,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同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暑期试读班中成绩名列榜首,被录取为研究生,攻读量子化学,并被聘为助教,因有了一些收入,得以助高小霞赴美国纽约大学学习分析化学。1949年,徐光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1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是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最快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并被选为美国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同时,高小霞也取得了纽约大学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并继续深造。这时,哥伦比亚大学欲聘徐光宪担任讲师,或推荐他去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并想让他加入美国国籍。此时,他们从《华侨日报》等进步刊物上得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消息,夫妻俩商量后,毅然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中

徐光宪冲破阻挠毅然回国效力

  在中国核燃料萃取分离历史上将留下名字   

徐光宪回国后,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培养了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与其他回国教师一起,又主办了物质结构进修班,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物质结构教师。

1956年后,徐光宪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研究,并开始讲授核物理导论、萃取化学。1964年,徐光宪参加了二机部绝密会议,在会上,徐光宪等一批科学家提出,摈弃由苏联专家提供的沉淀法,以我国自行研究的、先进的萃取法筹建核燃料后处理厂,制造原子弹原料——钚。徐光宪等人的这一提议,在决策上起了作用,用较低的成本快速改建了还没有完成的厂房,使我国的核工业,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记载中国核燃料萃取分离历史的一页上,徐光宪的名字将永远留存。

徐光宪学长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稀土分离技术创利数以亿计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稀土,世界将会怎样。因为我们每天看的电视,其鲜艳的红色就来自于稀土元素铕和钇;外出携带的照相机,镜头里就有稀土镧;我们天天使用的手机、计算机中也有稀土元素 。有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五项发明专利中便有一项和稀土有关。直到今天,“串级萃取”理论仍然是我国稀土工业的理论基础,而这场由徐光宪引起的中国风暴给我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

中国的稀土传奇 —— 徐光宪

2015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交通大学1944届校友徐光宪去世。

谢谢您,中国稀土之父!

“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未来需要年轻人负担起来!”

这是徐老对年轻人的寄语


今天,我们更想告慰徐老:

请您放心,

今天的中国人,

更加爱国、更加团结!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徐老,谢谢您!

谢谢您近半个世纪的努力,

谢谢您让我们更有底气!

来源:人民日报、北洋之家等

值班编辑:王鑫伟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1、太萌萌萌啦!“交二代”实力圈粉,我的童年在交大!

2、点赞!交大2位教授获评2019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3、24岁顶级学术期刊封面作者,埋深2400米下的“山底洞人”!交大小哥到底有多优秀?

4、厉害+1!又拿下一个世界冠军,他们的名字是“交大人”!

5、交大,值得!高考倒计时10天,交大2019本科招生亮点发布!

谢谢您,中国稀土之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