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交大毕业生志存高远,激发奋进潜力
逐梦万里蓝天,共赴时代之约
他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李松旭
今天,让我们走近他的故事
李松旭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导师:彭志科教授
研究方向:微波全场同步振动测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签约单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科研成果:
博士期间发表期刊论文8篇,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
一作EI国际会议论文3篇
申请发明专利18项,授权6项
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
荣誉奖项:
1.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21年DAMAS 2021最佳论文奖
3.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
4.2021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
5.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初入交大,砥砺前行
2018年9月,李松旭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交大读博,一段全新的求学之旅就此开启。初入交大,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开学第一课的新生寄语——“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句话也自此伴随了他在交大五年的学习生活。李松旭说,来到交大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加入彭志科教授的团队。团队里的师兄师姐为人友善,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在课题组中,他丝毫不会感到拘束。入学初,导师彭志科教授便与李松旭探讨了研究生期间的规划。彭老师告诉他:“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精度振动测量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是一项前沿科学研究,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也让他最终确定了微波测振相关的研究工作方向。随后,李松旭满怀激情地投入课题研究。虽然他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微波雷达方面的知识,但面对种种困难与考验,他并未轻言放弃,而是虚心学习系统搭建与仪器使用的方法,不断补足相关知识,努力磨练真才干、硬本领。
振动测试实验工况记录
愈挫愈勇,潜心钻研
2020年初,疫情席卷全国,李松旭在家里待了近半年,实验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彼时,和他一起进入课题组的同学大多都已经发表了高水平期刊论文。在科研工作“颗粒无收”的现实面前,他也曾怀疑自己选择读博这条路是否合适。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李松旭重拾信心。他开始重新整理之前的研究工作。在与老师、师兄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后,他决定将研究方向聚焦到微波全场同步振动测量中的耦合与混叠干扰难题,并基于此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半年后,李松旭终于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微波全场多点、多尺度同步振动测量方法,搭建了一套微波全场振动测量仪器样机,并将其应用于人体的生命体征监测、大型工程结构的损伤检测和远程语音窃听中。除了科研成绩外,李松旭还带领团队成员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两三个月的备赛时间中,他们一遍遍地修改商业计划书和答辩PPT,一次次地演讲排练,最终获得了上海市银奖的成绩。李松旭说,虽然比赛结果略有遗憾,但在备赛过程中,他变得更加自信从容,他也很欣喜看到自己的改变。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航空报国,逐梦蓝天
学院多次举办“院系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推动科研院所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李松旭同时又见证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师兄师姐投身国防军工事业,以身报国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种子。李松旭明白,作为交大毕业生,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为”,怀抱信仰,争做赤诚报国的有志青年。正因如此,他毅然选择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工作。对于他的选择,也曾有人问,“怎么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抑或“怎么没有去北上广发展?”在李松旭看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自己做出了选择,便应朝着目标方向努力前行、做到最好。“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句话他始终铭记并身体力行。他认为,投身国防事业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也是一名交大人的使命。
第22届工博会参展(左2)
未来,他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防建设中,为祖国的防空事业添砖加瓦。青春向上,家国向前,未来李松旭将继续振翼奋飞,逐梦万里蓝天,共赴时代之约!
1、向雷锋同志学习!交大最全志愿公益菜单,请查收→
2、今日开幕!交大11位代表委员出席全国两会
3、超燃现场!今天,《中国乒乓》主创团队走进交大
4、你好,交大新学期
5、面向碳中和!首个“双碳”领域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落户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