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复制粘贴般的优秀!

请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 2022-05-05

”✦

今年招生季,

突发“先天性峡部裂”

引发腰椎滑脱

于2020年高考前休学,

却又在2021年

重新考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

自称以努力换幸运的

“励志女孩”周怡冰

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


而她的双胞胎姐姐周怡清,

也通过优异的成绩录取至上海交通大学

在充满挑战的IEEE试点班读大二,

“复制粘贴”般的优秀,

并没有因为疾病而阻隔,

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让她们意气风发,

如涓涓细流越过戈壁大漠,

穿过鲜花草原,

最终奔流入海。

周怡冰与周怡清(右)



谁念幽寒坐呜呃

高考前遭遇意外转折


2020年高考前,凭借长期坚持的努力,周怡冰已经拿到了将近一半的高考成绩,即使不太擅长的英语学科,也在春考中出色发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本以为努力终于换来了幸运,通往清华园的路越来越近,然而,命运却发生了一次突然的转折


2020年4月底,正在走路的周怡冰突然感受到了从脊椎连通到脚底的麻,久坐更是让她的腰椎异常刺痛,哪怕是一节四十分钟的课,也觉得难以坚持,更不用说一场考试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了。可此时距离高考仅剩两个月时间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了:“先天性峡部裂”引发的腰椎滑脱开始影响她的神经功能,生活已经难以自理。治疗的唯一方式只有手术,病情已容不得再拖延。哪怕是短短几天,也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病情恶化。


因此,她被迫休学,放弃了高中三年得到的各种成绩,所有熬过的夜、考过的试都得重新来过。在无数病床上的夜晚,她都在反复问自己:“我还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和心态吗?”


但即使有万千不甘,她也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住院并接受了手术,将自己的高考之约推迟到了2021年。原以为一场手术就能使她精神抖擞地重回校园,继续为理想奋斗。没想到,因为术后并发症,她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她不得不紧接着接受第二次全麻手术。


在第二次手术的两个星期后,她终于能够下床活动,而第一次站立时,她却因肌力退化而摇晃不止,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她心中愕然,曾经在课堂上神采奕奕的自己,已经变成了如今的笨拙模样。


周怡冰的康复训练


出院后,医院仍是她每日打卡的地方——上午是恢复神经的高压氧舱和康复训练两处赶场,下午躺在床上做一些动笔较少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朝“七”晚五的规律生活逐渐让她找回了高三的学习状态。


历经一番苦难后,她平复心情,准备好重新迎接高三的生活,也终于豁达于先天疾病给她带来的伤害。她渐渐成长,也渐渐认识到病休其实给她保留了为理想全力以赴的机会,在并不顺遂的人生中,虽然曾经幸运的点滴成果无法保留,她仍然拥有向前的无限可能。


梦想在交大起航

花开两朵各绚烂


姐妹俩虽然平时也爱玩,但却有超乎年龄的自,总能自觉地控制好娱乐和学习的时间,保持平衡又相互督促,“几乎不用爸妈管”,时常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

周怡冰(左)与周怡清


姐妹俩的名字取自于“青出于蓝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由于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周怡冰从小就被照顾得很好的感觉。遇到困难,有姐姐开导;遇到问题,有姐姐帮忙出主意;遇到有同学欺负,姐姐也会替她“出头”。


无话不谈的他们,有许多“心有灵犀”的瞬间,比如不知不觉中哼出同一首歌,想到同一件事;也有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倾听、陪伴、敞开心扉,让他们姐妹亲密无间。相比姐姐更为内向的她,因为姐姐一直在,陌生的环境也不觉得孤单。


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姐妹俩还酷爱体育和音乐。姐姐擅长长跑,乒乓球技术高超;妹妹热爱排球,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合作的感觉;俩人还一起从小练习次中音号并考取了演奏级。作业做完了,俩人就一起跑步、谈心,分享一些学习的小诀窍和姐妹间的小秘密


