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C位,留给交大这位集才华与风度于一身的男子!
他 是交大学子们的老学长
78级交大本科生
求学、科研、育人
见证41年风雨变换
不忘初心,思源致远
他 是制造强国的先行者
投身重大精密装备制造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
发表110+篇SCI论文,国家发明专利38项
勇攀高峰,硕果累累
他 是传道授业的耕耘者
二十六年教书育人
培育21名博士,62名硕士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就是第九届“凯原十佳”教师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姚振强教授
一位集才华与风度于一身的男子
40年交大情缘,风雨科研,“智”造强国
科研上,姚振强教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扎根制造,致力于重大装备制造及智能化事业,先后主持973计划、863计划、04专项等国家级课题20项,研制的200吨轧辊磨床、百万千瓦核主泵为我国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6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等荣誉。
学科建设上,姚振强教授殚精竭虑,默默耕耘,两次筹备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均获评全国第一,2003、2008年两次筹备“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优。姚老师担任机动学院教书育人委员会委员、机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倡导课程项目,与同级校友一起发起“6系78级校友基金”,每年资助一大批本科生课程项目,至今已覆盖数千人次,鼓励在校生工程实践、大胆创新,感悟机械动力学科的魅力。
因材施教,春风化雨
在本科教学上,姚老师教授《工程学导论》、《机械设计》等课程多年,坚持每堂课录像、回放、改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每年都有多名本科生主动申请加入到姚老师的科研团队。凭着持之以恒的付出,他在获得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校优秀教师特等奖、最受欢迎教师奖等荣誉的同时,更获得了莘莘学子发自内心的爱戴。
在研究生培养中,姚振强坚持对每位研究生三亲历:亲自制定培养计划、亲自选定研究课题、亲自修改学位论文;倡导三大科研作风:“以我为主、千方百计、雷厉风行”;坚持每周一次课题组例会,培养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二十六年从未改变,始终如一。
至今,姚老师已经培养了21名博士、2名博士后,其中10位博士在高校任教(交大5名),8位投身国家重点单位,包括中国航天、中国商飞、沪东造船、上海电气等,培养毕业62名硕士,1/3前往世界500强工作。
真情培育,涓流润人心
罗同学是2014级硕博连读生,他初次撰写学术论文时正值寒假春节前夕,课题组其他老师、同学均已回家休假。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论文,姚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团聚时间,为了更好地指导罗同学的论文写作,坚持每天早上8点到达办公室,逐字逐句地帮助他调整文章结构措辞,直到晚上11点才离开学校。考虑到学生家住在贵州,春运的火车票不好改签,姚老师便说:“我加班到深夜改稿不要紧,你及时回到家过年才重要!”,罗同学回到家已经是农历的十二月廿六,最终论文顺利投递一次就被录用。
这样难忘、感动的经历也一直激励着罗同学坚定学术志向、在科研之路不断探索。目前已发表SCI/EI学术论文5篇,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获得了唐尤淑圻奖学金、柳工奖学金、上海交大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等奖励。
王同学是硕博连读生,他性格较内向,姚老师鼓励他承担横向课题中的主要沟通与推进任务,创造机会锻炼项目管理与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同学成功竞选担任了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为同学服务,姚老师由衷为他高兴。
宋同学从大一上过姚老师的课程之后,便加入姚老师课题组参与科研。有一次他熬夜用激光器做实验,第二天给导师展示实验结果时,姚老师第一句话并不是关心实验结果如何,而是严厉地批评了学生,提醒他尽量在白天实验,以保障工作时的安全。在修改论文时,姚老师与宋同学一起挑灯夜战,在办公室一字一句推敲,让学生更加透彻和深刻地理解学术语言的使用和摘要的写法。对待学术的严谨和对待学生的慈爱完美地统一在姚老师身上。
名师名片
姚振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校工学一部和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主席。自1978年入学,本硕博均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中英联合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已在教学与科研一线勤奋耕耘26个春秋。先后承担973、863、04专项等20项国家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6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出版学术专著3本,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8项。为国家重点行业培养输送了21名博士(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和62名硕士。筹备并参加了交大机械工程重点学科评估、国际评估和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从入学到归乡,再到工作,
饮其水者怀其源,
作为一个交大人,
姚老师默默坚守着、奉献着,
续写着和交大的故事。
来源: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动学院研究生会
交大研究生会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推
荐
阅
读
“在看”点赞交大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