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门课圈粉无数!这位交大名师实力藏不住

请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23-10-26


扎根教学一线十五年,

在教学探索中深耕精进,

如何把一门课上到极致,

让每一个学生更优秀,是他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人公

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刘铸永


上好一门课,是教师的职责,如何把一门课上到极致,是刘铸永的追求。刘铸永0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博导。十五年来他勤耕不辍,曾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所负责的课程《理论力学》先后获批线上、线下的国家级一流课程。

深耕课堂,持续精进

《理论力学》作为全校工科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每年要完成23个工科专业超过1700多名学生修读任务。从恩师洪嘉振教授手上接过衣钵,刘铸永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要如何才能让一门精品课程继续焕发新的青春活力。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刘铸永与团队率先将过程分析原理与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引入课程教学,建立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新体系。



为了扩大课程的受益面,解决实践教学不足、高阶思维锻炼不足的问题,刘铸永带领团队教师建成《理论力学》在线开放课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大学MOOC观看视频、研读课件、开展虚拟试验,徜徉在这一极具交大特色的《理论力学》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之中。该课程赢得了7轮近2万人的持续好评,并获评首批“国家一流线下本科课程”“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


为了有效地推进和实施“思政教学”,刘铸永在新编的教学大纲中嵌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自身所从事航天研究的案例,讲述航天精神,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更多的同学投身于国家重点行业。他主讲的《理论力学》入选新华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教材是课程的“灵魂”。刘铸永与洪嘉振教授一起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对教材教法进行演进,将教学案例以虚拟仿真的形式融入教材之中。第四版理论力学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五版教材入选工信部“十四五”教材行列。

创新育人,点燃激情

刘铸永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学一线,近3年来主讲课程达19门次852学时之多。他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分层设计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程问题以结果产出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建模能力和高阶思维。这一成功的课程设计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


刘铸永始终以严谨治学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悉心指导每一位学生,线上指导至深夜也是家常便饭。刘铸永的课程打动了许多学生,致远学院的周同学评价说:“刘老师的课让我感觉到力学不仅仅是一门课,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天地,一个可以坚持一生的兴趣。”连续3届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这也让他成为了“现象级”导师。


作为工程力学学生科创工作室的责任教授,刘铸永形成“知识探究—思维训练—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全链条培养范式,以力学标杆竞赛为抓手,指导学生先后获11个全国“一等奖”和10个上海市“特等奖”,多次创交大历史最好成绩,本人连续4届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锐意进取,善作善成

不以功利而耕耘,不因平凡而松懈。刘铸永担任工程力学系主管本科教学的副系主任职务,以培养具有扎实力学基础、卓越科学计算分析能力、深厚人文素养、强烈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领军型人才为己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全系师生服务。


他深知教学的事无小事,学生的事无小事,从日常的教学管理,到准备教育部教学评估,策划成立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招生宣传,申报一流学科点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牺牲个人时间投入工作,保持年终考核优秀。


铸造师魂教书有功,永润心田育人无声。刘铸永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平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如何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己任,用自己的品行去影响一位位交大学子,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三尺讲台,四季坚守

一路播种,一路载誉

十五年的教育生涯

他用一点一滴践行一名教师的职责

教书用心,育人用爱


为刘老师点赞!

来源 | 船建学院

编辑 | 单耀莹

责任编辑 | “四力”共行计划成员

农业与生物学院 吕俊瑶


推荐阅读

1、28金8银5铜,圆满收官!交大人在亚运!
2、在交大,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活动?
3、重要提示:明天上课上班
4、她在交大追“星”
5、喜报!全国荣誉集体,交大+4

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