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美育+硬核军营=___?交大军训引入视听新体验!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从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报告厅里育美润心,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学生军训团首次将“百幅名画”“百首名曲”引入军训育人课堂,融入多彩军营,开创新时期“五育融合”美育育人的生动实践。
01
青绿遇上迷彩
交大军营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
群山层峦叠嶂、江河烟波浩渺,其间飞鸟、捕鱼、驶船、游乐,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锦绣恢弘。8月30日,这幅被称为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走进了交大军训的美育大课堂。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系教授,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所所长李钢带领全体参训学生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引得交大学子对东方韵味激赏备至。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举成名。剧中,一位故宫研究员“重返”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场景。古今相遇,“流动的名画”打开了一条通往宋代青绿山水画的时光隧道,引发了社会审美复归传统艺术的风潮,彰显出“扎根现代生活,回归美育传统”的时代需求。
“你们看,这里有群鸟飞翔,这里细看拱桥下泊着小船,画面设计得非常精巧。”李钢化身军训“展卷人”,将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徐徐展开。阶梯教室大屏幕上,青绿色的山水轮廓鲜明真切,仿若一部宋代《航拍中国》,修竹长松,曲径通幽,间或有房舍楼阁点缀其中。身穿迷彩戎装,交大学子融入画中一片青绿,窥见宋代气象万千的锦绣山河,领悟画家笔墨情趣。
点燃交大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不会满足于只此“青绿”。由战国时期楚国帛画领起,在交大军训的中国传世名画讲堂上,李钢以时间为线,展示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至近代的“百幅名画”,《步辇图》《簪花仕女图》《富春山居图》等里程碑式作品依次展卷,脉络清晰展现了一部身临其境的中国书画史,品味国画经典背后的人文历史背景。“我们看画看的是山水花鸟、枯湿浓淡,实际感受的却是更深层的东西。像毛笔砚台这些工具,工笔写意这类技法都是表面,都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而服务。”李钢说。
有传世国画的雅集意境,也有红色题材美术佳作激荡人心。今年,上海交大学生军训将“百幅名画”引进军营,让青年学子对传统名画的文化体悟与“五育融合”多彩军营相向而行。连环画作品《小红军长征记》《洋泾浜》《上海解放》……上海交大程及美术馆里,一场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鉴赏吸引着军训师生纷至沓来,不时驻足细品。在为青年学子打造视觉盛宴、呈现革命军事题材美术经典的同时,上海交大引领青年学子在沙场争锋中回忆峥嵘岁月,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中,育美润心。
02
经典咏流传
学生军乐团奏响家国情怀,传唱“百首名曲”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影视剧《觉醒年代》中,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合唱了一首校园《夕歌》。这首“学堂乐歌”的最早作品之一,是李叔同1903年在南洋公学求学时所创。一位传承经典的文化先驱,留下一首回响百年的名曲。
以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音乐声百廿年来回荡在巍巍交大,不绝于耳,绵延至今。今年军训,上海交大从参训学生中选拔组建起“战地文工团”“军乐团”“四声部校歌合唱团”,将壮丽凯歌带到连队训练间隙,带到急行军军营拉练现场,传唱红色经典,奏响时代强音。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两根弦,一把弓,蕴藏着变化无穷的音律和细腻绵长的情结,民族乐器里流淌出《南泥湾》悠扬的经典旋律。8月31日晚,上海交大学生军乐团“百首名曲进连队”首场开讲,学生乐团成员走进连务会讲解传统名曲。学生民乐团团长高正航,作为“百首名曲”的第一位入连“传唱人”,向29连的戎装姑娘们分享马可作曲、郭兰英演唱的著名抗战歌曲《南泥湾》。
高正航说,“这首曲子在二胡的表演技法上也很有特色,先不多说,我来给大家演奏一段。”琴韵声声,既有北方民歌的粗犷风格,又兼具婉转的调式,教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一边练兵备战,一边垦荒屯田,八路军将荒蛮贫瘠的南泥湾改造为‘到处是庄家,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的旋律充满欢快的气氛,一首曲毕,高正航将当年开发南泥湾的艰难娓娓道来,引得现场学生凝神思考。
学生民乐团筝团首席张亦驰,自五岁起开始学习古筝,她选择将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分享给连队同学,此曲优雅隽永,以富于变化的打弦节奏描绘出重峦叠嶂、小桥流水,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东方美学。傍晚,教室窗外天色微暗,微风徐来,参训学生们沉浸于古曲之中,感受中国文化意境之美。
“选曲的时候,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团队特地挑了不同体裁类型来从多维度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包括琴曲、歌曲、器乐独奏与合奏、合唱以及乐队作品等。与此同时,所选的作品既要能够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也要具有鲜明完整的音乐形象和较高的鉴赏价值。”学生军乐团指导老师谈到,比如,以曾侯乙编钟与乐队作品《楚商》,呈现出辉煌灿烂的礼乐文化;《梅花三弄》《酒狂》操缦九霄环佩(唐琴)带来渺渺上古余音……在美的感受中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希望大家都可以关注民乐,传承其中的思想,帮助中国的民乐走向世界。”两位00后“传唱人”在鉴赏尾声说道。今年交大军训期间,“百首名曲”的悠扬旋律将飘进更多连队中间,更多年轻的交大“传唱人”把名曲随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带入课堂,与参训朋辈们一起从民族音乐走近中国传统文化,收获滋养丰盈,在红色经典传唱中砥砺爱国情怀。
03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在美美与共中厚植文化自信
美育传统在交大这片校园早已扎下根。1919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有了自己的合唱队、管乐队和话剧社,并于1981年10月成立音乐教研室,率先在普通高校中开设《音乐理论基础》《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名作分析》等音乐选修课。大型原创话剧《钱学森》、交大版《长征组歌》等美育实践,培育交大学子共同的文化追求。
未来,上海交大将开设更多美育系统课程,把悠长中国音乐文化历史长卷引入交大校园,在美的感受中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以“百幅名画”“百首名曲”为引入,上海交大2022年学生军训将美育传统引入军训育人实践,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以美育丰富军事课程体系和校园生活,让文化与艺术之美浸润人心,不断赋予多彩军营更丰厚的文化积淀。
来源:2022年学生军训团
通讯:张圣妤 舒天楚
编辑:殷奕珉
责任编辑:金雪
推荐阅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