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黄金5分钟!交大医护眼中难忘的战"疫"身影,感动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他们超常的付出
和充满勇气的担当感动了我们
他们是我们心目当中最可爱的人
那在他们的心目当中
又有哪些可爱的人呢?
繁忙的救治工作之外
一些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记录那些
在他们的脑海当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记录着他们所经历的感动
《焦点访谈》5分钟讲述动人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呼吸科医生查琼芳的日记
一起来重温那些让医护人员们感动
普通人们的身影吧
REC
▲《焦点访谈》医护眼中难忘的身影
1月24日,腊月三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为了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她到武汉的第一天就开始写日记。
“特殊的拖地人”
他把自己力所能的事情做掉了
这是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拍摄的照片,正在拖地的小伙子并不是工作人员,而是一名刚刚治愈的患者。
“二十多岁的病人,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因为在重症病房里面,都是护士管病人的吃喝拉撒什么的,等你去帮他拿东西,帮他怎么样。”
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小伙子的病情就逐渐好转了,他告诉身边的病友,每天面对着这样一群看不见具体容貌的医疗队工作人员连轴转地工作,只要自己的病好了,他就一定要为这些白衣天使们做点什么。
“慢慢地他的病情也好了,可能我觉得他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好。另外一个,人和人之间交往久了以后,都会成为朋友,所以说他在后面的话,他就帮我们护士做事情了,帮我们护士拖地板,他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做掉了。”
2月22日,援鄂第29天,武汉,晴天。
“今天,他要出院了,护士们想与他拍张合影,他害羞地说自己不好看,坚决不肯露脸,只肯露个劳动的背影。”
—— 查琼芳医生日记
这是查琼芳日记里对这位特殊的拖地人记录下来的一段话。
“忙碌的后勤组组长”
他的活最难干、也最累
在查琼芳的日记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人。
“我曾看他两个手机左右开弓不停地接着电话,也曾看他凌晨四点出发去武昌火车站领取物资,还曾看他晚上十点半推着车送防护物资到医院,更多的时候是他在酒店门口管理和分发物资……忙碌的身影,感觉他的活最难干、也最累。”
—— 查琼芳医生日记
那么,他又是谁呢?
“因为整个酒店我们有3处存放东西的地方,所以我每天都是一早上7点多先去每一处看一看,清点一下物资。”
刘立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后勤组组长,说是组长,其实组里也就只有两个人。
在医疗队刚刚抵达的时候,物资并不充裕。刘立骏除了四处筹措物资,还要精打细算。
“就像我们刚来的时候,由于整个武汉这的医用防护物资其实都是比较紧缺的,然后加上交通有限制,那个时候其实我们每天用的防护物资其实真的可以说是精打细算的,有一天用一天的,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后天补给能不能准时到达。”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物资,刘立骏24小时待命。有时候,物资会在半夜或是凌晨抵达,他还要赶去火车站接运物资。
“8箱的话,320件。按照我们现在的消耗的话,我们一天就光北三楼一楼,一天防护服就要用60件,万一有突发的情况要抢救、要进去。那么现在是320件,估计也就是5天,5到6天的一个状况。”
随着各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医疗队里的物资宽裕了不少。就在记者采访时,刘立骏接到电话,一批新的物资运送来了。
“这是又来了一批物资是吗?”
“对对对,都被雨淋得有点儿湿了。”
“这些物资都是来自于哪儿?你这150个人的团队的这些物资。”
“我们有一些是上海市卫健委给的,还有一些是中央的一些企业,然后一些有爱心的人士,他们捐给我们的、援助给我们的。”
管理物资并不是最繁琐的一件事,150人的团队,不仅医疗物资需要刘立骏分发,一些生活琐事也需要他来考虑。他甚至计划到连每个人的服装尺码都要掌握的程度。
“我要统计150号人所有的衣服的尺码、裤子的尺码、鞋子的尺码,我还要分不同的男款和女款。因为到时候分发的时候,万一尺寸不对的话,队员是穿不了的。因为一个队伍150个人,年龄不一样、个人的习惯也不一样、生活的需求都不一样,但是你作为一个后勤保障,你全都要去考虑。万一有降温了,要及时提醒大家;万一有降雨了,伞要给他们准备好吧。”
一个多月下来,忙碌的刘立骏打动了身边的医护人员。
“这个电话还没接完,另外一个电话就在接,经常是满头大汗的,基本上走路带跑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这样描述刘立骏。
“许许多多可爱的人们”
像刘立骏一样,在查琼芳的日记里,还有很多可爱的人。
“武汉的那些朋友什么的,甚至给我们送了电饭煲,送了一些吃的东西过来。”
“现在我们出去,因为我们也看到金银潭医院有很多司机接送,这种司机都是义务的,他可能不回去,他可能就睡在车子里,不管是刮风下雨,然后有需要的时候,他就帮你、送你、接你。”
“所以他们都很伟大,我们大家都在为武汉做努力。”查琼芳医生说道。
医护人员的记录,从一个最贴近的视角用点点滴滴的细节为一群努力抗击疫情的人们画了像。在他们的记录当中,有医疗队里一起救治病人的同事,有奔忙于后勤保障的队员,但是更多的还是普通人。这一张张面孔,这一件件小事,感动了他们,也感动了我们。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站在最前沿和病魔较量的是白衣战士
而在他们的身后
还有无数普通人在支撑他们
这是一道我们所有人共同筑就的防线
共同战疫,我们在一起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焦点访谈
值班编辑:王鑫伟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