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唯一高校学子!交大少年斩获全国大奖!
把创意变为现实
用想法构建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 郭孟迪
作为上海市唯一高校学生
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珍视荣誉,敢于胜利
★
郭孟迪,2021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直博生,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一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并做口头汇报,申请发明专利 4 项,已获授权两项。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
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颁发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决定》,89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获得表彰。郭孟迪作为上海市唯一高校学生获此殊荣。
一颗螺丝·一个梦想
初入大学,第一次接触到科创赛事的郭孟迪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学院的新生机械赛。从他拧上第一颗螺丝、设计人生中第一款机械臂开始,科创种子在他的心中萌芽,他领略到了创意变成现实的快乐,开始期望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变为现实可行的设计,梦想有一天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大二开始,郭孟迪接触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前开始适应科研生活的节奏。大四阶段,在邱殿凯老师的指导下,他进入实验室,学习燃料电池相关知识。在长时间的科研经历后,郭孟迪慢慢发现:成功没有捷径,每一份优秀创意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多次的修改打磨。终于,他迎来了“挑战杯”这个机会,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实现他梦想的舞台。
千次磨练·一份坚持
在课题组的鼓励与支持下,郭孟迪开始付诸行动,组建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但这次比赛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郭孟迪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感到压力倍增,突如其来的种种困难远远超出了预期。
由于郭孟迪初期的知识积累不够,很多问题都知之甚少,于是他开始不厌其烦地请教师兄,一遍遍翻阅文献资料,只为能够真正明白难题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他的设计被一遍遍否定,但他却从未失落,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不断“求真”所积累的学识,让他有了打破常规寻求创新的底气。
敲定创新思路后,实现的过程亦是困难重重。燃料电池极板结构精密复杂,又对密封性和配合度等有着极高的要求,设计难度很大,更改结构甚至还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推倒重来,而且经常会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但郭孟迪却没有退缩,他不舍昼夜,废寝忘食地在面积为 415cm2的圆板上反复修改一条条仅0.8mm的特征结构,一心扑在设计上,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清晨去往临港的班车里,经常会出现两个背着沉重设备举步维艰的身影,那便是郭孟迪和他的队友。早出晚归的生活早已是家常便饭,繁重的实验测试也从未让他有过丝毫懈怠。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到独当一面的实验小能手,他一直咬牙坚持,他明白,“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众心同力·一等追求
郭孟迪和团队从不满足于现状,每次实现突破后,都会马上向着下一个峰顶攀登。
在比赛初期,大家仅仅是想把电池制造出来,但是为了更好的展示效果,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设计了可逆燃料电池系统,甚至从零开始搭建了一台可逆燃料电池动力无人车。在完成了基本运行功能后,他又与团队多次开展头脑风暴,不断革新,项目的讨论会从一开始两周一次、一周一次,到临近比赛一周三次,最后变成一天一次。团队从实物制造、实物展示到文本介绍、问辩答辩,每一项都力求完美,有着“特等”的追求。为了五分钟的问辩,他与团队一同建立了三百多条问题的问答库,直到答辩前一晚还在为如何精确简短回答某些问题而激烈讨论。只要没到比赛的最后一刻,他的团队就不会停止打磨作品的脚步。
一盏桂冠·一脉传承
“挑战杯”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2022年3月28日晚上8点,“挑战杯”比赛结果公布,他们团队如愿摘得了“特等奖”的桂冠。
“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十年前,团队指导教师邱殿凯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特等奖,他挺身而出的担当、前赴后继的奋斗,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经过岁月的淬炼熠熠生辉。如今,郭孟迪接过了这杆大旗,在薄板所老师们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一起,传承“挑战”精神,直面困难,追求卓越。
据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鼓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奖励初始基金由邓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费设立,至今共有1279名大中小学生获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围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拓展资助支持领域,除评选表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外,鼓励支持“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遴选,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训练营活动等。
来源 | 校团委、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编辑 | 鲁新钰
责任编辑 | 金雪
推荐阅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