周怡冰透露,父母一直无差别对待姐妹俩,一家四口的相处更像是朋友而非长幼有别的两代人。开明的家庭环境让姐妹俩自由成长,连报补习班也是由孩子主动提出要求。即使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父母也只是以过来人的视角帮忙分析、加以引导,更多还是姐妹俩自己拿主意。姐姐逻辑思维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强,也更喜欢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所以选择了心仪的上海交通大学IEEE试点班;妹妹对数理基础比较有兴趣,又想在工科科研领域探索尝试,所以选择了将数理基础科学和工科衔接方向相结合的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方向。



在周怡冰看来,上交和清华两个学校虽然地域和文化氛围不同,但学术氛围都踏实严谨,身边的同学也都勤学好进。最大的感受是同学们都既厉害又努力“都说期中考是第一次挫折教育,但我觉得还好。大学课程确实比较难,很难跟上,但我也并不焦虑。如果这门课我没有学好,我会把它当成这段时间内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并通过未来的努力去弥补这个问题,不会把这个成绩看作定义自己的唯一标准。


左:周怡冰在进行排球训练

右:周怡清“一二·九”长跑活动夺冠


在上交,姐姐加入了跑虫社团,并且成为了IRUN长跑队的一员,获得了“一二·九”长跑节双人5公里竞速跑的冠军在清华,热爱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妹妹也加入了清华的科协、学生学业发展协会,身体逐渐恢复的她,不仅坚持阳光长跑,还进入了未央书院的排球队,每周固定训练两到三次,每次三个小时。生病之后,她一度感觉自己体育能力下降得厉害,跑步不如之前快,许多动作也受限,有一段时间对体育都提不起兴趣了,现在恢复排球训练之后,感觉很开心。除了担任二传,也练习一些一传进攻的技能。


北京和上海距离虽远,也并不能阻隔相亲的两姐妹。“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俩的沟通频率确实不如以前高,因为在不同的学校,具体的教学安排都不太一样,以前有很多对于学校、老师的调侃,作业上的讨论,现在也都没有了,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打微信电话聊聊天,或者互相问一些学业上的问题,这种远程的互相帮助,让我感觉姐姐一直在我身边。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少年

在清华遇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奋斗的历程纵然有千般曲折,但对于怡冰而言只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由于自己休学一年,所以已经有不少同学已经在清华园了,这也让她多了许多可以交流的朋友。周怡冰的选择更多了,“知道自己为何而忙”让她感觉到很有成就感,在新环境中已然如鱼得水。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中秋期间,看到班里有些同学期中考试考得不太好心情低落,周怡冰就和几个女同学一起为班级男生设计了治愈向的男生节主题。“我们利用摩斯密码、图形游戏、烧脑逻辑题做谜题,让男生们一关一关解谜,最后找到一个对应的宿舍号码,在那个宿舍里有我们预先藏好的礼物,等他们打开门的时候就把礼物送出。与直接送礼物相比,这种‘加密’的形式他们还挺喜欢的,有一点点挑战的感觉。

周怡冰参加机电大赛新生赛获奖合影


在未央书院这一年里,周怡冰不仅学业成绩优秀,而且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书院制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将我们引领成为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真正做到强国家之基。


在两姐妹心中

所谓的“少年气”一则是

敢作敢为,

不怕失败,

哪怕失败也愿意

鼓起勇气再尝试的心态

另一则就是梁启超

《少年说》中所说的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应该关注国家的发展,

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交大和清华的少年更应如此。


少年心事当拿云!

祝福怡清和怡冰,

在上海交大和清华大学各自绽放!



来源:上海交大招生办、清华大学招生办

文字:晓鸽

排版:龚昕冉

责任编辑:金雪



推荐阅读

1、刚刚,交大又发一篇Nature!突破这项工程应用瓶颈!

2、图解大揭秘!在交大,哪些本科生获得了国奖?

3、把多肉植物玩出花样!交大学子的冬天,有105℃的热情!

4、重要通知一则

5、最新要求!研考前48小时内须在沪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双生花,同绽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